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主要以“幼兒園喂藥事件”為例,基于網絡各方輿論的具體數據,分析總結了整個事件的傳播演化過程,首先從微觀角度分析整個事件的起始、經過和影響;其次從整個社會輿論場域運用具體數據對整個事件進行輿論視角的分析;再次根據危機管理相關準則對政府及相關部門的舉措進行分析評估,最后由分析出的問題提出可行性的建議。
關鍵詞:幼兒園喂藥事件;網絡輿情;管理機制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近年來,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受社會中多種因素的影響,幼兒園突發事件日益增多,層出不窮,如食品安全突發事件、校車事故、虐待幼兒事件等,有的突發事件已經嚴重影響幼兒園教育教學活動的開展和在園幼兒的人身安全。2014年3月,全國多地相繼爆出幼兒園給幼兒喂藥事件。近年來頻發的幼兒園突發事件,已經向人們發出幼兒園穩定和安全問題的警示,使我們認識到不僅要重視幼兒園的日常教學管理,還要重視突發事件的防范和解決以及政府的??對。
本文主要從輿情傳播的視角出發,以幼兒園突發事件輿情傳播中社會輿論場域為研究對象,研究目的在于通過對突發事件發生發展過程、輿論傳播以及政府應對方法進行探討,從輿論傳播層面幫助構建一套幼兒園突發事件政府管理機制。
1.2 國內研究現狀綜述及評價
李琳、劉妍萍等人(2010)通過對誘發幼兒園突發事件的因素進行探討,提出了幼兒園危機管理建議。[1]劉艷芝(2010)認為,幼兒園危機管理要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第一要樹立危機意識,加強責任教育;第二要加強幼兒園危機管理信息資源建設;第三要開展危機管理方案練習或演習。[2]馮焰(2010)提出了幼兒園妥善處理幼兒安全事故的對策:首先,幼兒園應建立健全幼兒園突發事件分級處置預案。其次,加強對教師預防和應對幼兒園突發事件的培訓力度。第三,成立幼兒園突發事件應急小組,等等。[3]溫淑春(2009)認為政府在應對網絡輿情時可以從政府各職能部門網絡輿情工作、網絡輿情引導、政府網絡輿情預判預警、政府網絡輿情危機處理、政府部門間協作交流五個方面進行應對機制構建。[4]方付建、汪娟(2012)指出,事件熱度與應對效果無明顯相關關系,而回應次數多的事件通常應對效果較好,在回應主體上,第三方或更高層級主體的回應效果較好。 [5]尹曉楠、方雪琴(2013)在政府應對網絡輿情的途徑與效果分析中,從“官方響應”、“信息透明度”、“公信力”三個常規指標和“危機話語”、“動態控制”、“網絡技巧”三個特殊指標來考察政府應對網絡輿情危機的效果。[6]
通過對已有相關研究文獻的梳理,眾多相關研究表明:突發事件輿情管理工作需要一定的理論做指導,同時,突發事件管理主體需要建立健全突發事件管理機制,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和策略。但也可以發現現有的研究存在以下問題:
第一,對幼兒園突發事件的研究多是對事件的危機處理,而對幼兒園本身存在的問題研究不夠透徹,導致危機處理機制較為健全的情況下幼兒園事故還是層出不窮;第二,對政府輿情處理,大多是從宏觀的角度對政府管理機制作出研究,而對幼兒教育這一領域的研究還不夠深入,不能很好地對幼兒教育領域出現網絡輿情后政府應對提供指導。
基于以上問題,從網絡輿情傳播的角度對政府危機管理作出研究,并針對幼兒教育領域政府出現的問題進行闡述與分析是十分必要的。
1.3 研究方法
本文應用了以下研究方法:
文獻研究與案例調研。采用文獻研究法檢索有關幼兒園突發事件的國內外相關學術文獻、政府公文、新聞媒體報道、統計資料等,進行篩選、整理和貯存,從中獲取相關問題信息,系統全面深刻把握國內外實際現狀和研究現狀。
微觀分析與宏觀綜合相結合。對事件發生及輿論傳播過程進行微觀分析,從宏觀層次對政府應對機制作出分析,為政府在幼兒教育領域突發事件的應對給出建議。
2 “幼兒園喂藥”輿情分析
2.1 各輿論場域的總體情況
本文以2014年3月26日為時間節點,搜索不同輿論場域下社會對整個事件的關注程度,結果如表1所示:
