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對重慶、武漢、長沙、太原和北京五大城市約400名幼兒園教師社會支持現狀的調查結果表明,大部分幼兒園教師的社會支持處于中等偏上水平,其中情緒性支持水平最高,物質性支持水平最低;幼兒園教師的社會支持在其個體特征變量上存在顯著的主效應,交互作用不顯著。
關鍵詞 幼兒園教師;社會支持;現狀;調查
中圖分類號 G61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4604(2008)10-0039-05
目前,幼兒園教師的心理健康已引起人們的高度重視,而能否較好地感受和領悟來自外界的社會支持是影響幼兒園教師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社會支持是指一個人從社會中得到的來自他人的各種幫助。這些幫助既包括有形的物質支持,也包括無形的精神支持。西方學者從廣義的角度把社會支持分為六種形式:物質幫助,如提供金錢、實物等有形幫助;行為支持,如分擔勞動等;親密的互動,如傾聽、表示尊重、關懷理解等;指導,如提供建議、信息;反饋,對他人的行為、思想和感受給予反饋;正面的社會互動,即為了娛樂和放松而參與社會互動。良好的社會支持有助于個體改善不良情緒,緩解壓力和焦慮,對個體心理健康有積極作用。
社會支持是人類生存和發展不可缺少的重要支撐,是幼兒園教師維護心理健康、緩解工作壓力和增強教學效能感的重要資源。本研究旨在了解幼兒園教師獲得和領悟社會支持的現狀,以期為幼兒園基層領導進行管理提供依據,為幼兒園教師維護身心健康提供參考。
一、研究方法
(一)研究工具
綜合國內外研究者對社會支持維度的理論探索和對部分幼兒園教師的訪談結果自編《幼兒園教師社會支持問卷》。該問卷包括物質性支持、情緒性支持、尊重性支持、信息性支持和陪伴性支持五個維度,共45個題項。
經檢驗,該問卷的內部一致性系數為0.8765,這說明該問卷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
(二)研究方法
2006年9-11月,采取分層抽樣(按園所級別分層)和整群抽樣(從各層中抽取全體幼兒園教師組成整群樣本)相結合的方法,對重慶、武漢、長沙、太原和北京五大城市約400名幼兒園教師進行了問卷調查,最終獲得有效問卷359份,有效率為94%。有效被試的構成見表1。
(三)統計處理
采用SPSS213.0 for Windows2000統計軟件包進行數據分析。
二、結果與分析
(一)幼兒園教師社會支持的總體水平
根據幼兒園教師總體社會支持得分的平均分,將幼兒園教師的社會支持水平分為高、中、低三個水平。其中2-3分為低社會支持,3-4分為中等社會支持,4-5分為高社會支持。對幼兒園教師社會支持水平的頻數進行分析,結果表明,獲得低社會支持的幼兒園教師占5.57%;社會支持水平中等的幼兒園教師占74.10%;高社會支持的幼兒園教師占20.33%。可見大部分幼兒園教師的社會支持都處于中等以上水平。
由表2可知,在社會支持的各因子上,除了物質性支持的平均得分為2.8510分(最高為5分)以外,其他各維度平均得分均在3.5072-4.0237之間,其中情緒性支持平均得分最高。這表明幼兒園教師物質性支持得分處于中等偏下水平,其他各類支持均處于中等偏上水平。
(二)不同婚姻狀況幼兒園教師的社會支持差異性比較
以幼兒園教師的婚姻狀況為自變量,對幼兒園教師的社會支持進行獨立樣本T檢驗。統計結果表明,在總體上,已婚與未婚幼兒園教師的社會支持水平無顯著差異。在物質性支持、情緒性支持、尊重性支持和信息性支持維度上,已婚與未婚幼兒園教師也沒有顯著差異,而在陪伴性支持上,已婚與未婚幼兒園教師差異顯著,已婚幼兒園教師獲得的陪伴性支持水平顯著高于未婚幼兒園教師。
(三)不同文化程度幼兒園教師的社會支持差異性比較
