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曾是一名石工,一次意外事故讓他失去右腿。此后,他每天拖著假肢爬行5公里山路去為孩子上課,哪怕磨破皮、流血…… 老人叫黃大仲,58歲,是田樹村幼兒園的老師。起初,他每學期的報酬只有50余元,現在也不足1500元,但他堅持了20年。他說,當初給孩子們上課是為了解悶,現在堅持這樣做是為了孩子們成才。
驚訝
做游戲的老師有條假腿
節縣石崗鄉田樹村8組一個地壩上,一群幼兒園的小朋友正在做丟手絹的游戲。旁邊,頭發花白的黃老師看著活蹦亂跳的孩子們笑著。
孩子們玩完丟手絹的游戲還要玩老鷹抓小雞的游戲。誰當老鷹呢?孩子們一擁而上,讓黃老師當。
“這……”黃老師猶豫了一會兒,看著孩子們期待的眼神,他微笑著一瘸一拐來到壩子中間。
“我要抓小雞了!”黃老師張開雙臂,蹣跚著撲了過去,嚇得孩子們左躲右閃。抓撲幾個回合,黃老師額頭滲出了汗,雙腿有些不聽使喚,他奮力一撲,卻重重摔在地上。
“腿摔脫了!”孩子們驚叫起來。6歲的王靜跑過去抱起這條“腿”,卻發現是塑膠。再看看黃老師空著的右褲管,孩子們驚訝了:黃老師摔斷了腿為啥沒流血呢?他那條有血有肉的腿哪里去了呢?
黃老師說,他一直沒告訴孩子們自己的右腿是假肢,無論做游戲還是上體育課,他都咬牙堅持與孩子們一起玩耍。他說,這條假肢用了4年多,早就壞了,修一次要花近1000元,因為手頭緊,就一直堅持用著。
艱辛
上課用壞4條假肢
黃大仲原本是石工。1991年,黃大仲在工地上被滾落下來的石頭壓斷右腿,再也不能當石工了。
沒了右腿干什么呢?那時大兒子11歲,小兒子3歲,全家重擔落在了妻子王大群身上。黃大仲在家里悶得慌,叫來院子里的孩子陪他耍,空了教他們唱
兒歌,數數字,日子變得充實起來。
“何不辦幼兒園呢?”王大群一席話點醒了黃大仲,他是高中文化,教孩子們識字、唱歌沒問題。
經批準,黃大仲在家里辦起了幼兒園,石工變成了教書匠。黃大仲教書認真負責,村民都愿意將孩子送到他這里來。
黃大仲家位于村子最西端,有的孩子上學要花兩三個小時,翻三四座大山,趕上暴雨天氣和大熱天,孩子們的安危讓他揪心。1998年,黃大仲將幼兒園搬到了全村最中心的地方。
孩子們上學方便了,黃大仲卻吃夠了苦頭。從2組到8組有5里山路,每天清晨7點不到,黃大仲就拄著兩根竹棒趕往幼兒園;下午放學又蹣跚著往家趕,每次趕路就要花2個多小時。
王大群心疼黃大仲,花2400元為他安了假肢。黃大仲說,剛安假肢那會兒,一趟路走下來,右腿大塊大塊掉皮,血漬常常染紅褲腿,每走一步就鉆心地疼。
“想過放棄。”黃大仲回憶,特別是雨天和夏天,他都是出門一身汗水,回家一身雨水,稍不注意就感冒。1999年的一個雨天,黃大仲在孫家溝水庫摔了一跤,門牙磕掉了。黃大仲說,想想孩子們,他還是堅持了下來。
這些年,為了給孩子們上課,他已經用壞了4條假肢。
收入
半年報酬50元堅持了4年
在山區辦幼兒園,不像城里那樣有可觀的收入。
黃大仲回憶,起初每名孩子每學期學費只有7.5元,除去買書、筆、本子和發糖果,他的報酬只有5元,那時每學期幼兒不到10個,他半年收入就是50元。這樣的學費標準,一直堅持了4年。
后來學費漲到了15元、40元、50元、70元、100元、150元,到這學期的200元。黃大仲說,學費漲了,但開支也跟著漲了上去,現在他每學期的報酬有1500元左右,他很知足了。
田樹村小學老師劉群圍說,山區的幼兒園賺不了錢,周邊幼兒園都停辦了,只有黃大仲堅持了下來。黃大仲辦幼兒園為的不是錢,更有一種責任。
黃老師現在教的幼兒班12個孩子,只有一個孩子爸媽都在身邊。有的孩子幾學期都沒交學費。
王靜爺爺去世,爸爸在外打工,媽媽早就跑了,她不但沒能交學費,黃老師還要管她吃飯。有個叫顏懷梅的孩子今年18歲了,12年前上幼兒園的時候,家里困難,有4學期沒交學費,搭伙費也沒給,直到現在還欠黃老師115元。
“完全為了錢就不讓他干了。”王大群說,現在大兒子大學畢業上班了,小兒子也在搞推銷工作,經濟負擔沒那么重,老伴完全是將幼兒教育當成了追求。
感動
老伴自編自演上
舞蹈課
教室是租用的村民房子,課桌、板凳是村小淘汰的,但孩子們的功課黃大仲一點不含糊,語言、數學、體育、
音樂、美術,他讓孩子們一樣不落下。沒有教材,他就用兒子們念過的書;上
音樂課沒有樂器,他用口教;上體育課,黃老師咬牙堅持陪孩子們跑、跳,一直隱瞞著自己沒有右腿的事實。他說,怕孩子們知道了害怕,影響學習。
黃老師不會
舞蹈,但妻子王大群年輕時愛唱愛跳。得知老伴的憂慮,王大群主動承擔起孩子們的舞蹈課。白天,王大群在地里忙活,晚上回到家里,黃大仲演唱,王大群就自編舞蹈,每隔半月,她就去為孩子們上舞蹈課。
“我們的祖國是花園,花園里花朵真鮮艷……”在黃老師家中,黃老師又扯開嗓子唱開了,王大群隨歌起舞,一口氣表演了《上學歌》《學習雷鋒好榜樣》《一束小花》等舞蹈。
2組村民劉應奎說,他的兒子在黃大仲這里念過幼兒園,他覺得黃老師教書有責任心,有辦法,拖著殘缺的身體把幼兒園辦得有聲有色,村民都很敬重他。他說每年殺年豬,村民都要爭相請黃老師在家中聚聚,以表達感激之情。
“他辦幼兒園的目的不只是掙錢解悶了。”田樹村支部書記王大國說,黃大仲已經把山區幼兒教育當成了事業在做,很少計較個人困苦和得失。
【殘疾老人獨自撐起幼兒園】相關文章:
• 農村幼兒教育應用(3篇)
• 幼兒園班級管理中的精細化管理模式
• 幼兒園與幼兒的早期閱讀探析
• 小議幼兒園兒童食譜定性
• 奧爾夫音樂在幼兒園活動中應用
• 幼兒園課堂游戲化研究
• 芻議幼兒園音樂教育生活化
• 行動起來,讓更多男教師走進幼兒園
• 讓研究學習為幼兒園管理者插上翅膀
• 幼兒園課程與游戲統一性分析
• 談幼兒園教師反思性評價
• 防止幼兒園小學化傾向之我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