從表1可以看出,各輿論場域對于“幼兒園喂藥事件”的關注度都很高,尤其是草根輿論場域,從事件發生后的3月13日算起,主要大眾輿論場域發出3729篇新聞,日平均報道量約為287,草根輿論場發出相關帖子、微博131676篇,日平均量為10129,約為大眾輿論場的35倍。
2.2 以微博輿論場域為例看“喂藥事件”被關注的時間序列變化
“幼兒園喂藥事件”起始于3月10日陜西西安楓韻幼兒園家長偶然得知園方在家長不知情的情況下給幼兒服用處方藥,在接下來的十幾天多地又相繼爆出類似事件,使該事件不斷發酵。微博作為大眾社交平臺、具有公信力的認證微博信息公布平臺,以微博平臺為例分析事件發生后的典型輿論場域對整個事件進行時間序列上的分析對整個事件的分析有重要意義和價值。結果如表2所示:
為更直接地表現出微博輿論場域下該事件對時間序列上的變化,將表2數據已折線圖的形式呈現,結果如圖1所示:
圖1 喂藥事件后微博對該事件的關注度變化
從上圖中可以看出從10日幼兒園喂藥事件開始被大眾得知后,對于該事件的關注度隨事件的不斷發酵升級關注度增加。3月10日網友@極光之極在微博上率先爆出這一事件,但真正被廣大微博用戶得知是在12日《新民周刊》對該事件進行報道后。在接下來的一個星期內因為多地相繼爆出喂藥事件有關話題在微博上出現大量增長,其中17日到18日微博關注度出現峰值,在接下來的時間里微博用戶對該事件每日大概都有5000左右的關注。同時也反映出草根輿論場域是最早關注喂藥事件的,雖然大眾媒體介入稍晚,但是在其介入之后因其本身的公信力又加劇了微博上關于該事件的討論熱度,而最具公信力的人民網、新華網等則在13日18:30才有了相關報道,說明大眾媒體介入跟草根相比由1-2天的緩沖期。 2.3 傳播路徑與傳播渠道
在喂藥事件中,民眾中的涉事幼兒園家長最開始發現問題并通過口口相傳(包括電話、短信)的方式通知了認識的該園的其他家長,部分家長向幼兒園聚集后更多家長聞訊趕來,而人際關系傳播又恰恰是傳播效率高、信任度強的方式。同時微博在最近幾年高速發展,當網友微博上爆料后因為事件涉及兒童和教育很快引起更多人的關注,加之12日具有一定公信力的《新民周刊》報道后更是使更多民眾關注討論。
從傳播的路徑可以看出,主要是人際傳播(幼兒家長相互通知)―群體傳播(微博、論壇、博客)―大眾傳播(報紙、新聞網、電視),從實際來看,這條傳播路徑又是一條傳播效率很高的路徑,同時微博等社交平臺作為人際關系在網絡上延伸,使事件在網絡上的傳播增加了效率和可信性。但同時一般民眾在喂藥事件最開始被爆出時認為消息的可信性是值得推敲的,所以廣大民眾在作為傳統媒體的《新民周刊》對此事進行報道后開始對事件進行關注。在網絡上作為陜西省西安市互聯網信息辦公室官方微博@西安發布在3月12日晚上21時36分發出了第一條#權威發布#微博。
3 政府行?榧熬俅敕治?
3月10日23時10分,接到家長反映幼兒園給幼兒服用處方藥造成部分家長聚集幼兒園的情況后,市級相關部門連夜進駐涉事幼兒園迅速展開調查和處置工作。
11日,依法對現場藥品進行封存送檢,組織專家分析評估,指定專業醫院部署幼兒體檢工作,公安部門也介入調查。
12日工作組就已采取的措施和處置進展情況集中向幼兒家長進行了解釋說明。公安部門根據調查結果,對兩所幼兒園的法人孫某、幼兒園園長趙某、保健醫生黃某立案偵查,現3人已被刑事拘留。
13日西安市政府新聞辦召開情況通報會。各方協商后決定13日恢復正常教學秩序。
14日起增加醫院對幼兒進行體檢。
15日成立專門工作小組。下午進行了第二次情況通報會。
24日在涉事的幼兒園原址重設的兩所公辦幼兒園正式開園。
以上情況由@西安發布在微博上進行了#權威發布#,因其對事件的及時關注和公開,得到了網友的支持。也顯示出西安市政府通過微博這一平臺及時與民眾溝通,積極引導輿論,有效制止了事件的進一步擴大化。
同時全國其他各地爆出的喂藥幼兒園,當地政府快速介入調查,對喂藥事實屬實的幼兒園吊銷辦學許可證的同時,相關涉案人員均被刑事拘留。
18日,教育部辦公廳國家衛生計生委辦公廳下發了關于陜西、吉林兩地個別幼兒園違規開展群體性服藥事件的通報,要求立即排查幼兒園是否有違規組織幼兒群體服藥行為。
在此次事件中西安市政府在處理“幼兒園喂藥”的問題上的表現是可以肯定的,及時成立工作小組聯合各有關部門進行調查、體檢等工作,信息公布及時、充分、透明,注重于公眾之間的互動,重視民意,了解民情,積極響應,措施得力,有效制止了事件的輿論惡化。
