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們坐在一起聊天,經常會不約而同地談論起自己班里讓人感到束手無策的“調皮”孩子,可以說每個幼兒園里甚至每個班里都有那么一兩個讓老師頭疼的“調皮”孩子。這些孩子的表現就是精力旺盛、不遵守紀律、不服從老師的教育。碰到這樣的孩子,作為老師的我們往往很頭疼,不知道該拿他們怎么辦。
我從十幾年的帶班經驗中,對調皮孩子總結了一些教育策略:
一、正確看待幼兒的“調皮”行為
對于“調皮”幼兒,不少老師往往把他們的淘氣、打鬧、喜歡搞“惡作劇”等行為看成是有意破壞、搗亂,并給幼兒扣上“壞孩子”的帽子,其實這對幼兒的教育是非常不利的。如果老師把調皮的幼兒先劃成了“壞孩子”、“問題孩子”,就不利于老師去認真地分析、觀察幼兒,對孩子一些行為只能是簡單地判斷,甚至不做判斷就隨意地下結論。其實如果我們靜下心來分析,“調皮”幼兒的許多行為與普通幼兒的表現并沒什么兩樣,只是程度上更強烈一些。許多“調皮”幼兒的行為還蘊涵著一些積極向上的因素,比如好玩、好動、好問是探索求知的表現,不聽話往往反映出孩子有主見,好爭斗則體現出孩子有進取心等。只是當這些表現不分場合、時間或者強度過大時,就需要我們理智地對待,進行恰當的引導和教育。
二、分析原因,有的放矢
對于調皮的孩子,首先要弄明白他調皮的原因:有的孩子是精力過剩,而活動內容較容易;有的孩子是由于好奇心被大人加以約束,讓他做一些不感興趣的事;還有的是由于大人對孩子的溺愛行為造成的,對孩子的行為不加以約束,批評、要求少。然后再有針對性地制定教育方案:如果是精力旺盛,教師要給其制定難度高一點的活動,在探索、體驗中釋放過剩的精力;如果是好奇心比較強,這樣的孩子喜歡觀察,而且觀察得比較仔細,老師要善于引導孩子的觀察探索,鼓勵他的發現,鼓勵他與小朋友交流;如果是家長的教育原因,就要與家長積極溝通,更正家長的教育觀念和行為,共同制定對策。
三、生活點滴,傳遞關愛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教育技巧的全部奧秘就在于如何愛孩子。”我班的軒軒就是個調皮的孩子,父母關系一直不好,在他上幼兒園中班時離了婚,他跟著爺爺奶奶。這個孩子上小班時就經常跟別的小朋友搶東西,還經常打人,老師的說教對他一點不起作用。后來我了解了他的家庭情況,可能這個孩子在父母不和諧的關系中感受到的愛太少。針對這一情況我采取了這樣的對策:在一日生活中經常關注他,和他多交談;每次來園我總是主動和他打招呼,并摸摸他的頭,讓他覺得老師是愛他的;在生活上對他無微不至地照顧,讓他能感受到像媽媽一樣的愛;平時多與他談心,和他聊聊家里的事情、他喜歡做的事,鼓勵他大膽地表達;上課他做小動作時就巧用暗示或語言藝術做提醒。時間長了,他和我變得很親,無話不談,經常貼到我身邊和我小說一會兒。現在他雖然很活潑,但不調皮了。這讓我相信愛的力量是無窮無盡的,多一份關愛就多了一些希望。
四、細心觀察,暗示教育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指出:要關注幼兒在活動中的表現和反應,敏感地察覺他們的需要,及時以適當的方式應答。作為一名老師,要有一種“眼觀六路,耳聽八方”的能耐,對孩子的行為作細心觀察。比如上課時看到調皮幼兒偷偷做小動作,老師可以眼睛看著他,將雙手輕輕地拍拍腿,暗示他上課要專心;排排隊時,對走出隊伍的他用手向隊里比劃一下;午睡時可以用手指著眼睛,暗示睡覺時要閉上眼睛……暗示的魅力在于老師不是當面訓斥孩子,也沒有把自己的要求強加于幼兒,而是誘導孩子自己去思考和領悟,促使孩子進行自我教育,因而既不會使孩子丟面子、傷了他們的自尊心,又不會破壞老師在幼兒心目中的形象,更不會使孩子萌發逆反心理、產生抵觸情緒。
五、尋找閃光點,委以重任
其實許多調皮幼兒都是極其聰明的,有的還具備很強的管理能力和動手能力。我們應該盡可能地滿足他們的表現欲望,讓他們和其他幼兒一樣也有施展才能的機會。就像大慶小朋友特別好動,喜歡爬上爬下,但他很活潑,熱愛勞動,就可以讓他當小班長、值日生之類的,有針對性地安排一些適合他做的事情,盡可能地創造機會來滿足他的表現欲望,讓他和其他幼兒一樣有施展才能的舞臺。
六、家園聯手,統一教育策略
對于調皮幼兒的教育,我們更要注重家園聯系這一重要環節,從家庭入手,了解幼兒的家庭環境、家長的素質,以及教育孩子的方式方法,通過多種渠道與家長共同探討教育調皮兒童的辦法,在此基礎上做到有的放矢、優勢互補,形成最佳合力。現在的獨生子女在家中無人作伴,家長陪伴孩子玩的時間又少,所以他們在家多是擺弄玩具,或看電視、玩電腦游戲。家長應多帶孩子到戶外,讓他們盡情玩耍,多和周圍的孩子交往,這樣會獲得意想不到的收獲。同時還要注意動靜交替,在家中,可適當安排些安靜的活動,如拼圖、畫畫、手工制作、聽故事、看圖書等,通過動靜結合,引起孩子的興趣,改變孩子的不良習慣。
孩子的一些調皮行為不是一天兩天形成的,當然也不會在短時間內消失,有時情況有了好轉,過一陣子又會出現反復,如果一時松懈,就可能前功盡棄。因此,對待“調皮”孩子,教師要有足夠的愛心和耐心,堅持不懈地用心去感化教育,孩子總會變好的。
【幼兒園調皮孩子的教育策略】相關文章:
• 農村幼兒園轉崗教師職業適應影響因素
• 幼兒園識字教學探討
• 學前教育專業朗誦能力與培訓策略
• 農村學前教育發展問題與對策
• 幼兒園保育員的現狀及對策研究
• 幼兒園閱讀區的創設研究
• 優化幼兒園管理建構和諧優質園
• 幼兒園園本課程的實踐
• 幼兒園青年教師辯證管理初探
• 幼兒園課程滲透美術內容的教學策略
• 幼兒園課程游戲化的實踐研究
• 淺談幼兒園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