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教師是職業倦怠的高發人群,教師職業倦怠是教師長期處于工作壓力下的一種極端反應,主要表現為情緒衰竭、去個性化和個人成就感降低三個方面。對大連市部分幼兒園教師的問卷調查結果顯示,影響幼兒園教師職業倦怠的因素包括社會、組織和個人三方面,社會、幼兒園和個人都應采取積極有效的解決方法,以保證幼兒園教師隊伍健康、穩定發展。
[關鍵詞]幼兒園教師;職業倦怠;教師職業倦怠
[中圖分類號]G61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4604(2008)05-0038-05
一、引言
教師是職業倦怠的高發人群,職業倦怠一旦發生就會對其工作造成嚴重影響,這一現象引起了臨床心理醫生的普遍重視,Father(1991)估計在美國有30%-35%的教師對自己的職業不滿,而5%-20%的教師正處于工作倦怠狀態;Maslach C等人(2001)研究發現,教師體驗到職業倦怠后容易出現對學生失去耐心和信心、對工作的控制感和熟悉感下降等一系列問題。
學前教育是整個國民教育的基礎,但尚未納入義務教育范疇,加之學前教育立法不完善等因素影響,大眾對學前教育的認識還不夠全面,對幼兒園教師的關注也不夠,因此我國現有對職業倦怠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中小學教師群體,對幼兒園教師群體的相關研究相對缺乏。
2002年大連市教育統計資料顯示,大連市共有幼兒園1720所,在園幼兒109996名,分別比上年下降4%和8.8%。教師共有4812名,比上年減少了2.4%。大連屬經濟較發達地區,可幼兒園教師卻逐年減少,這一現象的出現有多方面原因,幼兒園教師產生職業倦怠就是其中之一。因此,研究大連市幼兒園教師職業倦怠狀況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借用王國香、劉長江、伍新春等學者制訂的職業倦怠量表。研究者根據大連市幼兒園教師現狀,對此量表進行適當修訂。本量表采用5點計分法,分值范圍為1-5分,平均值為3分,分數越高說明職業倦怠情況越嚴重。
本研究隨機抽取大連市10所幼兒園共200名教師發放問卷,回收有效問卷161份。問卷分為三個維度,即去個性化、情緒衰竭和個人成就感降低。
三、研究結果
(一)大連市幼兒園教師職業倦怠總體情況
表1顯示,總體上大連市幼兒園教師的職業倦怠情況并不嚴重。三個維度的得分均在3分以下,其中情緒衰竭維度倦怠程度相對較高。
(二)不同教齡幼兒園教師職業倦怠程度
由表2可見,有11-15年教齡的幼兒園教師在去個性化、情緒衰竭及個人成就感降低三個維度上得分最高。即職業倦怠情況最為嚴重,而教齡在5年以下的教師職業倦怠程度最低。方差分析結果表明。不同教齡的教師在情緒衰竭維度上存在顯著差異,而在去個性化、個人成就感降低兩維度和職業倦怠總分上差異不顯著。
(三)不同人數的班級教師職業倦怠情況
表3顯示。所帶班級人數在30人以下的教師,在去個性化、情緒衰竭及個人成就感降低三個維度上得分最高,職業倦怠情況最為嚴重,而所帶班級人數在50人以上的教師職業倦怠程度最低。
(四)不同類型幼兒園教師職業倦怠情況
由表4可見,不同類型幼兒園的教師在個人成就感降低維度上存在顯著差異。私立幼兒園教師的職業倦怠程度高于公立幼兒園教師,而公立幼兒園教師和私立幼兒園教師在總分及去個性化和情緒衰竭維度上職業倦怠程度差別不明顯。
