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一些流行的觀點影響了園長們對于教師備課管理的認識和執行。主要有這么幾種有失偏頗的看法:第一,強調無紙化辦公,實行電子備課。第二,強調生成課程,認為教師要根據教學現場靈活生成教育活動,不必事先備課。第三,強調要人文管理,認為應通過減少備課來減輕教師的工作量。第四,強調要做課題研究,認為備課只是一個無需研究的小事。因此,造成現在一些青年教師不知如何備課,或者習慣于拷貝別人的備課本。教師是否要備課?又該怎樣備課?在此,我想和大家分享我們的做法和認識。
1 引導教師認識到備課是其專業成長的主要途徑。我們通過學習和討論,使教師們體驗到備課是教師的基本功,備好課是教學成功的首要環節。比如,我們采用集體研磨一個課例的方式,強化教師的體驗和認識。由一位教師先自主備課執教――全體教師觀摩分析――執教者自己反思――再集體備課――執教者別班再次執教驗證――集體再次觀摩研討――再次調整和實施……一個個案例的研磨歷程;使教師們達成共識:只有充分領會《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精神,熟練掌握各領域教育目標,充分了解幼兒的學習特點,認真鉆研教材、教學參考書及資料,認真備課,才能取得比較好的教學效果。有了這樣的認識。教師們自覺地通過認真備課,實現自身的專業成長。
2 提供具體操作框架。幫助教師掌握備課策略。我園為了提高年輕教師備課的能力,提供了一個框架,幫助教師梳理從哪些方面去備課、備什么。一般來說,教師在備課時努力做到“五備”:備《綱要》、備教材、備幼兒、備方法、備資源。我們還讓教師們清楚每一個“備”又包涵哪些具體的內容。如備方法:本節課主要采用什么樣的方法來學習?對于難點和重點采用什么樣的方法解決?每一個教學環節又分別采用什么方式:指導語是提問還是告知,教師的操作是教具演示還是動作示范?還有活動的組織形式、空間安排、幼兒的座位、材料的擺放,等等。給教師思考的緯度和方向性線索,使教師掌握了備課的思路,從而在備課時能夠全方位地進行鉆研,提高備課質量,實現以備課促進專業化成長的目的。
3 重點關注、指導年輕教師。提高他們規范備課的意識。我們主要采用了以下做法:(1)園里形成了備課的基本規范文本。對備課的書寫格式、備課計劃的結構、每個組成部分所包含的內容都進行了一一解讀。如關于課前準備:有知識經驗準備、物質材料準備(包括教具、學具、道具,材料的名稱、數量、擺放位置)、活動空間準備(包括座位的形式、場地的布置或清理,參觀前的聯系及外援教師上課的共同備課)……這些可以幫助年輕教師清晰規范地理解
教案的結構。園里還發給每位教師一份備課規范要求,貼在備課本的首頁,便于熟練掌握。(2)組織年輕教師集體學習備課規范要求,進一步明確計劃書寫、課前準備、教學組織的要求。強化教學規范意識。(3)注意發揮反饋的調整功能,每月將備課作為重點考核項目,幫助教師及時調整、改進。(4)重視發揮骨干教師的作用,讓骨干教師借助多個
案例分析的方式,一對一幫助年輕教師。(5)提供相互學習的機會,業務學習時讓教師們相互觀看備課本。學習別人的計劃和反思的書寫。(6)實現分層要求。年輕教師要求寫詳細的
教案。每個環節都要清晰。已經能自主備課的教師,只要課前有教案、且能指導教學即可,從寫作的字數、時間上都給予他們自己決定的權利。
4 處理好集體備課和個人備課的關系,實現所有教師的共同成長。我們采取研究課、特色課集體備,日常教學活動自己備相結合的方式。集體備課和個人備課的比例和內容,根據教師的發展情況進行個性化安排和靈活的調整。新教師可以模仿園里已有的成熟教案。在教師運用別人教案時,我們特別強調將別人的教案學習多遍,或者以抄寫的方式熟悉別人的教案,避免不加思考拷貝別人的教案,養成不負責任的工作態度和作風。我們還根據園里教師備課中存在的問題和實際需要進行分專題研討,如新教材如何備?老教材如何備?對于已有的教案又如何進行“二次備課”。逐步提高教師獨立備課的能力。
5 綜合采用多種批閱備課本的方式。推進不同教師原有水平上的發展。我們不斷地研究與教師發展水平和發展需求相匹配的批閱方式,有集體面批和個別面批,有針對一個主題的持續批閱和個別抽批,有園長批閱、年級組長批閱和骨干教師批閱,有教師相互批閱和師徒相互批閱等。真正發揮批閱在提高教師備課水平中的作用,推進不同教師在原有水平上的發展。
相關鏈接
1 備課本的制定要求:格式規范,表述清楚;字跡端正,書寫整潔;目標明確,重點突出;層次清楚,落實目標;方法恰當,形式多樣。
2 教案結構:活動名稱、活動目標、活動準備、活動過程、活動延伸。
3 活動名稱的規范:標明學科、活動類型、具體活動的名稱(如有幾個層次或幾課時的活動要加以說明)。
4 活動過程的要求:環節層次清晰(大環節――小環節)、環節之間關系明確,過渡自然(平行、遞進)、語言規范,使用書面語,體現特定教學類型的基本形式要求,方法形式恰當,具體可操作。
友情提醒
1 園長在制定規范時,可采用和教師共同討論的方式,在這個過程中,自然地讓所有教師清楚規范的具體要求。
2 幼兒園的備課本應當有統一的格式。
3 在一些新開辦的幼兒園或者園里年輕教師比較多時,可要求所有教師嚴格按照規范執行,通過規范的結構和具體化的要求來引領教師掌握高質量的備課策略和線索。當教師出現困惑和問題時。及時展開研討和澄清。
4 要給教師接納規范和轉化為主動行為的時間。
5 在教師能夠自如運用規范或形成習慣后,根據每位教師的實際發展進程逐步提出分層要求。
【再談幼兒園常規管理(1)】相關文章:
• 創設幼兒園藝術環境的有效途徑探討
• 把幼兒園搬進養老院
• 走出幼兒園園本教研誤區
• 幼兒園課外活動教育作用的探討
• 幼兒園情景閱讀教學模式研究
• 幼兒園建筑空間的傳統與變革
• 品味幼兒園分享曲
• 幼兒園管理三步曲
• 談幼兒園園長的管理意識
• 幼兒教育現狀分析
• 幼兒園如何教大班孩子學點成語
• 抗拒不去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