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前孩子的家庭教育、家目共育任務由祖輩、母親承擔的比較多,父親則有缺位的現象,作者就如何有效利用父親資源,開展家園共育活動闡述了一些具體做法。
關鍵詞:父親; 幼兒園教育
中圖分類號:G61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3315(2009)04-087-001
弗洛姆在《父愛的藝術》中談到:“父親是孩子的導師之一,他指給孩子通向世界的路。”父親具有的勇敢、獨立、果斷的個性品質,在親子活動中能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孩子良好個性的發展。但是在實際生活中卻存在著父親角色嚴重缺失現象,父親們忙于工作,孩子的家庭教育、家園共育都由母親獨自承擔著。父親們很少關注幼兒園教育,即使有父親偶爾接送孩子也是來去匆匆,他們對于幼兒園的教育了解甚少。如何轉變父親的觀念,讓他們認識到父親角色的重要性,進而走進幼兒園教育,在家園共育的過程中發揮父親獨特的影響力,促進孩子良好的發展。圍繞這個話題,我們做了以下的一些探究。
一、利用網絡平臺,讓父親關注幼兒教育
如何讓忙于工作的父親們關注幼兒園教育,進而參與家園共育。網絡具有即時性、敏捷性、互動性等特征,是一個良好的交流平臺。年輕的父親們在工作中經常用到電腦,他們對于電腦的興趣與運用技術更甚于母親。首先在開學初,我們利用家長會向家長公布幼兒園網站的網址,并且對我們的班級主頁作了詳細的介紹,以吸引家長的關注。其次在繁忙的工作中,我們抽出大量的時間加強班級主頁的建設。在“家園直通車”的版塊中,我們開辟了“父子對對碰”欄目,發布“父親應重視自己的角色”,“父親如何走進家庭教育”等文章,讓父親認識到自己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的重要作用。同時在“論壇”中就父親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展開討論,及時更新討論話題。再次,我們選取優秀的適合父親與孩子開展的親子活動發布在“繽紛園地”的欄目中。為父親與孩子在家庭中開展親子游戲活動提供題材。網絡縮短了父親與幼兒園交流的時間和空間,使他們關注幼兒園的教育,同時不斷地吸取科學的教育理念。
二、利用節日活動,讓父親參與親子活動
邀請父親參與幼兒園組織的親子活動,讓父親們通過親身體驗,真正認識自己在孩子成長中的作用,體味親子活動的樂趣,從而讓他們主動地走進幼兒教育。在以往幼兒園組織的親子活動中,都是以媽媽為主,爺爺、奶奶為輔,爸爸的身影難得一見。針對這樣的情況,我們以“三八節”為契機,精心組織了“為媽媽制作禮物”的親子活動。
我們先在網上的論壇中發出帖子:親子活動:“父子DIY――獻給**的節日禮物”。明確活動目的:1、通過親子共同制作,增強父子間的情感交流,表達對**的愛。2、通過親子制作活動培養孩子的藝術創造能力以及動手能力。在帖上加重筆墨宣揚“媽媽”的無私奉獻,號召每一位爸爸參與幼兒園組織的“父子DIY――獻給**的節日禮物”的親子活動。同時我們還給爸爸們發出了參與活動的文本邀請函。3月8日那天,爸爸們的熱情參與,讓我們喜出望外,爸爸們在活動中的表現更是可圈可點。在制作活動中,他們選擇了豐富的制作材料,運用各種工具進行制作,體現了爸爸們的構思巧妙、動手制作能力強的特點。利用易拉罐制作的“一家子”憨態可掬,洋溢著家庭的溫馨,利用鐵絲造型的小擺設充滿了現代藝術的創意,利用竹木制作的玩偶精巧而樸素……整個親子活動大獲成功,孩子們在和爸爸的制作過程中情緒高漲,極大地誘發了他們的想象力、創造力。特別是在制作過程中爸爸手把手地教他們嘗試用各種材料與工具進行制作,給了孩子們一次全新的體驗。
父親節更是難得的好機會,我們利用父親節這一節日,開展了“我的爸爸”系列的教育活動,讓孩子和爸爸進行一次次對話、和情感的碰撞。訪問“能干的爸爸”,讓孩子了解爸爸的工作與特長,樹立爸爸在孩子心目中崇高的形象,拉近孩子與父親間的距離;繪畫活動“好大的爸爸”,讓孩子用繪畫的方式描述心目中爸爸的高大形象;把畫作為禮物送給爸爸,對爸爸說一句最想說的話,激發孩子以爸爸為榮,愛爸爸的情感。通過這一系列的活動,在自然的活動進程中,讓父親們了解幼兒園的教育,并且在不知不覺間參與了幼兒園的教育,通過親子間的對話和情感的交流,讓孩子在潛移默化中感受父親大膽、睿智、堅毅等特性,體味父親博大、寬廣的愛,為男孩子提供了模仿的榜樣。
三、根據特長組成“父親助教團”
48位孩子,48位爸爸,他們來自各行各業,有“農林專家”、“電腦專家”、“體育老師”、“警察叔叔”……他們集專業、知識、趣味、創造性于一身,是寶貴的教育資源。充分利用他們的特點與長處,組成“父親助教團”,定能給孩子們帶來清新的體驗與感受。明明的爸爸是體育老師,對球類運動情有獨鐘,而且身懷絕技。我們班的男孩子組成了“小小足球隊”,邀請明明的爸爸擔任教練。每周的足球時刻成了男孩子最期待的時刻。他們在綠茵場上肆意奔跑、傳球、射門……這份豪邁與氣勢,這樣的快樂是在日常的課堂中無法體驗的。
當累累果實掛滿枝頭,孩子們來到“農林專家”王叔叔的果園,聽王叔叔講解橘子的生長過程,了解了農民伯伯的辛勤勞動。在聽完叔叔的講解和示范后,孩子們動手小心翼翼地幫助叔叔采摘豐收的橘子。聞著滿園的清香、看著親手采摘下來的果實,孩子們充分感受到了勞動的快樂和豐收的喜悅,而這一切是我們老師在課堂上所無法給予的。利用爸爸們的特長組成“父親助教團”走進了我們的課堂,彌補了教師專業知識技能上的不足,使得家長“英雄有用武之地”,使得孩子們的好奇、求知、想象、創造的欲望得到極大的滿足。家長專業知識的深度、廣度,給孩子們提供了優質資源,同時也影響著老師。“父親助教團”進人課堂、參與教育,使他們了解了幼兒園的教育,對于教育的正確理念和方法有了更好的把握。
【讓父親走進幼兒園教育】相關文章:
• 幼兒園一日生活平等教育策略
• 如何做好幼兒園語言游戲化教學
• 陶行知教育理論下幼兒教育論文
• 幼兒園對家庭教育指導的研究
• 幼兒園以人為本幼兒教師論文
• 幼兒園主題墻創設初探
• 幼兒園有效、規范的午托管理辦法
• 幼兒園大班心理健康教育活動探討
• 融合現代信息技術開發幼兒園新課程
• 如何在幼兒園實施禮儀教育
• 談在幼兒園中開展傳統游戲
• 《利用社區資源建構幼兒園園本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