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介紹了剪紙對幼兒發展的促進作用,闡述了如何通過開展剪紙活動,培養幼兒剪紙的樂趣,促進幼兒各種能力的培養。 關鍵詞:幼兒;剪紙;樂趣;能力;培養
中圖分類號:G61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3)15-0280-02
剪紙是中國民間一個古老而富于傳統的美術樣式,體現了中華民族最基本的審美觀念和生活情趣。剪紙也是幼兒藝術教育的有機組成部分,它不僅能促進幼兒的身心發展,還能讓幼兒在活動中受到美的熏陶,提高藝術欣賞能力。幼兒都非常喜歡剪紙,在動手動腦的過程中,可以鍛煉幼兒雙手的靈活性。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兒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下面是如何提高幼兒剪紙的興趣、提高剪紙教學的水平的一些探索。
一、剪紙對幼兒發展的促進作用
1.培養幼兒創造、語言表達能力。幼兒的創作題材來源于生活經驗和意象的積累,因此要選擇生活中幼兒所熟悉的內容進行創作。如裝飾蛋糕盒。平時幼兒已接觸到各種圖案花紋,已具有一定的感性經驗,教師提供一只白色的蛋糕盒,讓幼兒運用剪紙的方法進行裝飾,剪出各種圖案、花紋,如可愛的小魚、小花等。在剪紙活動中,由于工具和材料的便利,使幼兒在具備一定的操作能力后,便可以在自己能控制的范圍內,依據個人的喜好,剪貼出許多頗具個人審美意趣的圖畫來。因此,剪紙便成了幼兒表意、抒情的重要方式。對幼兒來說,在剪紙中如同他們在繪畫中的表現形式一樣。一次剪《宇宙飛船》,一名幼兒剪了一個形狀怪異的飛船,教師問他,他回答說:“我長大了要做科學家,研究UFO的奧秘。”這是一種情感的體驗,也是一種創造。可見,創作剪紙活動不僅讓幼兒充分體驗到成功的喜悅,發展創造性思維的同時,還能發展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2.培養幼兒動手能力。“幼兒的思維離不開動作,動手操作是智力的源泉,是孩子成長的基礎、發展的起點,也是開發孩子智力的前提條件。”幼兒的動手能力提高了,其各方面的能力才能得以發展。現在的幼兒基本上都是獨生子女,他們習慣于父母、長輩的溺愛,導致動手能力很差。而幼兒的動手能力與大腦的靈活度是成正比的,只有大腦支配能力和動手能力相互協調,才能培養出富有創造力的幼兒。動手能力的培養對于幼兒來說是相當重要的,教育者應該利用各種途徑努力培養幼兒的動手能力,多給幼兒自己去嘗試體驗的機會,使其得到全面發展。
3.培養幼兒自信心。在活動中,常有一些孩子缺乏自信。在游戲中他們害怕嘗試有一定難度、具有挑戰性的動作。在活動中他們缺乏主見,不敢大膽表達自己的愿望。即便是交流,也是用很小的聲音來談話,不敢用眼神去看你。但自信并非與生俱來,它是在通過自己無數次的努力和失敗、成功和教訓中逐漸形成和發展起來的。對幼兒進行剪紙活動的訓練,能極大地增強他們的自信心。
二、如何培養幼兒對剪紙的興趣
1.創設游戲情境,增強幼兒剪紙的興趣。在剪紙作品展覽會中,幼兒觀看栩栩如生的作品后,教師引導:“小朋友們愿意學剪紙嗎?”他們便高興地說:“愿意。”于是我們將自己剪出來的作品向幼兒展示,并讓他們拿在手里看,觀察和對實物的直接接觸,更加激發了幼兒的好奇心,調動了幼兒對剪紙的興趣。而師生共同動手操作,又進一步提高了幼兒的學習興趣。我們先剪了幾種簡單美麗的窗花,貼在窗戶上讓幼兒看。當他們開始躍躍欲試的時候,我們順勢向幼兒傳授如何進行剪紙的技法。
2.營造剪紙氛圍。教師首先要給幼兒創設一個良好的剪紙環境,如欣賞一些我國著名剪紙藝人的剪紙作品,讓他們感受濃郁的民族氣息與氛圍,感受剪紙藝術的魅力。例如平時孩子們了解最多的是窗花和在嫁娶時看到的各種各樣的“喜”字和“福”字,因此,老師布置幼兒課下收集這些“喜”字和窗花,并帶來相互交流分享。幼兒看后都要求我能夠教他們剪“喜”字。
3.培養合作精神,提高興趣。在平時的剪紙操作活動中,一般以幼兒個人動手剪為主,但在創作情境過程中偶爾也會讓幼兒共同合作,讓每位幼兒都參加合作剪貼,效果就更完美了。讓每位幼兒剪出自己喜愛的形象來,并協調來布置整個美麗的畫面,幼兒對剪紙的興趣就會越來越濃了。
