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音樂教育是幼兒園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藝術教育領域的內容之一,是提高幼兒素質的重要手段。文中主要是簡單闡述了幼兒園
音樂教育的三個方面。第一:處處是創造之地,注重創造的環境。第二:天天是創造之時,注重創造的延續。第三:人人是創造之人,注重創造的個性。
關鍵詞 幼兒園音樂教學 創造性 個性發展
音樂是一門藝術,它在想象力、創造力的培養上起著特殊的作用,因為音樂活動本身就需要豐富的想象及創造力,因此教師要有意識的為幼兒提供進行創造性活動的機會,以發展幼兒的創造力。創造是人的本質,它是人類普遍具有的一種心理能力,是生命力和靈性的自由洋溢。幼兒天生就有音樂創造的潛能,而音樂教育的一個根本任務就是利用音樂自身的特點和優勢,最大限度地激活或喚醒幼兒的創造潛能,激發幼兒的創造動機,培養幼兒的創造能力,使幼兒全身心地投入到美麗動人的音符世界中,創造性地體驗、感受與表現。音樂活動中教師創設愉悅的氛圍和情景,便可以引發幼兒對教學內容作自由的、獨特的、想象的理解和表現。
陶行知先生曾說過“處處是創造之地,天天是創造之時,人人是創造之人”。要培養幼兒的創造性,就應該“處處”培養,“天天”培養,“人人”培養;而且,我認為,音樂活動是幼兒創造性培養的最佳的載體。
一、處處是創造之地,注重創造的環境
陶先生的話語指出,要讓幼兒時時刻刻存在于創造的氛圍中,激發創造的靈感,豐富創造的源泉,插上創造的翅膀。只要我們做有心人,就會發現,幼兒的創造性活動幾乎是隨處可見的。因此,在幼兒園里,作為教師,為幼兒創設專門的創設性活動的環境是十分必要的。人的創造性不可以教,但卻可以培養,其中的關鍵就是創設寬松和諧的育人環境,營造出安全、自由、和諧的環境,適于幼兒自由成長的教育氛圍。
利用音樂來培養孩子的創造力,教師必須給孩子創造一個音樂環境。沉浸在音樂環境中,感受著音樂的旋律,體驗著音樂的美感,孩子們會不時地迸發出音樂帶來的創造靈感。音樂環境的營造,可以從物質環境和文化環境兩個方面進行。音樂的物質環境的營造,我們可以在教室里設一個音樂區,也可以充分利用幼兒園內的音樂專用活動室等。有了音樂專用活動室和教室的音樂區等活動場所,孩子們就可以盡情地跳呀,唱呀,盡情感受音樂的美。幼兒園的孩子雖小,但他們最喜歡跳跳唱唱的活動,他們對音樂表現出一種自發的熱情和興趣,因而,他們也就最需要活動的場地。
音樂的文化環境的營造,我認為是特別重要的。校園里的歌聲,幼兒教師優美的歌聲及其流暢的節奏,都會對幼兒產生音樂的熏陶。隨著柳樹姑娘優美的旋律,擺弄著他們最簡單的舞姿,孩子們常常是自然而然地輕松的應和著。
二、天天是創造之時,注重創造的延續
陶行知先生說過,要“認識小孩子有力量。我們加入孩子生活中,便發現小孩子有力量;不但有力量,而且有創造力。”幼兒是活動的主人,因此,教師要發揮好引導者的作用,注重引導幼兒通過積極參與活動,感受周圍事物的美,創造性地發現、探索。過去,一些教師在技能的教學方面顯得束手無策,始終是讓孩子進行枯燥乏味的模仿,剝奪了孩子創造性潛力的開發。如今,作為幼兒教師,不再對幼兒提強硬的指令和刻板的要求,教師以鼓勵、贊許的口吻和幼兒進行溝通、交流、互動。陳老先生所說:“兒童的世界,是兒童自己去探索、去發現的,他自己所求來的知識才是真知識,他自己所發現的世界才是真世界。”
三、人人是創造之人,注重創造的個性
幼兒對音樂的興趣和愛好是天生的,每個孩子都會用自己的耳朵聽音樂,每個孩子都會用自己的方式進行思考,每個孩子都會根據自己的已有的經驗進行想象和創造。當然,這種自發的興趣和愛好多半屬于淺層興趣,帶有情緒化色彩,這種興趣和愛好容易轉移,容易波動。我們可以通過音樂活動,把孩子的淺層興趣引申、提高到有一定深度的動機水平上來,這樣,培養出來的創造性才具有深入性、指向性和持久性。“人人是創造之人”是說人人都有創造性培養的基礎,人人都可以培養成為創造性人才;但是,如果我們不去引導和發掘,再有創造性潛能的人也不可能自然而然地成為創造型人才,就如同再名貴的璞,也不可能變為美麗的玉一樣。
對幼兒創造性的引導和發掘還需要注重孩子的個性的培養。老師應充分了解孩子創造的個性化特征,盡可能為每個孩子提供適合自己的創造的機會,為每個孩子提供自我表現、自我創造的過程的支持,讓他們盡情地、充分地表現自己的創造個性。例如在音樂活動“小樹葉”前,我和孩子們共同欣賞著不同樹葉在樹枝上搖動的動態,隨后再讓孩子們傾聽音樂是怎樣表現小樹葉的,最后讓他們通過肢體語言創造性的表達對樹葉的感受。于是,有的孩子張開小手五指,表示梧桐樹葉,有的將雙手合在一起,表示路邊小樹在風中搖動……我努力了解著每個孩子創造的意圖,同時鼓勵每個孩子,期待他們有更多首創性、互異性、多樣性的表現。于是在“小樹葉”的第二次音樂活動中,我發現了孩子創造性的表現極具個性,如有的孩子頭碰腳蜷縮在地上表示一片干枯的樹葉躺在地上,有的孩子一手撐地一手向上舉起表示“一片樹葉在告訴大樹——媽媽,明年春天,我還會回到您的身上。”如此生動張揚個性的場面,令我感動也令我更深刻地理解了陶行知先生“人人是創造之人”的真正含義——注重創造的個性。
陶行知先生還說過:“教育者要創造值得自己崇拜的創造理論和創造技術”,教師的“最大快樂,是創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學生”。在幼兒教育的過程中,教師設計組織創造性音樂教育活動,主要是為了培養幼兒的創新意識和創造能力,而我們更應將創新意識的培養放在更為重要的位置上。為此,教師必須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以保證每一個幼兒能不斷地從活動中獲得成功;教師必須根據幼兒的實際需要給予其必要的暗示和幫助,以保證幼兒能不斷的切實有所收獲;教師必須堅持正面鼓勵為主的評價方式,以保證幼兒獲得正面的觀念和積極的體驗。只有這樣,才能在音樂活動中真正培養幼兒的創造力!
【淺談幼兒園中的音樂活動】相關文章:
• 談幼兒園美育教育
• 淺析幼兒園教學方法
• 幼兒園教學活動的有效性構建
• 正面教育在幼兒園教育中的應用
• 淺談幼兒園童話劇表演的指導策略
• 淺談幼兒園角色游戲材料的投放
• 幼兒園開展本土集市游戲的思考
• 探究幼兒教學活動中操作材料的實用性
• 新時期農村學前教育論文3篇
• 幼兒園區域活動的指導
• 探究幼兒園音樂課程的實踐創新
• 探討幼兒園教育“小學化”現象透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