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的保育工作是全園管理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幼兒園教師作為第一線的保育工作者,不僅要照顧好幼兒一日的起居、餐飲,而且還要為幼兒營造良好的心理氛圍和物質條件,保證幼兒保教工作的順利開展等。然而,當前幼兒園中普遍存在“重教輕保”的現象,嚴重阻礙幼兒的全面發展。因此,幼兒園以及在園教師必須更新觀念,有效結合保育和教育,實現保教結合,才能更加有效地促進兒童全面成長。
一、對待幼兒,要有責任心、愛心、耐心、細心和恒心
幼兒園的孩子們,由于涉世未深,很多方面都尚未定型,可塑性還非常的強。保育工作表面上看來,就是要管理和照顧學生日常的吃、喝、拉、撒,這項看似簡單的工作里,蘊含著很多科學養育方面的知識,幼兒保育工作無小事,事事都與幼兒的成長和生活息息相關。幼兒保育工作很瑣碎,每一件小事都需要我們認真地對待。這需要教師具備良好的職業素質、職業知識和技能之外,還應要有愛心(基礎,每一位幼兒園工作人員都應當具備的)、責任心(對于幼兒保育工作的一種意念,強烈支配行為的責任感)、細心(能夠在繁雜、瑣碎的事務中依舊保持頭腦清醒,做好每一件事)、耐心和恒心(不亂、不煩,堅持不懈地把一件事情做好)。以吃飯的環節為例。餐具要提前消毒;用餐前,要叮囑幼兒飯前洗手,排隊領餐;用餐中,要告知孩子們正確的用餐方法,不浪費,不喧鬧;用餐后,自動將自己的餐盤放在指定的位置上,然后漱口、擦嘴、洗手、擦手,準備餐后休息。
二、教師應不斷學習,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提升自己
幼兒的保育工作,看似簡單,實則繁瑣、復雜。對于保育教師的要求也是非常嚴格的。一方面需要教師傾注自己全部的愛心,熱愛兒童,熱愛工作,樂于奉獻。另一方面,還需要教師擁有足夠豐富的經驗、實踐能力和綜合素質。這也就是說,教師在做保育工作的過程中,還應不斷地學習、充電,提升自己各方面的素質。可以通過學習時事政治、規章制度等來培養自己正確的人生觀;通過學習道德規范來提高自身的修養;通過學習教育學、兒童心理學、衛生保健專業知識等來提高自己的業務知識,不斷了解新觀念,與時俱進,在工作實踐的過程中,將自己的本職工作做到更好。
總之,保育工作是對兒童生活的一種正向的指導,教會兒童如何生存,如何做人,如何管理自己等等,只有重視保育工作,將“保”和“教”有機地結合起來,才能全面促進幼兒個性和社會適應能力的提高。
編輯 馬燕萍
【幼兒園保育之我見】相關文章:
• 幼兒園課程設置探析
• 幼兒園中的情感培養
• 幼兒園教學的現狀及分析
• 幼兒園文化與園長素質
• 幼兒園返本課程的實踐創新
• 芻議把握幼兒園德育的契機
• 幼兒園要以游戲為基本活動
• 淺析幼兒園體育器械管理
• 幼兒園如何抓好教育教學管理
• 民辦幼兒園長課程領導力思考
• 城鄉結合部幼兒園貫徹《指南》實踐體悟
• 幼兒園游戲與課程整合實踐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