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對孩子而言,親子活動給了他們在父母和教師面前施展才藝,發揮才能的機會。對父母來說,他們在親子活動中能夠更加深入地了解孩子,親近孩子。而作為幼兒園教師,可以借此機會與家長溝通交流,發掘幼兒潛能,幫助幼兒茁壯成長。因此,親子活動實現了教師、家長與孩子之間的有效互動,讓孩子從中獲得快樂,有益身心發展。
關鍵詞:幼兒園;親子活動;家園合作
中圖分類號:G6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6)33-0027-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33.016
親子活動在傳統教育的基礎上,做了進一步的延伸和調整,使教育的內容和形式更符合當今時代下兒童的性格特點,更能與兒童的身心發展相契合,從以往的教育子女,向父母的自我教育轉變。因此,親子活動更是一種民主的家庭教育。
一、親子活動的內涵及外延
孩子對父母的依賴和信任,決定了父母的言行舉止會影響孩子的一生。親子活動的意義,便是將這種影響通過科學、健康、愉悅的方式傳遞給孩子。幼兒園為活動中心,在教師的引導下,讓孩子與父母樂在其中,最終實現“感性教育”,即用親情的力量去感化孩子。
親子活動不僅能開發幼兒的智力,提高幼兒的交流合作能力,更為重要的是,它會讓幼兒在游戲中,深刻感受到親情的珍貴,讓幼兒的心中充滿愛,懂得尊重教師,孝敬父母。
親子活動是通過組織各種游戲,設計比賽項目,最終達到教育目的的一種活動,實際上它是一種多元化的教育模式,打破了以往以教師和家長為主的單方面的教育方式,讓幼兒參與其中,與教師、父母互動交流,實現了幼兒教育的民主化、人性化。
在活動過程中,教師通過觀察可以更加了解幼兒的個性特點以及情感需求,有利于在今后的教學中有的放矢,因材施教。家長則可以了解孩子在幼兒園的學習和生活情況,同時更促進了家長與教師,家長與家長之間的交流溝通,相互借鑒育兒經驗,從而提高教育質量。
二、探析親子活動的有效性
(一)教師應具備扎實的理論基礎
教學能力不等于教育能力。很多教師有一個誤區,認為親子活動和平常講課一樣,只要有專業的教學能力就可以了。然而,親子活動作為一種教育模式,它必然要求組織者掌握關于幼兒教育的理論知識。親子活動中,家長會經常向教師請教教育孩子的相關問題,比如,孩子很內向,如何提高孩子的語言溝通能力?如果此時教師模棱兩可,含糊不清,無法給出專業的解答,那么家長必然會對教師的信任大打折扣,甚至會影響家長對幼兒園師資力量的質疑。反之,若能表現出教師“教書育人”的專業能力,家長會因此覺得踏實,會支持親子活動的開展,對親子活動的意義和作用給予認可及肯定,參與的積極性也會隨之提高。
(二)教師應具備良好的溝通能力
教師的教育水平和綜合素質,很大程度上可以通過溝通能力反應出來,如果沒有掌握溝通技巧,不懂得講話的藝術,不能把心中所想很好地表達出來,那么教師“言傳身教”的職責就無法落實。
在親子活動中,若父母與孩子之間產生矛盾隔閡,教師便要在父母和孩子之間起到了“橋梁”的作用,此時溝通能力至關重要,在教師的疏導安慰中,雙方矛盾迎刃而解,感情更深,意外插曲反而會讓親子活動顯得格外動情。
(三)父母在親子活動中發揮的作用
一方面,親子活動的開展,需要家長的參與,支持與配合。另一方面,在親子活動進行的過程中,教師在糾正孩子的違規行為時,同樣需要家長的理解與合作。如果活動中設計的項目、規則等得不到家長的重視和支持,必然會影響親子活動的質量。因此,家長要認識到自身在活動中所起的作用,主動積極地參與其中,帶動起孩子的熱情,與孩子肩并肩共進退,困難一起克服,成功一起分享。
有的家長會認為,要求越高對孩子越好,還有的家長會覺得如果活動項目設定太難,孩子會失敗。這兩種極端的想法都不可取,無論成功失敗,無論輸與贏,都不是親子活動的最終目的。家長首先要擺正心態,以平常心去面對所有可能出現的結果,在父母言傳身教的影響下,孩子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每一個活動環節,才能互幫互助,勇敢面對困難挫折。
若想讓孩子在活動中得到鍛煉,家長必須信任孩子,很多事情要敢于放手讓孩子獨立完成。唯有如此,親子活動才會變得有意義,而不只是流于形式。
(四)幼兒園是親子活動的“領路者”
如今,我們提倡的是生態化教育,是指人的一生中順應自然的、人性化的教育,教育應該成為全社會自覺自發形成的一種人生態度,它是一種終身教育觀。教育不應該是功利性的,當我們面對社會中出現的道德倫理的潰敗,生態教育將喚醒全天下所有為人父母者的善意與愛心。
幼兒園教育是孩子正式邁進校園之前的最關鍵的教育環節,親子活動的意義與作用不言而喻,教育資源因此得以充分利用。更重要的是,我們必須關注家長,關注他們的教育觀念與行為,關心他們生活中出現的問題,遇到的困難,并且盡全力地去幫助他們。同時,引導和鼓勵家長參與到育兒工作的討論中,讓家長身臨其境地認識教育,找到適合自己孩子的教育方法,將教育落實到每一個家庭,每一個家長身上,這也是親子活動所發揮出的最大價值。
三、結語
如果把“幼兒園,教師,家長,孩子”當成教育工作中一個個獨立的“點”,那么親子活動便是將這些“點”串聯在一起的紐帶。就像我們都熟悉的“集體跳繩”運動,只有教師與家長在兩端協同合作,將親子活動這根“繩”高高搖起,幼兒才會跳得開心歡樂。當今的幼兒教育,愈發強調家園合作的重要性,親子活動正是實現家園合作的教育方式,只有為人師長者首先做好表率,相互理解,支持和信任,我們才能說,孩子的明天會更好。
參考文獻:
[1] 韓建丹.探析親子活動的有效性[J].小作家選刊:教學交流,2014
(4):495-495.
[2] 鄧子紅.幼兒園親子活動存在的問題與解決對策[J].學前教育研
究,2011(9):66-68.
[責任編輯 田彩霞]
【關于幼兒園親子活動有效性的研究】相關文章:
• 家長對幼兒園的教育期望調查
• 淺談幼兒園活動計劃
• 淺談農村資源與幼兒園教育
• 建立師幼依戀的辦法分析
• 你喜歡什么樣的幼兒園老師?
• 高職學前教育英語學習研究
• 大中小學幼兒園衛生室調查及改進建議
• 幼兒園音樂活動中的情感教育
• 怎樣指導幼兒園做好親子教育活動
• 如何在幼兒園開展科普教育
• 幼兒園音樂活動之我見
• 幼兒園教育中的音樂游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