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感恩教育是幼兒園教育的一項重要內容,因其對幼兒的品德教育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 本文基于幼兒在幼兒園感恩教育活動開展的具體情況的闡述,進而為有效開展幼兒感恩教育提供一些建議。
關鍵詞:幼兒園;感恩教育;開展
感恩教育是教育者運用一定的教育手段和方法,對受教育者有目的、有步驟地實施識恩、記恩、謝恩、報恩以及施恩的人文教育。幼兒園開展感恩教育的目的是讓幼兒了解“恩”、體會“恩”,記住所感受之“恩”,并將“恩”施于需要之人。幼兒園時期是一個人的世界觀、人生觀形成的重要時期,在當前,在幼兒園開展對幼兒的感恩教育是不可或缺的一項重要工作。
一、 感恩教育的內涵
“感恩”是個舶來詞,牛津字典給的定義是:“樂于把得到好處的感激呈現出來且回饋他人。“感恩”又是一種生活態度,是一種品德,是一片肺腑之言。如果人與人之間缺乏感恩之心,必然會導致人際關系的冷淡,所以,每個人都應該學會“感恩”,這對于現在的孩子來說尤其重要。因為,現在的孩子都是家庭的中心,造成了他們心目中只知有自己,自我為中心,一切的獲得都是理所當然的,更不知如何去愛別人。所以,要讓他們學會“感恩”,其實就是讓他們學會懂得尊重他人,對他人的幫助時時懷有感激之心,感恩教育讓孩子知道每個人都在享受著別人通過付出給自己帶來的快樂!可當今社會以“獨生子女”為主的家庭中普遍存在以下不良傾向:只知受惠,不知感恩;只知索取,不知奉獻;只知攀比,不知回報;只知被愛,不知責任。感恩是中華民族的美德,古人有許多描述感恩的語句:“得人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至為真切地表達了對給予自己幫助的他人的感恩之情,是對知恩圖報這種美德的最好闡釋。
二、幼兒園做好幼兒感恩教育的措施
。ㄒ唬┒嚅_展相應的主題活動。
孩子在幼兒園期間都會碰到很多的節日,幼兒園可以利用這些節日開展全員性的主題活動,如在三八婦女節,安排“謝謝媽媽”或 “謝謝老師”的主題活動,讓孩子給媽媽、老師做個節日賀卡;幫助媽媽、老師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來感謝媽媽的養育之恩和老師的栽培之恩;上個學期,我們幼兒園在重陽節為社區的老人們準備了一臺精彩的文藝演出,每個班都要出個節目,獻給我們可愛的爺爺奶奶,通過這個活動也讓孩子們知道這些老人為我們現在美好的生活付出了很多很多,我們要唱歌跳舞來表達自己的感激之情。
。ǘ├蠋熞陨碜鲃t,有意識地培養幼兒的感恩意識
老師是孩子的第二任父母,是孩子眼中無所不知的圣人。要讓幼兒學會感恩,老師首先必須是一個懂得感恩的人,因為幼兒天性愛模仿,他們能從老師日常生活的一點一滴、一言一行中潛移默化地學會知恩和感恩,所以老師在日常的學習生活中要時刻關心幼兒,時刻起榜樣作用。記得有一次,我在帶幼兒參加文藝演出途經一個十字路口時,看見一位老人拄著拐杖艱難地過馬路,我立刻跑過去扶著他過馬路,并囑咐他慢走。這出自內心的一個舉動,幼兒看在眼里記在心上。國慶節期間,我坐公交車去探親,恰巧我班的兩名幼兒舒婷和夢琪也坐同一班次,在一個公交車停站點,一位老奶奶爬上了公交車,由于座位已坐滿,老奶奶只能站在通道上,舒婷和夢琪看見了,兩個人爭著讓座給老奶奶。眼前這一幕,使我震撼,我當眾表揚了舒婷和夢琪。過后,我在想:小小的舒婷和夢琪為何有如此之舉?這或許就是當初自己在幼兒心中播下一顆愛心種子所帶來的作用。