以文化程度為自變量,對幼兒園教師社會支持進行獨立樣本單因子多變量分析。結果顯示。幼兒園教師的社會支持在文化程度上存在顯著差異。事后多重比較表明,本科學歷幼兒園教師與中專、大專學歷幼兒園教師均有顯著差異,而中專學歷幼兒園教師與大專學歷幼兒園教師的差異不顯著。文化程度為本科的幼兒園教師,其總體社會支持水平顯著優于中專、大專組。
在物質性支持、尊重性支持方面,文化程度差異并不顯著;而在情緒性支持、信息性支持和陪伴性支持方面,文化程度差異顯著。事后多重比較發現,在情緒性支持、信息性支持維度上,本科組幼兒園教師均優于中專、大專組。在陪伴性支持維度上,中專組幼兒園教師顯著低于大專組、本科組。
(四)不同職稱幼兒園教師的社會支持差異性比較
在某種程度上,職稱是幼兒園教師個體教學能力的一種體現。因此,根據國家有關幼兒園教師職稱級別評定標準,本研究將未評職稱者歸為第1組,小教一級者歸為第2組。小教二級者歸為第3組,小教高級者歸為第4組。
以職稱為自變量、社會支持各因子為因變量,進行方差分析,結果表明,從總體上看,不同職稱幼兒園教師的社會支持不存在顯著差異。在各因素上,除了在物質性支持、情緒性支持、尊重性支持上各職稱組幼兒園教師沒有顯著差異外,其他各因素均有顯著差異。通過進一步事后多重比較發現,在信息性支持上,小教二級組幼兒園教師顯著優于未評職稱組、小教一級組;在陪伴性支持上,小教高級組幼兒園教師顯著優于未評職稱組、小教一級組。
(五)不同月收入幼兒園教師的社會支持差異性比較
根據月收入水平的不同可將幼兒園教師分為4組,即收入在800元及以下的為第1組,801-1000元的為第2組,1001-2000元的為第3組,2001-3000元的為第4組。
以月收入為自變量、社會支持各因素為因變量,進行方差分析,結果表明,從總體上看,不同月收入水平幼兒園教師的社會支持存在極顯著差異。事后多重比較說明,月收入水平越高,幼兒園教師感受到的社會支持也越多。同時,在各維度上,不同月收入水平幼兒園教師的社會支持也存在極顯著差異。在物質性支持上,第4組顯著優于其他組;在情緒性支持、陪伴性支持上,第4組、第3組分別顯著優于第1組、第2組;在尊重性支持上,第4組顯著優于其他組,第3組顯著優于第1組;在信息性支持上,除了第1組、第2組之間差異不顯著外;其他組之間均存在極顯著差異。
(六)不同園所級別幼兒園教師的社會支持差異性比較
根據國家有關幼兒園級別標準和各城市教育部門對本地區幼兒園級別的劃分標準,本研究將一級幼兒園歸為第1組,二級幼兒園歸為第2組。三級幼兒園歸為第3組,未定級幼兒園歸為第4組。
從方差分析的結果來看,不同園所級別幼兒 園教師的總體社會支持不存在顯著差異,同時,在社會支持的大部分因素上也沒有顯著差異。僅在信息性支持方面,不同園所級別的幼兒園教師存在顯著差異。事后多重比較說明,一級幼兒園教師顯著優于二級幼兒園教師,而其他組之間不存在顯著差異。
三、討論
(一)幼兒園教師社會支持的總體特點
研究發現,大多數幼兒園教師的總體社會支持處于中等偏上水平,但仍有小部分幼兒園教師的社會支持水平偏低,這與王艷芝等人(2006)的調查結果相一致。在社會支持的各因子上,幼兒園教師對物質性支持的主觀感受性最低,對情緒性支持的感受性最高。這可能存在以下兩方面原因。
第一,與現行的社會分配制度和傳統教育觀念有關。由于社會分工不同,兩性職業存在較大差異。男女“同工不同酬”現象也較普遍,這導致女性群體的平均工資比男性低,而我國目前絕大部分幼兒園教師均為女教師,她們更能體會到自己經濟地位不高。從教師同行來看,由于長期以來人們對幼兒教育價值的認識存在偏差,幼兒園教師的社會地位沒有受到足夠重視,幼兒園教師的福利待遇遠不如中小學教師。從幼兒園教師內部收入分配來看,幼兒園教師的工資收入更多的與其學歷、職稱和教齡有關。雖然幼兒園教師的工作量和能力影響其工資標準,但過于繁多、瑣碎的幼兒園日常事務往往導致幼兒園教師普遍認為自己的勞動付出與物質收益不成正比,這進而直接導致幼兒園教師對物質性支持的感受性水平偏低。
