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管理三步曲
其他論文 日期:2019-03-27 作者:很好聽的BBS用戶名字
【摘要】一個幼兒園如果沒有經營就沒有人來感受,如果沒有服務意識別人就不能體會到你的品質,如果沒有特色就沒有可持續發展的原動力,作為一個幼兒園精神力量的園長首先要有這種意識,才能促進幼兒園特色發展,才能帶領幼兒園走向品牌。筆者就園長的經營意識、管理策略談談自己粗淺的看法。
【關鍵詞】經營;服務意識;特色發展
音樂家的作品是旋律,畫家的作品是圖畫,幼兒園園長的作品是幼兒園。幼兒園就是園長手中的泥巴,能不能成為一件讓家長滿意、幼兒喜歡的作品,就看園長的技巧。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人們的價值觀、教育觀都發生轉變,對幼兒園的生存空間、發展空間帶來了一定程度上的沖擊。幼兒園要想可持續發展,園長首先具有超前的經營意識,一流的服務意識。只有用心去經營,才有家長來感受;只有一流的服務意識才能讓人體會到你的品質,才是幼兒園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保障。下面我來談談自己在幼兒園管理中的一些想法與做法。
一、首先樹立以孩子發展為本的教育意識
沒有教育你的幼兒園就不能生存,教育沒有特色就沒有可持續發展的競爭力。夸美紐斯說過“如果要使一個嫩芽變成一棵樹就需要培植,澆水,籬圍保護并且以支柱把它撐起……”他認為:“兒童生活的前六年,是為以后學習打基礎的時期,具有其相當的重要性和特殊性。”可見早期教育的重要性。我園認真貫徹《綱要》,實施“以幼兒終生發展為本”的素質教育,挖掘孩子潛能。因此我園著手以下幾方面的特色教育:
1、重視品德教育。
幼兒不能只注意身體的養護和追求外表的裝飾,而應當以虔誠、謙虛、善良的美德去塑造他們的靈魂。英國教育家洛克說:“事實上一切教育都歸結為養成幼兒的良好習慣,往往自己的幸福都歸結為自己的習慣”。心理學研究發現:“整個幼兒階段是培養幼兒道德習慣的最佳時期,人的行為很大取決于他的習慣,因此我們要抓住幼兒養成教育的關鍵期,培養幼兒良好的行為習慣,使幼兒終生受益。那么我園是如何去實施品德教育呢?首先我是以愛心教育為核心,只有懂得愛的人才會欣賞愛、理解愛。我要求教師自己要有愛心,讓愛心去教會孩子愛人,如果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我們還通過各種節日對孩子進行愛的教育,比如三八婦女節,讓孩子做花送給自己的媽媽,表達對母親的愛,3.12孩子植樹節,表達對樹木的愛護,對祖國的愛……在生活中的點點滴滴中都滲透品德教育。
2、文化知識教育
充分根據孩子的身心發展情況,由易到難,循序漸進地進行教育。每個幼兒都存在著個體差異性,他們的天賦能力不等同,所以我園采用小班化教學模式,老師對孩子細心觀察,實施個別化教育。讓幼兒在輕松愉快的環境中健康成長。真正體現讓孩子在玩中學、快樂的玩中成長的宗旨。
二、樹立一流的服務意識
沒有服務意識就不能讓人體會到你的品質。教育事業也是服務行業,沒有樹立為家長、為幼兒竭誠服務的意識,就體現不出幼兒園的內涵,就無法讓家長體會到你的品質。
同樣是酒店,為什么五星級的酒店價格高達幾千元一宿,無星級的幾十元甚至幾元就可住一宿,這就是反應了一個品質的問題。顧客愿意花高價入住五星級的酒店,因為他享受到高質量的服務,有種賓至如歸的溫馨。幼兒園也一樣,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更注重生活的品質、教育的品質。進入你的幼兒園,讓人感覺到溫馨,感覺到自己被人尊重,他就放心把孩子交給你,因為認為你這個幼兒園有品質。比如你是個家長,準備為孩子尋找一個幼兒園,你到了A幼兒園,正好有個老師站在門口,你輕聲地問:“你好,老師,我想咨詢一下你這里的學費,可以嗎?”“園長不在,我也不清楚”對方悶聲悶氣地回答。你到了B幼兒園,你一進入幼兒園門口,傳達室老伯就滿臉笑容地迎上來:“您好!請問您找哪位?需要我的幫忙嗎?”當你說明來意,他馬上給你端來椅子:“您先請坐,我打電話給園長”。兩相比較你會選擇哪所幼兒園?!我認為這就是服務意識,所以我要求我園全體教職員工,凡有人員進入我園均要向他問好,不管是否家長,不管是否認識,都要滿臉笑容迎接。難怪一些爺爺奶奶們感慨地說:“到了你幼兒園真舒服,你這里除了環境好,老師園長都很好,我這樣的老頭子了,你們都很熱情地向我問好,讓我們感覺特溫馨。當然一流的服務意識不單指問好這一項,它包括我們幼兒園管理的方方面面,這里不一一細述。
三、管理中還要有大企業數字化的經營意識
企業的生存與發展,受有無社會使命而左右,企業是社會的公有財富,也是公有存在的。然而,作為公有存在的企業,它生存與發展的基礎,很可能會受其經營領導人有無論理感及其正確與否來左右。人、物、錢、環境與信息是企業經營的五大要素,但決定企業成敗的關鍵還是企業領導。同樣,一個幼兒園園長如果沒有經營意識,這個幼兒園就沒有人會來感受,就無以發展。所以我園一創辦我就著手以下的經營:
