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社會的發展,對學前教育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學前教育專業的培養模式也在不斷變化,新時代對學前教育專業的要求是綜合技能的培養。學前專業不僅要具備藝術技能,還需要懂得幼兒心理,有良好的師德,有創新能力,能夠解決教學中存在的問題,為幼兒今后的學習打下基礎,引導幼兒個性和品德的發展。
【關鍵詞】學前教育;專業技能;幼兒心理
一、我國學前教育存在的不足
學前教育專業主要以培養幼兒教師為目標。隨著社會的發展,學前教育也在不斷發展,20世紀的學前教育重點是照看幼兒,對幼兒教師的專業沒嚴格要求。許多幼兒園的工作者都被稱為阿姨,悉心照料幼兒就是她們的主要職責。從20世紀八十年代開始,學前教育對教師的要求越來越嚴格,幼兒在幼兒園也不是簡單地被照顧,需要學習幼兒具備的知識。幼兒教師必須有專業技能才能勝任,當時對幼兒教師的學歷要求是中專。進入新世紀,學前教育備受重視,幼兒在幼兒園要學習技能,但不能用小學化方式進行教育,需要通過動手、娛樂的方式認識世界。對幼兒教師的要求以藝術化為主,要求幼兒教師具備音樂、舞蹈、美術等藝術修養,對人文和社會科學等課程也加大了比重。學歷也從中專上升為大專。從最近幾年的幼兒園虐童事件來看,學前教育還存在很多不足。第一是對幼兒心理不熟悉,不了解幼兒好動是他們成長中不可缺少的過程。用針扎,擊打幼兒,不僅容易造成身體傷害,更容易造成心靈創傷。因為不了解幼兒心理,教師才會急躁。第二是缺少傳統道德教育和人文素質,不知道為人師表所要遵循的原則。網上經常披露,有些幼兒教師根據學生家長的態度來對待孩子,還變相地向家長索賄。這種思想嚴重違背了傳統師道,破壞了教育界尊師重道的傳統風氣。第三是處理突發事件的能力有限,很多幼兒園教師體罰學生,就是缺乏應變能力,才會采用體罰的形式,“殺一儆百”。由此可見,目前高校學前專業過分關注藝術才能,對人文素質、心理學以及綜合能力的培養嚴重不足。
二、高校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綜合技能培養的途徑
針對目前學前教育存在的問題,以及社會發展的需要,在高校學前教育中,要將培養學生的綜合技能放在首位,而綜合技能的培養需要通過以下途徑來實現。
1.課程設置
目前,盡管學前教育專業開設了通識課程,但設置比例不合理。像英語和政治作為必修課,占了學生大量時間。而這兩種課程,對幼兒教師的實際工作幫助不大,應該將這兩門課程的課時減少,將人文知識方面的課程比例加大。人文知識包括傳統禮儀、儒家思想,這些課程不僅可以加強學生自身的道德修養,還能通過學前教育,讓幼兒掌握我國傳統禮儀。學前教育的基礎課程設置不合理,雖然學前教育專業也是大學中的專業,但開設的大學教育、社會教育、哲學教育和教師職業素養方面的課程所占比例較少。使學前教育專業畢業的學生和其他專業的學生有明顯區別,特別是教師職業素養,在教學中根本沒將幼師當成教師中的一員,連社會上也認為幼師就是“陪孩子玩”。等到出現虐童事件,又來指責幼師沒有素養。其實幼師也是教師中的特殊成員,和其他教師相比,只是針對的教學對象不同而已。因此,在課程設置中,要將社會學、哲學和教師職業素養作為專業知識加以重視。心理學課程,目前學前教育只有教育心理學。針對教師個人的心理教育,以及幼兒心理教育的課程不完善。因此在課程設置中,既要關注幼兒教師本身,更需要關注將來的工作對象,這樣才能避免工作中不了解幼兒心理出現的過激行為。重視師德培養,學前教育雖然不能像小學教育那樣重點傳授知識,但對幼兒的人格和道德影響卻很重要,因此只有培養出良好師德的幼兒教師,才能讓幼兒從小能夠培養良好的人格,樹立良好的道德。也能更好地避免幼兒教師收受家長賄賂,敗壞教育風氣。在藝術專業方面,也要培養綜合性人才,將唱歌、伴奏、舞蹈融為一體,同時也要具備美術和手工技能。
2.保育能力的培養