第二,與現代物質文明的高速發展和幼兒園的師資建設有關。根據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在最低層次的需要――生理需要得到滿足后,人們就開始追求更高層次的需要,如歸屬的需要、尊重和自我實現的需要。幼兒園教師群體也不例外。加上當今社會物質文明高速發展,通訊技術日新月異,人們保持和發展人際關系、進行情感交流的機會和手段日益增多。幼兒園教師對情緒性支持、陪伴性支持的主觀感受性自然較高。隨著《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的貫徹實施,人們對幼兒教育的重要地位有了進一步認識,幼兒園教師職業也逐漸得到人們的認同和尊重。同時,幼兒園為了更好地生存和發展,也越來越重視教育理念的更新和師資隊伍的建設,園所領導為幼兒園教師提供展示才華、在職進修的機會也越來越多。因此,幼兒園教師普遍對來自社會、同事、領導的尊重性支持和信息性支持的感受度較高。
(二)幼兒園教師的社會支持在其個體特征變量上的差異性比較
本研究結果表明,幼兒園教師的社會支持在其個體特征變量上存在不同程度的差異。具體表現為以下幾個方面。
1.從幼兒園教師的婚姻狀況來看,總體上,已婚與未婚幼兒園教師的社會支持水平不存在顯著差異,這與以往有些學者的研究結果有所不同,這可能是研究中所使用的研究材料不同所致。從社會支持的各因子來看,已婚幼兒園教師的陪伴性支持水平顯著高于未婚幼兒園教師。這符合現實情況。對于已婚幼兒園教師而言,配偶的社會關系網絡會不同程度滲入自己的生活,并逐漸成為自己的社會關系網絡,同時,已婚幼兒園教師的人生閱歷相對豐富,社會關系網絡較廣,因而會受到更多人的關注,表現出擁有較高的陪伴性支持。
2.從幼兒園教師的文化程度來看,幼兒園教師的學歷越高,其情緒性支持、信息性支持和陪伴性支持水平也越高。這說明加強幼兒園教師的學歷教育,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幼兒園教師的社會支持水平。出現這種現象可能有以下幾方面原因。第一,那些文化程度較高的幼兒園教師,不僅其就學過程是一個網絡資源的積累過程,而且還可以通過同學關系與不同職業的人建立多元的人際關系,并且也有更多機會參與各種學術的和非學術的社團,從而獲得更高效益的社會網絡資源。第二,依據霍曼斯的社會交換理論,人們之間的交往要收支平衡,一個人同另一個人的交往能否繼續,主要看二者所付出的時間、精力、金錢等是否平衡。一般來講,高文化程度與低文化程度的幼兒園教師相比,前者的社交圈較大,收入較高,且由于懂得更多的知識善于安排自己的時間;而后者的社交圈較小,收入較低。相比之下,前者所能付出的要多于后者,前者的交往要比后者廣,因此高學歷的幼兒園教師所能獲得的社會支持相對更多。第三,一個普遍的社會現象是人們對學歷越高的教師期望也越高。幼兒園領導可能會根據教師學歷的不同而給予不同程度的重視,比如園長可能會給本科學歷的教師更多上公開課或者出外進修、進行業務培訓的機會。
3.從幼兒園教師的職稱來看,總體上,不同職稱幼兒園教師的社會支持水平不存在顯著差異。這與王艷芝等人的研究結果稍有不同,她們認為有職稱的幼兒園教師的社會支持總體水平顯著高于沒有職稱的幼兒園教師,而呂莉認為,職稱對高校教師社會支持總分的影響沒有顯著差異。在某種程度上,職稱是幼兒園教師個體教學能力的一種體現,職稱越高,幼兒園教師各方面的待遇也越高。未評職稱教師和小教一級教師在信息性支持、陪伴性支持方面表現出較低水平,可能是由于他們大多是年輕教師,參加工作的時間不長,其社會關系網絡建設相對不成熟,而小教二級教師和小教高級教師由于具有豐富的工作經驗,再加上其社會關系網絡比較寬闊,因而能感受到他人資源、問題解決和同伴關系上的支持。另外,心理學研究表明,人們一般傾向于選擇與自己能力相當、經歷相似的人組成學習團隊。職稱為小教高級、小教二級的幼兒園教師組成的學習團隊,其綜合實力明顯優于未評職稱和職稱為小教一級的幼兒園教師。
