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教這一特殊行業,職業性質上具有機械繁瑣性、行業要求高、家長和社會附加壓力大、工作環境女性多及正式編制少等特點,這無形中造成教師流動性大、大量教師出現職業倦怠等現象。為此,幼兒園要想在當今社會競爭中保持良好態勢,首先得穩定師資隊伍,使教師快樂安心地工作,充分發揮他們的聰明才智和個性。那么,如何才能做好關于人的工作呢?筆者認為最好的辦法就是實施有效的人性化管理,本文主要對人性化管理提出了建議。
一、管理者嚴于律己,重實干
以平常之心處事。管理者與教師只是分工的不同,在人格和義務上是平等互助的。當教師處在最忙碌或面臨困惑的時候,主動伸出手來扶一把、送上一句貼心的問候、提出一個小小的建議,與教師同甘苦、共謀策,只有這樣才能真正激發教師自主工作的熱情。
以關愛之心待人。隨著社會的發展和進步,管理者對教師的關注點在悄悄發生著變化,過去關注的是“我對教師要求什么?我要教師做什么怎么做?現在關注的是“教師需要什么”“教師渴望什么”?在對教師進行“當今教師需求”調查表中,我們了解到,教師需要的更多的是來自領導對自己工作上的關注、指導及生活上的關心。
以敬業之心治園。幼兒園很多工作都是繁瑣而細小的,但當你憑著一顆敬業之心去從事工作時,你就覺得責任遠大,重視每一件小事,能折射出一個人的責任心和敬業心。作為園長,雖然不需要事必躬親,但必須站在幼兒園發展的高度,尤其是為教師的業務出謀劃策、指明方向,所以領導同教師一樣,要勤于學習和反思,全面提高自身業務素質。同時,要嚴格自我要求,要求教師做到的必須自己先做到。
二、構建人性化的制度管理模式
工作中,我們常用的制度管理有剛性管理和柔性管理。剛性管理也稱理性管理,單純的剛性管理會出現“高工作、低關懷”現象,容易扼殺人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柔性管理也稱非理性管理,單純的柔性管理容易導致人心渙散,工作效率低下。因此,我認為將剛性管理與柔性管理相融合是最好的管理模式,做到寬嚴相濟,制度化與親和力相輔相成。
在具體實施過程中,我們首先應把目光轉向非理性因素,利用非理性管理充分發揮對教師的教育和激勵作用,然后再將理性與非理性管理進行有機結合。做到既有嚴格的規章制度,又能重視滿足教師的需要和情感交流,既嚴格有序,又靈活有情。
三、營造良好的人文環境
良好的人文環境,會使教師心情舒暢,提高工作效益,為此,要努力營造良好的和諧氛圍,讓幼兒園成為教師情感的港灣、事業的基地、煥發生命光彩的精神樂園,為教師的幸福人生提供良好的服務。
1.尊重教師
園所管理要建立在“尊重平等”之上,要為教師創設自主參與管理和參與決策的空間,保障教師有充分的發言權,如:通過教代會、工會等渠道讓教師參與幼兒園目標的制定、討論策劃幼兒園規劃、面對面的個別訪談及背對背的園長信箱等系列活動,讓教師暢所欲言,感受到幼兒園對自己的尊重。
2.關愛教師
多開展貼心活動,如:在教師生日等特殊日子里,開展一些集體聯歡活動,在端午節等傳統節日里,送上一份真誠的祝福,當教師生病或家庭生活方面有困難時,及時給予慰問和關懷等等,使教師感受到被關心的溫暖和快樂!
3.激勵教師
要善于捕捉教師的閃光點,多看他們的長處與優點,激發每一位教師的專業熱情和工作樂趣。如:在恰當的時候給予教師一個會心的微笑、一個親切的動作或一句鼓勵的話語,這些都能產生巨大的激勵效應。
四、促進教師專業成長
1.給予教師適度的壓力
根??教師不同的個體特點和最近發展區,適時、適量、適度地給予定的壓力,使其潛能得到最大發揮。首先要營造適度壓力的工作氛圍,加強教師的任務意識。如:開展“早操質量評價”、“崗位練兵”等常規評比活動,給予教師適度的壓力;其次,注重對不同層次的教師施加不同程度的壓力,促使其不斷實現自我發展。
2.提供平臺展示
根據教師的發展需求,在不同層次范圍內搭建鍛煉展示的平臺,使其在一定范圍內展示、亮相,從中體驗成功的艱辛和快樂,幫助她們樹立自信、獲得發展。如:組織教師參加教師基本功大賽等,幫助教師找到自信和差距。鼓勵每位教師每年都能在適合自己展示的平臺上鍛煉1~2次,并爭取逐級上升展示平臺的層次,不斷地挑戰自我,使自己跳一跳,能看得更遠、專業發展之路走得更好!
3.重視培訓學習
應經常創造外出學習的機會,讓教師接受幼教專家的點撥,通過幼教專家的引領,優化教師的思維習慣,使教師領會最新的幼教理念,并與自己的幼教實踐有機結合,以此擴大學習成果。同時,要堅持園本培訓,一方面經常邀請幼教專家來園進行專題培訓和現場指導工作;另一方面要經常開展優質課評比等崗位練兵活動,引領教師在專業技能技巧方面共同進步。
五、突出考評的人性化
1.嘗試動態性、發展性的評價
教師是發展中的個體,要不斷適應環境和調整自己。“評價的過程,是教師運用專業知識審視教育實踐,發現、分析、研究、解決問題的過程,也是其自我成長的重要途徑。發展性教師評價通過多種渠道收集體現教師教學表現和水平的資料,這種評價既關注教師原有的教學水平,更關注教師教學水平的動態發展過程,為教師將來的發展提供指導和相應的機會。
2.評價要客觀公正
對教師工作的評價要盡量做到客觀、公正,要認識到考核評定工作只是反映教師工作的某些方面而非全部,切忌把評價結果絕對化。要認識到評價工作也只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激發積極性的作用,教師的工作動力根本上來自教師的自覺努力和高度的責任感。
3.評價的統一標準與個性化相結合
每位教師都有不同的背景,其職業素養、受教育程度、教學風格等方面均有個性差異。教師評價要有明確的標準,這對于提高評價的準確性、客觀性和可操作性是必要的,同時也為教師的努力提供了方向和目標。
人性化管理對于集體、管理者與被管理者來講,三方不是單行的互動,而是多方的雙向互動。即是集體、管理者對被管理者的人性化體現,同時被管理者對集體或管理者以及被管理者之間都要體現人性化。人性化管理應融于文化建設之中,倡導和諧管理,不斷增強被管理者的歸屬感,由此匯成一股強大的凝聚力,為幼兒園的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
作者簡介:
張小容(1975.08―),女,重慶人,重慶郵電大學幼兒園園長。
【淺談幼兒園人性化管理策略】相關文章:
• 幼兒園教學如何“立規矩”
• 幼兒園繪畫教育活動指導策略
• 探索幼兒園有效管制的舉措
• 幼兒園教育如何與生活相融合
• 如何在幼兒園教學中開展民間游戲探討
• 農村幼兒教育發展弱勢及歸因
• 幼兒園早期閱讀的教學策略
• 幼兒園課程實施現狀研究
• 幼兒園師德師風建設研究
• 幼兒園情感智力教育的策略探究
• 幼兒園音樂的教學設計
• 簡談幼兒園民間游戲的改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