4 反思與結論
從喂藥事件曝光至今,民眾對此事一直在關注。政府和相關部門積極應對是此次事件未進一步惡化的關鍵,所以政府的表現是可圈可點但卻還是有改進之處的。民眾對政府缺乏信任和喂藥事件多地爆發都是政府工作做得不夠好的反映。
4.1 反思
4.1.1食藥監、教育和衛生各部門的監管盲區
西安市的兩所幼兒園從2008年開始也是從藥店大量購入“病毒靈”給幼兒服用,直到事發前都從沒引起過注意。幼兒園能輕易購買處方藥并給幼兒集體服用,這背后暴露的是食藥監、教育和衛生等多部門的監管盲區。幼兒園的保健室常年成為多部門的監管空白,在利益的驅動下容易滋生擅自給幼兒服用藥品的現象。在實際中如果不是三個部門同時有針對性的對幼兒園進行監督檢查便很難發現問題。
4.1.2整個幼兒教育環節出現問題
在幼兒園里,幼兒的出勤情況與老師的獎金是直接掛鉤的,這也一定程度上促進了這一事件的發生和持續。同時也能發現出事的都是“民辦幼兒園”,近年來“民辦園”頻頻事發,是因為學前教育現在未被納入義務教育范疇,而市場需求量卻很大,民辦園的出現一定程度緩解了入園難的問題,但民辦園卻是以盈利為目的的教育機構,于是出現了這一現象,幼師、保育員質量堪憂。也正因為其未被納入義務教育,對其的監督難度也加大了。
4.2 結論
從以上分析中能夠發現,政府在處理幼兒園突發事件中雖然有做得好的部分,但是通過本次事件,更應該找出問題、解決問題,對此,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對政府工作提出建議:
加強教育建設,增強行業規范,出臺相關法律,從根源上防止問題的發生。幼兒園突發事件中占大多數比例的是民辦幼兒園,究其原因能發現是幼兒教育投入整體嚴重不足,加之教育資源分配不公,導致幼兒園事故頻頻發生,加強教育建設,加大幼兒教育領域投入以保證辦學質量;立法規范幼兒教育領域,首先保證幼兒園本身硬件條件,讓入園的幼兒在最適宜的環境下接受學前教育,其次通過法律等強制性手段保證幼師、保育員質量,讓幼兒能受到最優質的教育和全方位的呵護。
建立各部門聯動機制,加大執行力度,確保問題能夠遏制在萌芽階段。建立多部門聯動機制,促成各部門聯合監管以杜絕監管漏洞的出現。再者,有針對性的隨機檢查也是必要的,單部門或多部門聯合不定期、隨機性針對檢查幼兒園的某一方面,使幼兒園方面始終處于嚴格的監督管理中,如此一來合格合法的經營幼兒園是最好的經營之法,也是對幼兒質量教育的一種保障。
參考文獻
[1]李琳,劉妍萍.從84起安全事故看幼兒園的危機管理[J].內蒙古教育,2010(5):9-10.
[2]劉艷芝.從安全問題談幼兒園的危機管理[J].教育導刊(幼兒教育版),2010(8):72.
[3]馮焰.幼兒傷害事故處理策略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碩士學位
論文,2010:41-66.
[4]溫淑春.網絡輿情對政府管理的影響及其應對機制探討[J].理論與現代,2009(5):103-107.
[5]方付建,汪娟.突發網絡輿情危機事件政府回應研究―基于案例的分析[J].北京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3).
[6]尹曉楠,方雪琴.政府應對網絡輿情的途徑與效果分析[J].當代傳播,2013(3):42-44.
作者簡介
龔悅(1993-),女,湖北利川人,重慶大學公共管理學院研究生,研究方向:行政管理。
【幼兒園突發事件中政府管理機制構建】相關文章:
• 鄉村幼兒教師五項基本功培訓初探
• 淺談幼兒園建筑設計
• 幼兒園家長會新模式初探
• 看美國幼兒園的創客空間
• 幼兒園如何開展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教育
• 提高幼兒園學前教學質量
• 幼兒園文化建設與發展
• 寶寶上幼兒園,你準備好了嗎?
• 淺談幼兒園的保教結合
• 打造農村幼兒園優秀教師團隊策略
• 幼兒教育中微課的應用(3篇)
• 幼兒園音樂的游戲化教學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