保育能力也是學前教育專業的主要能力之一,保育能力包括幼兒保健、幼兒心理的理論知識。讓學生具備一定的組織能力,能夠根據幼兒生理和心理特點,來安排幼兒一天的生活和學習。面對突發狀況,能夠利用自己的專業知識來進行化解。還要利用自己的專業知識來促進幼兒的個性發展。保育能力是保護和培育能力的綜合。
3.創新能力的培養
創新能力是利用掌握的音樂舞蹈知識,來編排幼兒歌舞和游戲活動。要善于根據不同幼兒的特點,分派不同的角色,這樣不僅能夠提高幼兒的藝術興趣,還可以激發幼兒的想象力。幼兒歌舞和游戲,既要傳承傳統的歌舞和游戲,還要緊隨時代,不斷進行創新。創新能力還包括手工制作,幼兒繪畫,這些都是激發學生想象能力的活動。創新能力的培養,需要在高校學習中進行,在教學中要將創新設計當成作業,激發學生的創新能力。但創新也需要切合幼兒特征,讓幼兒理解。
4.提高入學門檻
隨著高校擴招,很多學前教育對學生的要求變低了,一些基礎知識不足、品德一般的學生也成為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這類學生中,很多都是從小嬌生慣養,任性的孩子,這些人受不得半點委屈,處理事情從自己立場出發。基礎差的學生,對于很多專業知識接受緩慢,很難將專業知識消化;而任性的品質,常常在工作中拿學生出氣。也缺少責任感,在教學中只負責自己的科目,對學生安全等問題不關心。從幼兒的成長角度,以及師德培養來看,幼兒教師的智力和品德都應該比其他專業更重要,因為這個專業以后影響的人多。因此,在招生中要提高門檻,選拔那些品學兼優的學生進行培養。
5.教學方式的改革
目前學前教育專業在教學中,理論知識占的比例較大,學生實習的時間較少,這樣不利于學生將來的實際工作。應該從大三開始,讓學生到幼兒園從事教學實踐,讓學生多接觸社會,對自己的角色有清晰地定位。利用在實習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組織能力、設計能力。組織能力包括在實習期間,能夠發揮自己的保育能力,合理安排幼兒活動,能夠冷靜地處置突發事件。設計能力包括游戲、歌舞、手工的設計創新。
三、采用激勵方式提高學生綜合技能
學前教育專業的師德培養,不僅需要通過文化課來吸收,還需要通過閱讀來吸取。培養學前教育專業的閱讀興趣,需要通過校園文化的建立,各種興趣小組的建立來培養,為激勵學生閱讀,學校要采取積極措施,開展各種有益的競賽活動,來獎勵那些愛讀書的學生;也通過對學生日常活動的考察,來獎勵品德表現突出的學生,只有這樣,才能提高學生的品德,也就是將來的師德。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也需要通過獎勵的形式,來鼓勵學生的創作,像歌舞節目設計,新穎的游戲活動,手工設計。這些看似不經意的活動,關系到學生將來的工作實踐,通過獎勵,讓學生時刻牢記自己的工作離不開創新。我國傳統的獎勵,都是獎勵學生考試成績優秀者,忽視了道德、實際操作的獎勵,而道德和實際操作才是綜合技能的具體體現。
四、結語
培養學前教育的綜合技能,主要是針對目前學前教育領域存在的問題來進行,只有高度重視學前教育對幼兒個性成長的作用,才能在招生、課程設置和教學方面進行改革。目前,我國的學前教育培養,重點在藝術方面,沒有將幼師對幼兒人格影響聯系在一起。作為人生的啟蒙,幼師對幼兒的影響僅僅次于父母的影響,因而對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進行綜合技能的培養,是社會發展的需要。
【參考文獻】
[1]多元化學前教育專業人才供需現狀研究[D].王泉.重慶師范大學,2015.
[2]高職院校五年制學前教育專業課程設置研究[D].余芳.江西農業大學,2015.
[3]高職學前教育專業學生職業核心能力培養研究[D].岑丹文.廣東技術師范學院,2015.
作者:關蕊 單位:隴南師范高等專科學校
【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綜合技能培養】相關文章:
上一篇:學前教育舞蹈教學策略
下一篇:學前教育幼兒潛能過度開發問題
QQ客服
微信客服
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