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幼兒園新課程的教育新理念給教師提出了新要求,教師只有通過不斷的反思、實踐和探索,才能使課程活動真正成為師生共建的情感綜合過程。該課程從幼兒活動方式的視角出發,以“幼兒為本”作為理念,提出體驗、探究、交往為一體的活動模式,并以此為立足點,精心設計和編制教材,為當今幼兒教育改革創造了一種新的理論與實踐緊密結合的典范。
關鍵詞:幼兒園新課程;教師;教育教學
幼兒園課程改革是整個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應該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背景下,準確定位,拓寬視野,既要體現和落實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理念和要求,又要遵循幼兒園課程的特點和規律。這樣身為一名幼兒教育工作者,就必須不斷地更新觀點,不停地刷新理念,以便更好地躋身于新課程的浪潮中,為新課程的良性發展貢獻微薄之力。
一、基于新課程理念的教育教學思想探討
課程改革是一個民主參與、開放的過程,課程決策的民主和開放必然帶來各種思想、觀念的碰撞,必然拓寬課程視野,使課程更加貼近教育實際,更加符合未來的發展。幼兒園的課程改革在某種意義上應該“跳出”幼兒教育的圈子,從更廣闊的視點來審視幼兒園的課程改革;A教育課程改革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則是“先實驗后推廣”。課程結構和內容的綜合是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基本走向。課程的綜合,年齡段越低,綜合性越強。幼兒園課程更要加強綜合性,應以綜合課程為主,以綜合為組織的基本原理。
二、新課程實施過程中教師與幼兒行為變化的研究
課程開發是師生共同建構的事情,在幼兒教育過程中,教育者所起的主導作用顯得更為突出。這就需要教師更有能力進行開發和管理,更有效地駕馭課程開發的操作方式和整個過程。正由于此,教師面臨著更嚴峻的挑戰,需要教師在教學觀念、專業素養和操作技能方面不斷提高,以勝任這項具有創造性的工作。眾人眼中,教育對象的年齡越小,師資的學歷層次和專業水平越低,理論上說,年齡越小的幼兒教育越有挑戰性,越需要高素質的教師。
三、圍繞新課程實施開展的教育教學管理研究
教育教學管理包括:教學理念管理、教學行為管理和教學狀態管理。教師應及時跟進教授幼兒的教學行為,使其符合新的教學理念,符合新課程的要求,能夠有效地完成新課程的教學任務。幼兒園的課程應關注幼兒的生活,積極利用周圍環境和社區環境,關注課程各領域,促進幼兒整體、和諧、主動、健康地發展……在多姿多彩的生活中,幼兒無時無刻不在經歷著生動又有趣的變化。在生活中自然融合了健康、語言、科學、藝術、社會等多個領域的內容,我們所實施的課程能否“還原幼兒生活的本來面目,給幼兒生活原貌,讓他們在生活中學習”呢?新課程從幼兒的生活入手,從幼兒身邊的生活中去汲取營養。
如,主題活動《青青小草》,從語言、
音樂、美術、數學、健康等各方面進行展開,語言――故事《蒲公英》,
音樂――《草籽寶寶的呼喊》,美術――《深深淺淺》,數學――《小羊吃青草》,健康――《三月三》等等,把課程的各個領域整合了起來,萌發幼兒對大自然的熱愛。
新課程呼喚教師教學行為的變革。要讓每一個幼兒都得到發展,教師必須變革教學行為,努力把教學活動建設成為師幼平等民主、愉悅互動的舞臺,探究問題、喚醒潛能的時空,獲取新知、求得發展的進程,真正使教學活動煥發出生命活力。這樣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良好的教育。一切為了幼兒的發展的課程才是真正的課程,良好的課程。課程改革的理念歸結為一點就是:一切為了幼兒的發展。這一理念貫穿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整個過程中,我們應該積極、踴躍地提倡這一口號:從幼兒出發。
參考文獻:
邊霞,黃進,張金梅.幼兒園體驗探究交往課程:教師指導手冊[M].浙江教育出版社,2006-02.
編輯 韓 曉
【淺談幼兒園新課程的一點反思】相關文章:
• 淺析幼兒園師生間的溝通
• 游戲在幼兒園教學中有效運用
• 中職學前教育兒童歌曲彈唱探究
• 例談幼兒園戶外游戲活動
• 禁止幼兒園小學化是理性糾偏
• 原始彩陶欣賞活動在幼兒園
• “四度”策略,提升幼兒園信息技術整合效能
• 多元智能理論應用于幼兒園教學改革的思考
• 幼兒學前教育分析(3篇)
• 幼兒園藝術領域舞蹈教學初探
• 語言能力培養的幼兒教育論文
• 淺談如何做好幼兒園班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