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教師幸福感是我們的重要追求。要堅持以人為本,變管理為服務,給予教師溫情關懷,尊重教師,信任教師。要促進教師專業發展,讓專業發展成為教師職業幸福的重要源泉,強化園本培訓,不斷拓展培訓領域。要不斷優化教學管理,減輕過重工作負擔,開拓教師自主創新空間。營造和諧家園關系,倡導家園相互理解、尊重和支持。
【關鍵詞】 優化 管理 教師幸福
隨著經濟發展、社會進步,幸福感越來越成為我們在構建和諧社會、實現“中國夢”道路上的重要追求。在幼兒園管理和隊伍建設中,幸福感是一項重要內容和指標。教師職業幸福感近些年廣受社會關注。不斷提高幼兒教師的職業幸福感,也是廣大幼教工作者所一直關注、思考和探索實踐的一個重要問題。
幼兒教師職業幸福感是對自身作為教師的發展狀況的感受和體驗,是在保教育人的過程中獲得的成功、快樂的精神感受,是對自身的價值感和成就感的體驗和滿足。在當前許多地方、許多的幼兒園中,不同程度地存在著教師職業幸福感不高的問題,比較突出的表現是,教師們感到工作辛苦、精神疲憊、報酬相對偏低,等等。這其中,固然有保教工作責任心強、幼兒安全等精神壓力大、工作量大等的原因,同時也更有幼兒園內部的管理問題。優化幼兒園內部管理,不失為一條立足實際,在其他因素不變的情況下,提高教師職業幸福感的有效途徑。
1 要堅持以人為本,變管理為服務,給予教師溫情關懷
要樹立管理即服務、園長同時是教職工的服務員的理念,堅持以教師為本,以教師的發展為本,以教師的幸福為本,把對教師的關心、關懷、關愛滲透在日常的幼兒園管理工作中。要尊重教師。園長要把尊重作為管理的第一要義,把尊重作為對教師的第一態度。譬如許多辦園條件較為優越的幼兒園都配備了教學監控系統,不僅僅是監控教師教學時間的活動,而且全天候監控教師在園的一舉一動。這以旨在加強教學管理的舉動一直備受爭議,就是因為它“冰化”了教師的教學活動環境,弱化了對教師的尊重;有的幼兒園的教學工作決策、教學管理制度出臺,往往就是園長的“一言堂”,忽視教師訴求,不重視教師呼聲。而幼兒園管理中園長與教師、教師與教師、教師與家長之間的尊重,不能單靠園長的個人喜好、個人修養等,而要靠一個相應的機制和相應的制度來實現。一般說來,教職工代表或全員職工大會制、園務會制等集體議事決策管理機制,就是尊重教師、凝聚集體智慧的較好機制和形式。要信任教師。一遇到家長投訴,一些幼兒園的園長就會不分青紅皂白地先讓教師給家長道歉,即使經過調查確認家長為無效或者無理投訴,也僅僅只跟家長說明情況,而很少請家長跟教師做一次表達歉意式溝通,或由園長對教師進行支持性的安撫。信任不僅是態度,更是行動,而且通過必要的管理程序表達這種信任。再以考勤管理為例,如遇教師遲到,可以通過個人說明事由、專門小組核實、園務會決定處理意見等程序,用程序保證客觀,用程序釋放信任。
2 促進教師專業發展,讓專業發展成為教師職業幸福的重要源泉