。ㄈ┮蝗丈钪腥谌搿案卸鳌苯逃顒。
感恩教育的本質目標就是完善人的生命,特別是完善人的精神生命。要引導幼兒從小學會對父母對家庭感恩;對其他親人感恩;對教師、同伴和朋友感恩;對社會、大自然感恩等。
1.在孩子日常生活中滲透。
在晨間談話中,我們老師有意識的安排一些“我為XX做什么?”“我為媽媽做了什么?”等話題,讓全班小朋友都來分享為親人服務勞動的快樂。讓幼兒去發現感恩教育的閃光點。使孩子明白:父母養育孩子的不易,父母也需要孩子的愛,促使孩子不斷由“被愛”向“施愛”轉化。每逢婦女節、母親節、勞動節等節日我們還會相應開展一些活動,讓幼兒做一件讓家人開心的事情,比如,給父母捶捶背、送一杯熱茶或幫媽媽洗洗腳等等。在班級里人人爭做老師的小幫手,做一些力所能及的活。如沖廁所、擦桌、掃地、小朋友之間互相幫助等。幼兒在勞動中感受了勞動的快樂,同時覺得幫助別人是一件多么有意義的事。
2.注意交往時的表現
由于每個人的心理和性格特點的不同,經常有發生問題的時候。如孩子在玩玩具時,有可能為了一件玩具,發生爭執,互不相讓。教師看到后該怎么去對待?這時我們就要學會等待,嘗試讓孩子去處理,而不是大道理一講就完事了急于求成。因為孩子的思維主要是具體形象性的,要自己去體驗過才能,有所感悟、有所思考。有可能下次碰到這類問題時,孩子就知道怎么去處理了?感恩教育就是通過人與人之間的交往而進行的,所以作為教師和家長還需要在平時的活動和生活中做一個有心人去引導孩子“言于行”。
3.在集體活動、區域活動、各類游戲中開展感恩教育。
在集體活動中老師選用短小精美和富有人生哲理的寓言故事、童話事故或名人名家的感恩故事等,加以講解或讓孩子們進行問題討論,讓孩子們明白感恩的道理。學唱一些感恩的歌曲,或是在特定日子為特定的人做一些令其感動的小事情,也可以讓孩子講述他自己對感恩的認識,講讓他非常感動的事情。在區域活動角如娃娃家、醫院、角色表演區讓孩子自我體驗感恩教育的情節、內容。讓孩子在玩中學,學中玩。游戲是孩子的伙伴,孩子的一日生活都離不開游戲。教師在孩子們的游戲中開展“感恩”教育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我?淼甭杪琛庇蝸分校?要求孩子們抱著一個小娃娃去走路,吃飯等等,孩子們真切的體驗到當媽媽的不易,于是在下午來接時,很多孩子都不讓媽媽抱,而主動自己走著回家了。在游戲中體驗并學會“感恩”是個讓孩子直接體驗接受的良好途徑。
總之,感恩是人不可少的品德,只要人人能懷有一顆感恩的心,人人都能獻出一點愛,我們的世界才會變得更美好,社會才會變得更和諧,我們的民族才會變得更加興旺發達。感恩教育雖是一項艱巨而漫長的教育工程,但我堅信:只有家庭、教育機構和社會各方面的共同努力,我們的“未來”一定會更燦爛。
【讓感恩教育走進幼兒園】相關文章:
• 貫徹落實《指南》 加強幼兒園管理
• 淺談幼兒園的品德教育
• 開展幼兒園本土教育認識家鄉農作物
• 淺談幼兒園藝術領域教學策略
• 幼兒園教師傾聽幼兒的現狀分析
• 淺談幼兒園教育活動的改革
• 談談幼兒園中的語言教學
• 優化幼兒園領域教學策略的行動研究
• 現狀――來自幼兒園的評估報告
• 幼兒園室內晨間鍛煉活動游戲化探討
• 淺析幼兒園有效教學策略
• 中職幼兒教育專業鋼琴教學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