(五)不同學歷教師職業倦怠情況
從下表可以看出,本科學歷的教師在去個性化、情緒衰竭和個人成就感降低三個維度上得分最高,職業倦怠情況最嚴重;在去個性化及情緒衰竭維度上,中專或高職學歷的教師得分最低,這表明他們的職業倦怠程度最低;在個人成就感降低維度上,大專學歷的教師得分最低,其職業倦怠程度最低。
(六)不同職稱教師職業倦怠情況
由表6可見,職稱為小教高級的教師,在去個性化和個人成就感降低兩個維度上得分最高。職業倦怠情況最為嚴重;職稱為小教一級的教師在情緒衰竭維度上職業倦怠現象比較明顯。
四、幼兒園教師職業倦怠的影響因素分析
(一)社會因素
1、幼兒園教師工作壓力大
(1)職業壓力
近年來,我國推行的幼兒教育改革在給幼兒園教師帶來新機遇的同時,也給他們帶來不少壓力。幼兒園教師既要把所就職的幼兒園辦得有特色,不斷開展園本課程研究,又要應對來自管理機構的檢查評估、同行間的競爭等。在訪談中,有的教師表示,繁重的工作及瑣事令自己身心疲憊,對工作失去了激情。
(2)心理壓力
相對于工作上的壓力,幼兒園教師的心理壓力更大,因為幼兒園教師每天面對的是眾多低齡兒童,不僅要照顧他們的生活,更要負責他們的安全。通過訪談發現,70%以上的教師從幼兒入園那一刻起就神經緊繃。生怕幼兒出現意外。幾乎所有被調查教師都深有感觸地表示“在幼教工作中付出的不僅是體力,更是心力”。
2、幼兒園教師社會地位低。被認可度不高
受一些傳統思想影響,幼兒園教師往往被誤認為只是每天哄哄孩子的保姆,因此,社會對這一職業的認可度不高,這導致教師對自己的社會地位評價不高(見表7)。
梁慧娟等人(2004)研究得出,社會對幼兒園教師職業的認可與尊重對幼兒園教師職業倦怠的總體影響雖不是很強。但其直接影響程度在所有變量中居首位。這與本研究結果一致。
3、幼兒園教師物質待遇差,投入與報酬不成正比
面對低齡兒童這一特殊教育對象,幼兒園教師需要投入大量時間、精力與情感。與之相反的是。他們的收入卻非常低。在消費水平頗高的大連。幼兒園教師平均月工資不到1500元。還有不少幼兒園沒有按新《勞動合同法》規定將聘任制教師的各項保險福利納入工資體系。因而一些幼兒園教師的合法權益得不到保障。調查結果表明,超過一半的幼兒園教師經常或總是感到自己的付出與收入不成正比(見表8)。
馮曉霞等人(2004)研究顯示,待遇對幼兒園教師職業倦怠的直接影響僅次于專業發展機會。待遇越差。職業倦怠情況越嚴重,這也與本研究結論相符。
(二)組織因素
1、人際情緒壓力
關于情緒倦怠的研究始于服務業,因為服務業的很多工作都是情緒性工作,存在較多的人際壓力源。有研究表明,情緒因素是解釋工作壓力之外引起職業倦怠的額外變量。教育作為一種特殊的服務行業,決定了教育工作者的工作具有較強的情緒性特點。教師要處理自身與學生、同事、領導等多方面的人際關系,很容易產生情緒壓力。
調查顯示,由于幼兒園教師以女性居多,所以更容易導致同事間關系緊張。在被調查的教師中,有41.6%的人認為自己不被同事理解,有54.1%的人認為工作中不需要同事協助,有29.2%的人則 認為同事之間不能友好相處。
2、教育行政管理
訪談發現。有56%的教師希望參與幼兒園建設。希望幼兒園管理者能賦予自己一定的知情權和參與權。然而,目前大部分幼兒園仍采用傳統管理體制。管理者未能給予普通教師足夠的參與幼兒園發展決策的機會。這會使普通教師感到不受組織和領導重視,從而使其職業倦怠情況更為嚴重。
(三)個人因素
1、擇業動機
