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幼兒園教育與家庭教育有各自的優勢,且都是對方所不能替代的。就幼兒園教育來說,它是專門的教育機構,幼兒教師是專職的教育工作者,懂得兒童身心發展的特點和規律,掌握科學的幼兒教育方法,他們對孩子的教育是有目的、有計劃和有組織的。而家庭與兒童之間的特殊關系決定了它在兒童發展中所起的重要作用。作為基礎教育之基礎的幼兒園教育也隨之備受關注。幼兒園教育是人類教育的奠基階段,對人類的發展起著極為關鍵的影響作用。同時,與之并列的幼兒家庭教育也起著積極的促進作用。可見,幼兒園教育與幼兒家庭教育是幼兒教育的"雙臂",缺一不可。并且在幼兒發展的過程中,兩者都各自發揮著不可替代的影響作用,只有讓兩者相互結合、相互作用、相互取長補短,這樣才能最大限度的發揮出兩者的教育優勢。
關鍵詞:幼兒園教育 家庭教育 家園互補
一、幼兒園教育與幼兒家庭教育
家庭與幼兒園是幼兒生活的兩個最重要的環境,幼兒家庭教育與幼兒園教育有其不同的特點,兩者都有其優勢也有其缺失,本文主要從幼兒家庭教育的角度出發,論述幼兒家庭教育應該從三個發面來實現與幼兒教育的結合互補:第一是幼兒家庭教育應該為幼兒園教育做好準備;第二是幼兒家庭教育應該對幼兒園的教育內容進行延伸和鞏固,第三是幼兒家庭教育補充幼兒園教育的缺失。
(一)幼兒園教育
幼兒教育是教育體系中的一個子系統,包括了幼兒園教育、幼兒家庭教育。前者屬于正規機構內教育,后者屬于非正規機構內教育。
(二)幼兒家庭教育
幼兒一出生就與家庭相接觸,父母對幼兒的教育于不知不覺中滲透在幼兒生活的各個方面,家庭教育是貫穿在幼兒一生成長過程中的。
二、幼兒園教育與幼兒家庭教育的關系
在幼兒的整個發展過程中,無論是正規的幼兒園教育,還是非正規的幼兒家庭教育都起著關鍵的影響作用,他們是相互補充相互制約的,幼兒園教育夠充分發揮自身的優勢與影響,就必須重視探討幼兒園教育與幼兒家庭教育之間的聯系。同樣,幼兒家庭教育要想能從根本上促進幼兒健康成長,也需要得到幼兒園教育的指導與幫助。
(一)幼兒園教育對幼兒家庭教育起到指導作用
幼兒家庭教育具有極強的封閉性、隨意性和片面性,這些不利因素將會制約幼兒的健康發展。而幼兒園教育作為學校教育,其教育性質決定了自身教育具有較強的目的性、計劃性、系統性和科學性。許多父母在進行家庭教育時。會感到在面對孩子不聽話的孩子時常常束手無策。這就是因為他們對教育的一些基本概念、基本理念并不了解,沒有從理論的角度科學的把握教育的原則、方法等。幼兒家庭教育對幼兒發展是重要的,并且也伴隨在幼兒的整個發展過程中,但同時必須要得到幼兒園教育的指導與幫助,這樣才能使其做到科學、合理。
(二)幼兒園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幼兒家庭教育的發展方向
幼兒園教育是我國基礎教育的有機組成部分,它的教育目的是根據我國的教育方針和幼兒的年齡特點確立的。并且幼兒園教育目標的確立在一定程度上還反映了社會的發展需求。幼兒家庭教育的目的,具有隨意、靈活和針對性的特點,但其教育目標,是要與幼兒園、社會緊密聯系,互相配合,保持教育的一致性,這樣才能促進幼兒身心健康活潑地成長。
(三)幼兒家庭教育對幼兒園教育具有反作用力
幼兒園教育要想能獲取到高質量的教育效果,就必須得到幼兒家庭教育的大力支持與配合。幼兒家庭教育的目標是與幼兒園教育目標緊密相連的,這就決定了兩者的教育內容,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一致性和相關性,幼兒家庭教育如果能積極配合幼兒園的教育,就可以使幼兒園教育得以順利開展,使幼兒所受教育在一定程度上較好的保持了其完整、連貫性,并可取得較為顯著的教育成效。