(一)識人善任妙管理──人才經營
幼兒園的發展,成敗靠的是高素質的教工隊伍,作為園長,其職責和任務不僅僅是能發現一個好人才,然后再刻意地培養,促進教師個人專業成長。更為重要的是,我們應不斷思考研究,建立一個可以不斷產生出好人才的機制。園長要善于造一艘高質量、性能好的“大船”,給每位教職員工展示自己能力的機會,以充分挖掘每個員工的潛能。
1、慧眼識才,合理安排
去過市廟的人都知道,一進廟門,首先是彌勒佛,笑臉迎客,而在他的北面,則是黑口黑臉的韋陀。但相傳在很久以前,他們并不在同一個寺廟里,而是分別掌管不同的廟。彌勒佛熱情快樂,笑臉迎客,他所在的廟香火鼎盛,可由于彌勒佛不善理財,雖說香火鼎盛,依然入不敷出。而韋陀雖然管賬是一把好手,但不懂公關,人越來越少,最后香火斷絕。佛祖在查香火的時候發現了這個問題,就將他們倆放在同一個廟里,由彌勒佛負責公關,笑迎八方客,韋陀負責財務,于是香火大旺。可見每個人都不是全才,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長處或缺憾。關鍵在于如何揚長避短。所以,作為一個有智慧的園長,每個人都是可造之才,只有你把他放在合適的位置,讓他最大限度地發揮優勢,進行合理的搭配,他就能成為人才,擔當重任,否則就是一個庸才。我們幼兒園也一樣,比如有的老師擅長于家長工作,有的老師在教學業務特別拔尖,有的老師在班級工作方面有絕招。那么園長就要慧眼識才,了解教師特點,給予合理安排,讓教師充分發揮自己的特長。由此,我特意參加了九型人格培訓,對教師進行認真觀察,分辨教師特點,再進行互補式搭配,為教師營造一個輕松愉悅的工作環境。所以老師們把自己的快樂帶給孩子,孩子開心,家長也放心。
2.人文關懷――剛柔并重的管理。
幼兒園教師的壓力非常大,家長既要高檔次的保育又要高質量的教育。也就是說,現在社會要求幼兒園教師是個學者型的保姆。試想,一個人既要一天到晚照顧幼兒的吃喝拉撒、確保幼兒安全,又要靜心研究,還要顧及個人家庭,其壓力可想而知!因此作為一個園長除了是管理者外還要是一個知心朋友,重視人文關懷,給與老師精神慰藉和理解。雖說一個單位沒有一定的規章制度去管理,會缺少規范化和科學化,但一味地實施剛性管理,忽視人文關懷,幼兒園就會像一部運動著的機器,缺少人情味。在人才流動的今天,我們除了以機制留人外,更要以情留人。我覺得,有時精神上的關懷比物質上的獎勵更有意義。前年大年三十,我園一位教師的爺爺突然去世,我開著車顛簸了三個多小時的路程趕到她位于山區的家,這位老師全家都感動得流下眼淚,他們都說做夢想不到園長會趕這么遠的路來慰問。凡是老師有困難我都盡自己所能去協助,一位老師孩子入小學有困難,我二話不說,為她的孩子解決入學問題。有句話說得好:“管人要管心,管心要知心,知心要關心,關心要真心。”這種真誠的關懷,真誠的情感投入,不僅增進了園長與老師們的友誼,同時極大地調動了她們教書育人的積極性。真正和幼兒園融為一體。
(二)明確的目標、可行的規劃──目標的經營
美國管理學家巴納德指出,共同的目標、協作的愿望和信息溝通是構成組織的三大要素。其中共同的目標是組織存在的核心。一個幼兒園只有確定了自己的目標,有了自己的發展規劃,才能上下同心地促進幼兒園穩健快速發展。而且辦園目標的確立、發展規劃的制定都有個度和時的把握。如工作力度的大小、標準的高低、措施出臺的早晚,都會對幼兒園的發展產生不同的影響。知道海爾集團“三只眼”的管理理論的人都明白,企業要善于發現變化,抓住機遇。那么我認為辦幼兒園也需要有這樣一種審時度勢的能力。在教育產業化的大環境下,幼兒園辦園目標、發展規劃的制訂,也需要“三處著眼”:一只“眼”盯住內部員工,創設有效的激勵機制,營造人才能不斷脫穎而出的環境,確立幼兒園各項工作的最佳績效;另一只“眼”則要緊盯市場、社會發展以及家長的需要,從某種意義上講,家長、社會的需要就是幼兒園生存發展的生命線;還有一只“眼”就要盯著政府的政策、制度,為幼兒園的發展“保駕護航”。就我園來說,在建園之初,我們就確立了辦園目標、宗旨、規劃,并且一直以目標引路,以規劃為綱,帶領全園教師一步一個腳印走向規范,雖說我園剛創辦三年,也已經受到周邊家長一致好評。被評為浙江省二級幼兒園。
總而言之,辦好幼兒園的關鍵在園長,當好幼兒園的園長關鍵在管理,管理的好壞關鍵取決于園長素質的高低,幼兒園的可持續發展的關鍵在于幼兒園園長的經營理念、管理策略。所以說園長一定要具有超前的經營意識、一流的服務意識。
【幼兒園管理三步曲】相關文章:
• 淺談幼兒園美德教育
• 提升幼兒園教育品質探索
• 幼兒園的人力資源管理
• 幼兒園早期閱讀應關注的問題
• 幼兒園集體教學活動教師的提問技巧
• 淺談幼兒園的簡單教學
• 民辦幼兒園家園合作現狀與對策
• 幼兒園區域活動探析
• 幼兒園美育的途徑
• 幼兒教育中游戲的應用
• 淺談幼兒園孩子評價能力的培養
• 幼兒園主題活動課程資源整合現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