4.從幼兒園教師的月收入水平來看,有人研究認為,收入狀況對幼兒園教師感受社會支持的影響無顯著差異。但本研究證實,月收入水平越高,幼兒園教師體驗到的社會支持水平越高。這可從以下幾個方面得到解釋。第一,在人們的眾多需要中,生存需要是最基本、最低層次的需要。主要包括衣、食、住、行等方面,如果這些需要得不到合理的滿足,人們就會產生不滿意感,離心力就會隨之增加。特別是在市場經濟條件和目前的收入分配格局下,如果沒有一定的物質基礎,幼兒園教師的基本生活需要不能得到保障,其工作的積極性也就無從談起。這說明物質需要在個體發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性。第二,根據林南的社會資源理論,通過人與人之間的紐帶關系,個人不僅能支配自己的資源,也能通過這種關系攝取其他資源。個人資源決定了一個人在因社會交往而發生的社會交換中給他人提供回報的能力,這就意味著個人的資源越多,他就越有能力為他人提供回報,因此他通過社會網絡攝取他人支持的能力也就越強。經濟收入顯然是個人網絡資源的一個主要指標與決定性因素。收入越高者,社會網絡資源越豐富,越能得到他人的支持。
5.從幼兒園教師所在的園所級別來看。一方面,一級幼兒園一般是一些軟硬件設施比較好、教學質量比較高的幼兒園,而上級主管部門為了讓 它們能真正起到示范作用,會給予更多的關注和支持。另一方面,由于一級幼兒園代表著更高的水平,它們對師資選聘和任用更加謹慎,其教師的學歷、工作能力大部分比二級幼兒園、三級幼兒園教師高、強。因此,一級幼兒園的教師本身就比二級幼兒園的教師更善于尋求和利用同事、幼教專家及社會公眾的支持。
四、結論與建議
以上分析表明,幼兒園教師的社會支持具有不均衡性和差異性,怎樣提高幼兒園教師的社會支持水平直接關系到幼兒園教師的專業成長。筆者認為,可從以下兩個方面著手來提高幼兒園教師的社會支持水平。
第一,提高幼兒園教師社會支持水平的自我管理策略。研究表明,對感受社會支持影響比較大的個人因素是幸福感和心理控制源。首先,作為一種生活態度,幸福感影響著個體對社會支持的知覺和選擇。一個人的總體幸福感越高,越容易將他人的行為解釋為支持性的。其次,在Rotter的社會學習理論中,心理控制源被認為是有關個人性格或行動與事件結局間關系的信念或看法,分為內控性和外控性。內控者傾向于將他人的行為知覺為支持性的,因而感受到社會支持的水平較高。外控者則傾向于將他人的行為解釋為消極的,而不愿意主動去尋求和利用自己的社會支持網絡。因此,幼兒園教師自身要保持一種積極的人生態度,善于調節自己的情緒,在平凡的幼兒教育工作中增強自己的幸福感;要積極參加各種教研活動和社會活動,在維持原有社會關系的同時,擴大自己的交往面,并學會利用身邊的各種資源去應對各種問題;要加強對成敗的歸因訓練,盡量從內部心理控制源角度分析他人的支持行為,并積極地接納和有效地利用他人的支持。
第二,提高幼兒園教師社會支持水平的園所管理策略。幼兒園不僅是教師的工作場所,也是教師的生活場所、人際場所。所以,幼兒園環境的好壞,不僅影響教師的專業發展,還影響到教師的生活質量。因此,幼兒園領導可以通過以下途徑來改善教師的社會支持系統。首先,建立科學、合理的。教育評價、教師評價和激勵機制,為辛勤工作的教師提供多種成功和實現價值的機會,從而建立起公平合理、關心愛護的和諧人際環境。其次,幼兒園領導要以自身的人格魅力去贏得教師的尊重,善于運用民主的領導作風和工作方法,發揮教師的工作主動性,并及時發現教師的需求和困難,提供物質和精神上的有效支持。再次,幼兒園領導還應針對教師的不同特點(如不同文化程度的教師、不同教齡的教師)給予不同的激勵。比如,在保證教師的基礎工資得到滿足的前提下,適當加大對績效工資的投入,以最大程度地激勵教師工作的積極性;多為新手教師提供向優秀教師學習的機會,為文化程度偏低的教師提供更多進修學習的機會等,積極關注教師的專業發展,為教師的專業成長創設平臺。
【幼兒園教師的社會支持現狀調查】相關文章:
• 淺談幼兒園師徒結對的負面影響
• 幼兒教師專業成長與兒童發展
• 幼兒園實施感恩教育的實踐探索
• 高校學前教育參與教學模式研究
• “幼兒園與小學銜接教育研究”研究報告
• 幼兒園計算教學研究探討
• 淺議幼兒園的品牌建設
• 幼兒園音樂欣賞教學活動探索
• 幼兒園建筑室內設計要點分析
• 幼兒園環境評價指標體系建構
• 論幼兒園課程改革問題及發展趨勢
• 幼兒園語言活動現狀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