由表9可見,幼兒園教師的擇業動機很多,只有52人(32.3%)是因為熱愛教師事業而選擇幼兒園教師這一職業。
調查發現,真正熱愛孩子、喜歡教師這一職業的教師,其職業倦怠程度非常低,而被迫選擇幼兒園教師這一職業的人。其職業倦怠較為嚴重,并在職業倦怠三個維度上都有所體現。
2、學歷
訪談中不少教師表示經常會感覺自己大材小用。當幼兒園教師實現不了自己的人生價值。研究發現。學歷越高的教師越存有這一心態,其職業倦怠情況也就越嚴重。
3、教齡
調查發現。教齡短的教師由于工作時間短,對工作具有一定的好奇心,干勁較足,和其他教師接觸時間短,所以人際關系也相對簡單;而教齡長的教師更易喪失工作熱情,產生倦怠心理。
五、思考與建議
(一)加強社會對幼兒教育的支持與理解
1、提高幼兒園教師的社會地位和經濟收入
學前教育是整個教育的基礎,是民族國民素質大廈的奠基工程。然而學前教育的立法卻相對滯后,學前教育及其工作者的社會地位得不到保障,這嚴重影響了學前教育的發展。因此,要加速發展學前教育,必須加快立法進程。
除了要提高幼兒園教師的社會地位,還要切實提高他們的經濟收入。各類幼兒園都應嚴格按照新《勞動合同法》的規定,維護和落實好幼兒園教師的各項權益。幼兒園教師只有切身感受到自己學有所用、勞有所得,才能真正愛崗敬業。
2、幼兒家長應多理解、尊重和支持幼兒園教師
調查顯示,幼兒家長的態度會影響幼兒園教師的工作狀態,因此,要保持幼兒園教師的工作熱情,幼兒家長應多理解、尊重和支持幼兒園教師。幼兒家長應正確看待幼兒園教師這一職業,全面了解其工作性質、工作職責等;當自家孩子在幼兒園受到意外傷害時,要客觀、理智應對;幫助教師準備教學材料,配合他們開展教學活動等。幼兒家長的支持會讓幼兒園教師感到溫暖和快樂。從而以更為積極的心態投入工作。
(二)創建和諧的幼兒園人際環境
人際情緒壓力是導致幼兒園教師職業倦怠的因素之一。因此要保證幼兒園教師輕松、愉快地投入工作,創建和諧的幼兒園人際環境十分重要。幼兒園管理者應充分挖掘每位教師的潛能。做到人盡其才,才盡其用,給他們提供一個可以充分展示自己的平臺,使教師加強相互間的了解;可以多組織教師進行互動式學習討論,共同分享教育經驗,這不僅能提高教師的教育教學能力,還有助于加強教師間的溝通,改善同事關系;可多組織以年級組為單位的小組競賽,它可以增強每位教師的團隊合作意識和能力。
(三)教師個體努力及自我調節
幼兒園教師產生職業倦怠雖有很多外部原因,但內因是根本,因此要減緩或避免產生職業倦怠,教師要從自身做起。
首先,教師要正確看待職業倦怠這一現象,應清醒地認識到職業倦怠的產生與自己處理工作和生活中各種關系的能力直接相關。教師應有條理地組織、安排工作、學習和生活,不斷加強自身的專業素養,提高工作能力,同時積累經驗,應對工作、生活、學習中出現的各種問題。
其次。教師應采取積極的態度和措施應對挫折。在遭遇挫折時,教師不能自暴自棄,而應勇敢地反省自己,找出問題的根源,并及時處理;要學會尋求外部幫助,釋放壓力。
【大連市幼兒園教師職業倦怠狀況分析】相關文章:
• 幼兒園“玩美課程”建設的思考
• 淺談幼兒園班級管理的體會
• 新辦幼兒園管理策略與實踐
• 對幼兒園課堂“小學化”的思考
• 寶寶怕上幼兒園
• 幼兒園教育教學論文
• 淺議幼兒園公開課的診斷
• 幼兒園音樂活動中的素質教育
• 幼兒園課程生活化誤區及策略
• 法國幼兒園:寶寶們的美食顧問
• 混沌理論視野下的幼兒園課程
• 幼兒園班級管理之我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