筆者走訪了沈陽市十多所幼兒園,通過訪談和觀察了解幼兒園的園本課程建設的現狀,發現目前所呈現出的“園本課程”大致可以劃分為三個類型,以主題統整形式的、學科拼盤形式的和“特色”形式的園本課程。針對這三種類型的園本課程,本文選取了三所具有代表性的幼兒園為案例,通過對其課程現狀及存在的問題進行深入分析,探討園本課程更加合理發展的教育對策。
一、主題統整形式的園本課程
H幼兒園是一所省級示范公辦園,有著20多年的辦園歷史,非常重視園本課程的建設,一直在探索適宜的課程模式。走進幼兒園不論是觀察環境還是教育、游戲活動等,處處都能看到園本課程探索建設的痕跡。
通過與園長訪談了解到,目前幼兒園還沒有提煉出自己的課程理念,但其教育實踐也借鑒一定的教育理論,有瑞吉歐的方案教學及建構主義的課程思想。因此幼兒園的教育活動以主題活動的形式展開。H園的主題活動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園本課程的生成性。
H幼兒園能夠根據幼兒的差異和興趣愛好生成課程內容,這點是園本課程本質要求的體現。但在觀察的過程中也發現一些實施中存在的問題。比如,中班某周進行了三次閱讀活動,老師沒能在主題下很好地把握五大領域內容的平衡和融合。由于生成教育內容對教師能力水平的要求比較高,幼兒園目前的師資水平還不能很好地勝任,因此容易造成主題確定的隨意和內容的零散。由此也可以看出,教師素質在園本課程開發和建設中的重要性。
H園的園本課程探索已積累了一些經驗也形成了一些成熟的課程內容,但在課程理念、目標體系、內容、實施和課程評價方面仍然存在一些問題,比如園本課程開發的理論基礎的缺乏、某級目標在實施中的缺失以及教師反思不足等。這些也是我國幼兒園課程建設普遍存在的問題。
二、學科拼盤形式的園本課程
L幼兒園是一所企業辦園性質的中大型幼兒園,園所硬件設施條件良好。幼兒園目前還沒有專職的負責教學的園長或保教主任,教師隊伍比較年青。L幼兒園的園本課程方案內容都是關于教學活動的,可以簡單表述為:主題教育活動(兩套教材的主題活動同時進行)、閱讀、
音樂素養、數學、美術、體能訓練、科學、外教英語、TPR英語等。
L園所謂的“園本課程”就是以上內容的拼盤,幼兒園沒有明確的課程(或教育)理念及總的課程目標來整合所有的課程方案的內容,因此幼兒園為了迎合家長的需要設置了各類課程,課程內容之間卻缺乏聯系和融合。
教師需要把上述如此多的教育內容安排在幼兒每周在園時間內完成,因此除去生活活動所需的時間,以及每天一個小時的戶外活動時間,其余都是各種集中教學活動的時間。不僅區域活動形同虛設,訪談中老師也分析說因為課程內容過多,主題開展的也不深入,沒有充分的時間挖掘和延伸主題中的內容。
L園很重視家長工作,調查期間,L園正在組織一個“沐浴書香讀書活動”。雖然幼兒園只是把這些活動當作家長工作的一部分,想要提高家長對幼兒園的認可度,但實質上這些活動都是課程的一部分,也是幼兒園對課程資源一種自發狀態的挖掘和利用。
三、“特色”形式的園本課程
J幼兒園是一所以著名教育體系――瑞吉歐教育命名的私立幼兒園,幼兒園建筑物的墻上赫然寫著瑞吉歐教育體系代表人馬拉古基的教育名言。但考察中發現除了幼兒園的名字,其他方面都沒有體現出瑞吉歐教育體系的痕跡。而從小班到大班小學化傾向嚴重的識字和算術教學,也背離了J園自己提出的“健康、快樂,自主、自然”的教育理念。
J園園長明確的表述說,幼兒園的課程體系包含三部分,即基礎課程、特色課程和園本課程。其中,基礎課程是指五大領域的教學活動,特色課程有外教英語、經典成語、感統訓練和跆拳道,園本課程是指思維游戲、專業
舞蹈、專業美術和英語(本園教師教授)。實質上,這里所謂的園本課程與其特色課程性質相同,幼兒園將園本課程當作一種特色來增加幼兒園課程的亮點。各類課程之間沒有聯系,相互獨立。
J幼兒園的課程體系沒有總的課程目標、學期目標和月目標等,各級課程目標基本屬于空缺狀態。只是在每學期開始前制定出本學期的教學內容計劃和進度安排,月計劃和周計劃就是對學期教學計劃的分解和細化。
J幼兒園既沒有實質的區域活動也沒有相應的區域環境設置和材料投放,幼兒的學習活動以老師的集中教學為主。中大班每天安排的集中教學活動達3-4節。幼兒園硬件設施達標,但卻缺乏富有教育意義的環境設置,教室內外只是簡單的裝飾美化性的布置。惟一經常更換的是教室外的幼兒的美工作品,因為這是顯性的學習成果,可以向家長展示。
四、討論與建議
1、正確理解“園本課程”的內涵,樹立正確的課程觀
幼教工作者需要正確理解“園本課程”的含義和實質,形成正確的課程觀念。正如我國課程專家所指出的那樣,“園本課程建設的關鍵在于科學的教育理念的形成和踐行……有了科學的觀念,就有可能避免課程建設中很多反科學的問題和現象,也有可能更有效地利用幼兒園和教師的各種內在、外在資源, 優化課程結構,增進課程的實施成效。”
2、明確辦園思想和課程理念,逐漸完善課程體系
幼兒園需要明確自己的辦園思想和課程理念,在此指導下制定能夠體現這種思想和理念的課程目標體系、選擇和組織課程內容、創設環境、充分利用各種課程資源等。這樣,課程結構的各要素之間才能夠在理念的指導下彼此聯系和支撐,課程內容和課程資源才能夠融合形成合力。
3、充分挖掘和利用各種課程資源
園本課程的形成建立在對內盤點自身資源、對外挖掘各種可利用資源的基礎上。不論是班級幼兒的一日生活,還是教師、家長群體及社區等各類組織,都應該是園本課程資源輻射的范圍。立足于本班、本園和社區環境特點的園本課程,既能形成特色也能更有效地利用更廣闊的課程資源。
4、在課程建設中促進教師專業發展
園本課程是建立在這樣一種理念之上,幼兒園教師不只是課程的執行者, 還是課程的決策者和設計者, 當然也必然是課程的研究者, 教師是園本課程開發的主體。因此,園本課程建設的過程同時也是教師專業發展的過程,在課程建設中促進教師的專業成長。
園本課程建設需要的是,我們要認清自身現狀,分析自身特點,利用自身資源,在摸索和建設過程中形成自己課程理念和課程體系,真正實現“以園為本”的課程。
【作者單位:沈陽師范大學 教師專業發展學院 遼寧】
【幼兒園園本課程案例分析】相關文章:
• 親子活動在幼兒園教育中的應用
• 幼兒園的快樂“滾球”
• 幼兒園青年教師辯證管理初探
• 淺談幼兒園一日活動安排的策略
• 談幼兒園和小學的銜接
• 在曼谷上幼兒園
• 現在創業吸金幼兒園
• 學前教育制度變遷研究
• 讓寶寶順利進入幼兒園
• 教育部修訂出臺《幼兒園工作規程》
• 規范幼兒園一日生活活動 提升幼兒園保教質量
• 幼兒園音樂欣賞教育活動初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