三、家庭教育和幼兒園教育如何互補
(一)家庭教育如何為幼兒園教育做好準備
幼兒園教育盡管以游戲為主,但畢竟與家庭環境有了很大的差別,幼兒面對驟然陌生的環境大多會產生抗拒心里,如家庭教育能提前為幼兒入園教育做一些準備,會大大減少幼兒的入園焦慮,縮短幼兒入園后的適應時間,對很多知識的學習也可以更快地掌握,讓幼兒在園生活更加愉快自信。
(二)家庭教育如何對幼兒園的教育內容進行延伸和鞏固
有的家長過分溺愛孩子,生活中總怕孩子受到傷害而不讓孩子放手去玩耍。幼兒園教育較提倡幼兒的獨立性和生活自理能力,家庭教育和幼兒園教育的矛盾就很容易造成幼兒在家庭和幼兒園的表現大相徑庭,容易使幼兒生活自理的獨立性、堅持性和自我控制能力差,生活習慣的依賴性強,日久天長,幼兒懶惰、依賴、自私、任性、怯弱、沒禮貌等壞習慣就會養成。
總之家庭教育并不能代替幼兒園教育,只有家園合作,一致要求,才能達到教育同步促進幼兒最全面的發展。
(三)家庭教育如何補充幼兒園教育的缺失
家庭教育與幼兒園教育有其不同的特點,家庭教育針對幼兒個體,情感性和隨意性較強,而幼兒園的教育專業性更強,更具計劃性。兩者都有其優點也有其缺失,只有兩者配合互補,幼兒才能實現健康成長。
1.家庭環境的熏陶對幼兒品格的形成舉足輕重
蘇霍姆林斯基認為:“周圍世界的美感,能陶冶學生情操,使他們變得高尚文雅,富有同情心,愛憎分明。”父母是孩子的啟蒙老師,是孩子行為的指導者。平等、和諧的家庭關系和寬松、民主的家庭氛圍對于形成幼兒健康的心理和良好的性格有著無可替代的作用。
2.家庭教育應該注重豐富幼兒的生活經驗
在生活中滲透教育盡管幼兒園在教育內容上追求盡量接近幼兒生活,但畢竟局限于幼兒園之內,能夠呈現給幼兒的通常只有圖片和視頻而已,與幼兒的生活仍然有一定的距離。幼兒園無法把幼兒帶入真實的情景之中,而家庭教育卻可以彌補這個缺憾。
3.家庭教育要明確孩子的學習特點、特長,因勢利導
學前教育專家莫里遜指出,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學習特點和最佳學習方式,家長只有予以重視,因勢利導,才能實現教育的最優化。
一個人的成長離不開家庭、學校、社會三方面的教育和影響,而學前兒童不能離開成人單獨接觸社會,所以與學前兒童關系最親密的莫過于家長與教師了。家庭教育與幼兒園教育的結合互補需要家庭與幼兒園雙方面的努力,家庭方面要積極主動地配合幼兒園教育,并對幼兒園教育的缺失進行補充,才能實現幼兒最科學、最長遠的發展。
參考文獻:
[1]李生蘭.利用家庭環境資源促進幼兒能力發展——上海幼兒家庭教育環境的調查與思考.山東教育,2001,5
[2]秦君.家庭教育中的幼兒行為習慣教育.文教資料,2005,2
【家庭教育和幼兒園教育互補的重要性】相關文章:
• 我國幼兒園學前教育的現狀及發展
• 幼兒園課題研究的內容分析
• 繪本滲透到幼兒園的主題活動
• 宿遷市中心城區幼兒園布局優化研究
• 普及型的幼兒園舞蹈教育初探
• 談幼兒園德育
• 幼兒園主題活動下幼兒教師論文
• 天價幼兒園何去何從
• 幼兒園教育小學化問題分析
• 淺談幼兒園的趣味數學
• 幼兒園空間設計特殊性的探析
• 新農村幼兒園家園溝通的分層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