三、剪紙教學中的體驗
1.由淺入深,由易到難,循序漸進。在剪紙教學中,要遵循幼兒身心發展規律,由淺入深,由易到難,循序漸進地進行,逐步提高幼兒的剪紙技能。小班幼兒剛學習剪紙時,可以在美工區投放大量的舊報紙,讓幼兒任意地剪。這個過程對從來沒有使用過剪刀的幼兒是很有必要的。在沒有任何要求的情況下,心里沒有壓力,這樣幼兒既有興趣性,又對剪刀的使用技巧有了進一步的理解。
隨著年齡的增長,中班孩子小手越來越靈活,有了一定的控制能力,于是便可以開始逐漸訓練他們沿輪廓線剪紙的技能。如:沿線剪圓形、橢圓形等弧線。弧線幼兒掌握較難,這就要教幼兒用剪時左手要配合右手的動作旋轉進行,才能剪出光滑的圖形。
到了大班后,孩子們已經掌握了很多剪紙技能,小剪刀在他們手里也能運用自如,因此我們也加深了剪紙活動的難度。在目測剪的基礎上進行對稱剪,讓孩子通過對稱剪,感知半個會變成一個、一個會變成兩個;然后在已有剪紙經驗的前提下,學習鏤空剪。還可以根據孩子的實際水平和能力,設計了自己畫、自己剪的環節,發揮了幼兒的主動性、積極性。他們的思維不受限制,想畫什么就畫什么,樂此不疲,一個個就像個小設計師,不但提高了剪紙技能,就連繪畫水平也得到很大提高。
2.欣賞和感受民間剪紙藝術,激發幼兒對剪紙活動的興趣。民間剪紙藝術在昆山有著濃厚的氛圍,每年市文化館都要舉辦民間剪紙藝術展,這給領幼兒參觀、欣賞創造了有利條件。幼兒會被那一幅幅精美的剪紙作品所吸引,有“十二生肖富貴圖”、“漁家風情”等。那一幅幅千姿百態、栩栩如生、富有情趣、色彩鮮艷的剪紙作品,令幼兒浮想聯翩,陶冶了幼兒的審美情趣,拓展了幼兒對剪紙藝術的視野。
3.運用多媒體,激活幼兒園的剪紙課堂。剪紙是中華民族優秀文化的瑰寶,在幼兒的剪紙活動中,可以通過多媒體再現優秀經典作品,追溯歷史尋蹤,學習一般的表現手法、形式等常識,變生硬的書本紙張等資料為聲形并茂的
課件、視頻等高新科技產品,激發了幼兒在活動中積極動腦、動手、動口,成為了幼兒自主學習的伙伴,給傳統剪紙活動注入了新的活力,讓這門可以使語言休息的藝術在2l世紀每個后輩子孫的血液里吟唱。總之,多媒體以其自身特點,充分調動了教師教學與幼兒學習的積極性,給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覺。當然,其優勢也不能替代全部,還要應剪紙活動的需要有選擇性地篩選,決不是唯“電”是從。
4.加強引導,在自由創造的氛圍里感受剪紙的樂趣。剪紙活動也是一種創造美的活動,幼兒是剪紙活動的主體,每個幼兒都是一個獨立的成長體,都存在自身內在的發展需要。所以必須尊重幼兒自主成長的規律,為幼兒提供更多機會來表現自我。也只有創造機會,創設豐富多彩的活動,才能讓幼兒與創造美的活動真正融合在一起,才能在自由創造的氛圍里充分感受剪紙的樂趣。
《綱要》指出:提供自由表現的機會,鼓勵幼兒用不同的藝術形式大膽表達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尊重每個幼兒的想法、創造,肯定和接納他們的獨特的審美感受和表現形式,分享他們創造的快樂。在剪紙活動中.幼兒所表現出來的創造潛力是十分巨大的,是極富個性的。教師應盡量用一種傾聽、微笑、接納的態度去鼓勵幼兒積極地表現自己的創意,允許孩子的行為超出標準,對幼兒的創新更要給予鼓勵、支持。只有充分尊重幼兒的作品才能推動幼兒的創作活動不斷發展,進一步促使幼兒在體驗個人勞動藝術成果的同時,感受中國傳統的剪紙文化,受到民族文化的熏陶。
【幼兒園剪紙活動初探】相關文章:
• 農村幼兒園家園合作的研究
• 放開二胎政策學前教育分析
• 淺談幼兒園的簡單教學
• 淄博高新區實驗幼兒園:信息化促幼兒園發展
• 幼兒園“贊助費”問題的社會學解讀
• 學前教育學生數學學習研究
• 幼兒園班長的工作心得
• 淺談幼兒園拼圖游戲的開展
• 如何將傳統節日融入到幼兒園教育中
• 如何有效開展幼兒園區域活動
• 探討市場經濟下幼兒園管理策略
• 幼兒教師與家長有效溝通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