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目前,對幼兒園社會教育活動的評價還沒有從理論和實踐研究的角度展開。有些教師認為社會課難以把握,因而逃避、推辭上社會課。幼兒園社會教育活動的評價問題已不得不引起教育引領者的思考和重視。
不久前,我市組織的幼兒園社會課“一課多上”觀摩評議活動激起了教師們對幼兒園社會課教育評價的熱議。所謂“一課多上”,即有多位教師圍繞同一活動主題設計組織活動,并讓所有聽課教師參與評價,達到教學相長、相互促進的作用。為了體現課堂的真實性、隨堂性,要求所有參與上課的教師在相同時間內設計組織一節大班社會活動,課題為《能干的我》。結果A教師組織的課堂氣氛活躍,孩子們參與熱情十分高漲,個個都展示出令人滿意的“能干”;B教師組織的課堂相對來說比較安靜,值得爭議的地方較多;C教師認為這一“課題”的設計很難貼近幼兒生活實際,整個課堂多以教師講述“能干的小朋友”是什么樣的為主。
到底誰的課堂更精彩,更靈動,更有效?本文結合B教師的課例談對幼兒園社會課堂教學評價的一些看法。
二
觀點一:在教師的支持下,孩子們對“能干”的意義是否有更深層次的了解
社會領域的終極目標是要把孩子培養成一名社會人,成為一個符合社會要求的人。
如果把能干的意義停留在孩子們所說的“我會吃飯、我跑步很快、我會彈鋼琴”等,課堂設計就會像A教師那樣在課堂上盡情地讓孩子們表演能干,甚至把原本整齊潔凈的教室弄得凌亂不堪,讓孩子們去收拾教室。當我們靜下心來思考:孩子們在表演過后獲得了什么?也許只有表面的熱鬧而已。相比而言,B教師緊貼孩子的生活,圍繞班上小朋友關心照顧生白血病的同伴這一愛心故事,提升了孩子對“能干”意義的理解:關心幫助別人是能干,為別人帶來快樂是能干,發現別人的優點也是能干。
對社會教育活動的內容要有深層次的理解,不能就事論事或追求形式上的熱鬧。類似這樣的課例還很多,如大班社會活動“夸夸我的好爸爸”應該理解為爸爸的能干為人們帶來了快樂、健康、財富等。有些小朋友對老師的提問“你的爸爸是如何能干的呢”?回答是“我的爸爸是大老板。”我的爸爸開寶馬車。我的爸爸是大力士等。教師居然還作出“你的爸爸真能干”這樣的評價。顯然,老師對好爸爸的概念沒有深層次的理解又如何去教育孩子呢?
觀點二:在教師的鼓勵下,孩子們的表現是否是“能干的”
幼兒社會能力的發展不取決于他所知道的“關于社會知識”的多少,而在于他對社會基本價值的把握、理解、踐行的能力。B教師設計的舞臺劇能充分反映出孩子們的表現是自主的、寬松的、能干的。
細節一:幼兒把給自己貼上星星的畫像貼到展板上去的時候,教師沒有為了節約時間而去幫助他們,任憑孩子們“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體現出了教師對孩子們的信任和尊重。
細節二:舞臺劇“丑小鴨”環節設計,讓孩子們扮演能干的演員、能干的導演、能干的化妝師等。大家欣賞了每一個獨特又能干的孩子,也為幼兒自信地展示自己搭建了舞臺。
B教師之所以能成功地把握細節是因為她對社會教育本身具有深刻的理解:“社會需要各類能干的角色,孩子們長大后都將是能干的社會的一員”。相比而言,很多教師不能把握社會課的特質而把社會活動上成語言課、科學課等。如有位教師組織的大班社會活動“我為盲人亮盞燈”,讓他們了解全國有多少盲人,導盲犬是怎么回事,盲文是怎么回事。一節課下來,孩子們雖然很快樂,也記住了一些知識,卻沒有體驗到盲人生活的不便,不能發自內心地去關愛、幫助盲人。
因此,幼兒園社會教育不能把孩子們記住關于知識的多少作為評價的尺度,而應考慮他們內心的體驗和在具體情境中是否會有能干的表現。
觀點三:在教師的啟發下,孩子們展示“能干”的愿望是否得以實現
B教師組織的課堂“愛心自選”這一環節出現了意想不到的情景:原以為全班孩子都會開心地為自己貼上愛心,可是有一位小女孩卻無動于衷。是因為不自信,還是有其它原因?正當B教師想弄明白的時候,孩子們七嘴八舌的指責讓小女孩的頭埋得更低。顯然,從孩子們的表達中了解到小女孩是個頑皮的孩子,常在教室里搗亂。B教師把這一突發事件作為一種有效的教育資源及時地加以點撥和引導,讓孩子明白:“寬容別人也是一種能干”。在教師的幫助下小女孩的自尊心受到了保護,也讓其他孩子有了一次深刻的寬容別人的體驗。
這一環節的進行雖然沒有像預設中那樣水到渠成,但是,教育是培養人的活動,不能急功近利,也不能急于求成,更多的時候它表現為一種期待、一種鼓勵。
幼兒園社會教育的一項很重要的目標就是培養孩子的自信心。因為用發展的眼光看每個孩子都是能干的、獨特的。他們都有很強的表現和自我能干的愿望,僅舞臺劇的表演還不足以展示孩子能干的愿望,還需教師適時、及時地給予他們體驗與展示的舞臺。
【對幼兒園社會教育活動評價的思考】相關文章:
• 幼兒園增設家庭教育職能的可行性分析
• 幼兒園如何開展特色教育
• 種植園地與幼兒園課程
• 幼兒園班級經營藝術
• 農村幼兒園的田園情緣
• 幼兒園音樂教育的新模式探討
• 淺談信息技術與幼兒園課程的整合
• 幼兒園游戲課程建構思路探討
• 幼兒園有效課堂教學探究
• 幼兒園教學中創新教育途徑探索
• 淺談利用幼兒園自然資源發展幼兒的動手能力
• 變了“味”的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