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良好的環境,有利于保證幼兒身心健康,促進其體、智、德、美的全面發展,從而實現教育目標。近年來,我園積極致力于室內外環境的創設。如今,利用環境進行教育已成為我園幼兒教育的重要特點和有效途徑。
一、室外環境充滿生機
環境對幼兒的行為和發展之所以具有價值,不僅因為它是影響兒童發展的重要因素,而且因為兒童在環境中通過自身的活動,能夠獲得應對環境變化的方式和能力。綠色是我園一道亮麗的風景。走進大門,紫荊吐翠,香樟挺秀,滿眼郁郁蔥蔥。校園內每幢建筑、每個角落都是“綠色育人”的天地。主教學樓兩旁,花圃連片,綠樹成蔭,令人陶醉,圍墻上繪有幼兒環保主題畫……正是這富有兒童情趣的樂園和“綠色育人”的濃厚氛圍,吸引著每一位新來的小朋友。
二、室內墻飾科學合理
我們在進行活動室墻飾設計時,充分考慮了孩子的年齡特點,做到有的放矢,真正發揮墻飾的作用。如小班教師在活動室布置了“我喜歡的水果”的墻飾,孩子們進行區角活動時,經常會進行區分顏色、為水果排隊數數等游戲。墻飾內容符合幼兒的生活經驗和認知水平,有效激發了孩子們的興趣,發揮了其應有的教育功能。
在進行墻飾設計時,我們還強調墻飾內容應與本班當前的重點教育目標相結合。例如,中班有個階段的教育目標是“認識春天”,為了實現這個目標,我們組織幼兒到戶外觀察植物、感受天氣的變化、給幼兒講春天的故事,同時又還在活動室墻上布置了孩子們賞花、放風箏等情景的畫面。這樣的墻飾不僅對孩子有吸引力,而且能使他們受到美的教育。
三、環境與教研融為一體
幼兒園活動室是幼兒生活、學習、活動的主要場所,室內環境對幼兒有潛移默化的影響。因此,室內環境要體現幼兒的興趣、需求和探索精神,體現幼兒、教師、家長的參與和互動,體現新觀念下多種經驗、信息的整合,體現各種廢舊材料的巧妙利用,體現教師的巧思與創新。如我園大一班從剪紙入手,開展“在剪紙活動中培養幼兒動手操作能力”為主題的教研活動。每個主體墻飾的創設,不僅是課程內容的體現與教學活動的反映,更是幼兒學習過程與結果的記錄,也是教師成長提高的良好途徑。
四、讓幼兒積極參與者環境創設活動
只有充分發揮幼兒的主觀能動性,使幼兒積極主動地參與到環境創設活動中來,使幼兒的思維力、創造力及個性品質得以充分發展,才能有效地發揮環境在幼兒身心發展中的教育作用。因此,在環境創設中,我們為幼兒提供機會,使幼兒成為環境創設的參與者和創造者。如春天來了,教師組織孩子們共同布置春天的景色,孩子自己動手剪樹葉、搓柳條,制作桃花、迎春花。新年到了,圣誕樹上掛滿了小朋友制作的新年禮物,有五顏六色的新年賀卡,有用橡皮泥、糖紙做成的各色糖果。孩子們在手工制作的同時,發揮了自身的想象力和創造力,提高了自己的認知能力和動手能力。
通過全園教師和幼兒的共同努力,我園環境創設的優勢正在日益凸顯,并形成了特色。我們始終將幼兒的主體地位放在首位,體現教研主題,重視環境育人的功能。同時,把環境設計作為一種教育理念和課程模式的構建要素,讓環境與幼兒互動,讓環境說話,促進了幼兒健康成長。
【幼兒園應強化環境育人的功能】相關文章:
• 幼兒園剪紙活動初探
• 淺議幼兒園晨間活動組織與開展
• 農村幼兒園家園共建的探索
• 幼兒教師做好觀察記錄的策略
• 給幼兒園美術教育課堂注入更多活力
• 開展幼兒園繪本區域活動的建議
• 淺談幼兒園的文化建設
• 多元素融合,塑幼兒園視覺新形象
• 淺談《幼兒園健康領域》教學
• 淺談幼兒園創新教育
• 幼兒園小班語言教學之我見
• 蘭州市幼兒園兒童蟯蟲感染情況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