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的好“一個籬笆三個樁,一個好漢三個幫”, 作為一名幼教工作者,同時也作為一名家長,對幼兒園的同伴教育我是感觸頗多,首先我們自始至終生活在一個多元的社會中,而且如果要在復雜的人際關系中游刃有余的和別人相處,那么個人和他人的關系合作、協調方面必須要把握好這個尺度,有的放矢,才能正常的面對生活,任何事都要從小抓起,那么同伴教育在幼兒教育占有非常重要的地方,幼兒園是孩子步入社會的第一站,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它將直接影響孩子的一生。
1.首先談談同伴教育的重要性
幼兒園作為孩子離開父母的第一站,面對陌生人,孩子們常常表現出各種不同形式的方式來表達自己的想法,要么哭鬧、要么沉默,要么攻擊其他小朋友,其實這都是孩子因為離開熟悉的環境而產生的孤獨,缺少足夠的自信心和依靠,向我們發出的信號,如果在幼兒園老師正確的引導,那么孩子才能邁好人生的第一步。
2.進行同伴教育的方式方法
2.1 集體活動中的同伴教育
教師要針對幼兒共同的時代特點和個性特征,通過各種教育手段,引導、幫助幼兒建立群體意識。教師可以通過講道理教育幼兒要平等互助、團結友愛,也可以通過講故事,以故事情節去感染幼兒,使他們得到文明禮貌,勤勞勇敢的熏陶。還可以組織多種多樣活動,使幼兒通過集體協作開展活動,奪的競賽勝利,以培養他們的群體意識和團結互助的精神。例如在我在學前班的拼音教學中,由于當地屬于少數民族地區,孩子們在掌握拼音的拼讀方面有一定的難度,老師教一遍又一遍,可還有很大一部分幼兒拼讀很有困難,后來我采取分組的形式,而且每一組選出一位小老師,讓這位小老師來教其他拼讀困難的孩子,經過很短的時間,全班幼兒都奇跡般的都掌握了拼音的拼讀,這讓我覺得平時我們是不是低估了孩子間的交流能力了呢?也許孩子和孩子之間更容易溝通,也是通過這樣的活動,我發現孩子們之間的關系更加密切了。
平時在活動操作部分我喜歡運用小組的形式組織,主要讓孩子們學會與同伴交流,學會接受別人的想法,讓他們知道只有合作才能完成自己不能完成的事,如在幼兒園教學中有很多以齊心協力、團結協助等內容的活動,但在一次體育活動中,我把班上孩子分成六個小組,然后讓他們選出一位跑步最快的選手進行比賽,孩子們嘰嘰喳喳的選了半天,當我問每一組你們選出來的選手在那里時,很多孩子不約而同的都舉起手對我說“是我!是我!”當然我們大力提倡培養孩子們的自信性,可遇到這種問題時,我覺得團結協助更重要,也許孩子的心里沒有容納別人的意識,老師就要正確的引導和教育孩子容納別人的長處,同樣也是非常重要的。
2.2 游戲生活中的同伴教育
創設多種交往的機會,引導幼兒進行行為實踐是最有效的。如有的老師經常組織幼兒夸同伴,讓幼兒學會發現贊賞同伴的長處,從而接納同伴,:組織幼兒看望生病的同伴,開展大幫小活動,能使孩子體驗幫助別人和得到關心玉幫助的感受;集體為幼兒慶賀生日能使幼兒體驗共享的樂趣。老師在設計安排這類活動時,應根據本班幼兒社會性發展的現狀,注意針對幼兒薄弱的方面進行強化教育。
除了專門設計的活動之外,在各種活動中有機滲透是非常必要且有效的。在全天的各種活動中,幼兒交往的機會很多,如生活環節中的盥洗、穿脫衣褲,學習探索活動中的交流和合作,游戲、郊游等活動,都是鞏固友愛、利他行為的好機會。我們經常在幼兒的一日生活中會看到很多場景:盥洗的時候幼兒之間的對話、穿脫衣褲時孩子之間的互幫、休息時間孩子們的隨意交流等等這一切,都是我們需要抓住同伴教育的好機會,教師要增強教育意識、在各種活動中注意觀察幼兒,及時肯定友好行為,隨機進行教育引導。同時重視指導家庭教育,在家長的一致教育下,幼兒的互助友愛行為更能得到鞏固和發展。有一次作為孩子的家長我參加了兒子的生日活動,因為兒子也是一個獨生子,在家也有許多親人寵著,上小班時我發現他特不喜歡和別的小朋友一起玩,更不喜歡讓別人分享自己的東西,所以我特意將孩子的生日安排在幼兒園過,希望通過此次活動讓他在集體生活中有所融入。
班集體是幼兒的小社會,在民主和諧,互助友愛的班級氣氛中,幼兒能積極主動交往,養成謙讓、熱心助人,團結、共享等良好的社會性行為,也有利于他們活潑、熱情等個性心里發展。
【幼兒園同伴教育】相關文章:
• 學前教育鋼琴教學研究
• 淺談幼兒園種植園地的創設
• 管窺學前教育師資流動的負面影響
• 幼兒園教育與家庭教育
• 幼兒園美術活動教學改革與創新
• 一座像家一樣的幼兒園
• 新時期示范性幼兒園發展策略
• 幼兒園教育活動的設計與實施
• 《教育規劃綱要》與幼兒園教師隊伍發展
• 原始彩陶欣賞活動在幼兒園
• 原來上的不是幼兒園
• 淺議幼兒園學習環境的創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