如同其他崗位上的教師一樣,幼兒教師職業的專業性、專門性、不可替代性,既是職業特征、職業價值,也是教師職業幸福感的來源之一。幼兒教師專業化當然需要教師個人的不懈努力,但又不局限于此,還需要幼兒園和社會各方面的大力支持。以園本培訓為重點,以“請進來、走出去”為重要補充,提高培訓實效,不斷提升教師的專業水平和崗位工作能力。從個人學習、小組研討、集體培訓等形式入手,豐富園本培訓組織形式,實現園本培訓的全員覆蓋。結合本園實際,立足經濟、有效,加強對外橫向交流,積極請有關專家、同行來園傳經送寶;積極走出去向先進園所學習,吸取同行先進經驗,推動辦園理念、教育理念的不斷更新和教育實踐的不斷優化。特別在外出培訓方面,注重教師機會均等,使人人都有學習提高的機會,并通過回園后的二次培訓,最大限度地提高外出學習效益。積極拓寬培訓領域,豐富培訓內容,將教師心靈成長和心理健康納入外配內訓范圍。許多幼兒園開設的團隊建設培訓、心靈成長培訓等課程,非常適合當前幼兒教師隊伍的需要,受到廣大一線教師的歡迎和好評,收到很好的效果。
3 不斷優化教學管理,減輕過重工作負擔,開拓教師自主創新空間
要減輕教師過重的文案負擔。可以將教學、安全、衛生保健等有關班級工作的各項內容統一、合并為一項班級工作計劃中;將教師的業務學習筆記、觀察記錄、教學反思等合并到教育敘事研究中;對教齡十年以上、經考核達到一定標準要求的中、老年教師可以寫簡案,等等。循序漸進地通過撤、并,精簡文案,使教師能有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投入到備課和其他保教活動中去。
優化評價機制,改革評價方式,給廣大教師充分的自主創新空間。如每日或每周拿出一部分時間,給教師和班級自主支配安排教學活動項目和內容,使教師有機會、有條件根據本班和個人實際開展教學活動,進行教學創新。在教師工作評價方面,減輕對
論文撰寫、課題研究等的文字表述比重,減輕教師不必要的寫作任務壓力,而根據幼兒園特點,加大對教師教學現場效果的評價力度,鼓勵廣大教師重一線、重現場、重幼兒發展。在教學組織方面,鼓勵教師勇于創新,保護和打造教師個性化風格,營造探索爭鳴的良好氛圍。
4 營造和諧家園關系,倡導家園相互理解、尊重和支持
除了了內部和諧的人際關系外,家長對教師的理解、尊重、支持,也是幼兒教師職業幸福感的源泉之一。一方面,廣大幼兒教師要努力以自身良好的師德、精湛的教學技藝、豐碩的教學成果贏得家長的滿意和肯定;另一方面,幼兒園也要通過各種渠道、多種方式,開展豐富多彩的家園互動活動,使廣大家長能有充分的機會能夠走近教師、了解教師、理解教師、欣賞教師。開放日、家長會等都是比較常見和有效的家園溝通方式和渠道。而組織專門的才藝展示、成果匯報等特色活動,則可以將這一工作做得更加深入有效。
我們還可以將服務教師、幸福教師的范圍進一步擴大到教師的親人。幼教工作責任心強、工作量大、八小時無縫隙等特點,使得廣大幼兒教師的工作更需要得到自己親人的理解與支持。通過一些聯誼會、座談會等形式,認可教師親人對教師本人和幼兒園工作的支持,也會在某種程度上增強廣大教師的幸福感。
不斷優化內部管理固然重要,更重要的還是作為人民教師的愛崗敬業無私奉獻。只要有不斷的成長和奉獻,廣大幼兒教師就會收獲屬于自己的那份職業幸福。
【優化幼兒園內部管理 努力提高教師幸福感】相關文章:
• 快樂體操在幼兒園的推廣
• 幼兒園幾何形體教學研究初探
• 幼兒園交往禮儀教育三部曲
• 幼兒園如何教大班孩子學點成語
• 幼兒園美術教學
• 淺談幼兒園音樂教學
• 提高幼兒園區域材料的趣味性
• 高職學前教育藝術課程教學創新
• 幼兒園班級管理
• 幼兒教育自信心培養初探(3篇)
• 如何開展幼兒園主題活動
• 幼兒園教師在職培訓方式的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