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語言作為人類最為重要的交際工具,它是表達人類的思想以及情感的工具。在幼兒學習語言當中,怎樣掌握語言是一個既微妙又復雜的過程,作為幼兒園來說,是培養幼兒學習口頭語言的重要場所一直,教師如何才能正確的引導幼兒學習語言,并激發出他們學習的興趣。在實際工作中,剛入園的孩子只能與本地老師進行交流、溝通的現狀,給我們的教學帶來了許多的不便。人類語言的最終目的是為了交流,交流重要的因素是表達,你說的話別人要聽的清聽得懂,在幼兒階段,孩子不會寫字,所以重要的交流方式就是口語,所以口頭語言的表達能力就是最重要的了,他也是書面語言的基礎,在幼兒的社會生活中,主要的表方式就是口語表達。
關鍵詞:普通話 幼兒 交流
中圖分類號:G61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4)01(c)-0215-01
培養孩子說普通話的習慣,對于孩子的成長來說,比參加特長培訓班還有益,不僅可以提升孩子的人生品位,還可以幫助孩子在更高的平臺上認識和塑造自己。培養孩子說普通話的習慣要注意兩點:一是不要強迫孩子說普通話,要培養孩子的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讓孩子多參加用普通話念
兒歌、講故事活動,及時給予肯定和鼓勵,讓孩子收獲成就感,可以進一步激發和強化孩子說普通話的興趣。要每天跟寶寶講普通話,多帶寶寶去周圍都講普通話的人群中,也多多與同齡講普通話的小朋友玩在一起,我想很快寶寶就學會普通話了,可以先從講很多故事給寶寶聽,看寶寶愛不愛聽這方面的故事,總有寶寶想聽了,如果故事中有寶寶喜歡的故事,我想寶寶很愿意的,這樣寶寶的普通話很快會有成效的。二是注重榜樣引路,有意識地讓多跟普通話說得好的同伴玩,或者一起學習,一起活動,同伴往往是最直接的老師,同伴的言傳身教有時候比任何老師的教誨都管用。孩子會想,別的小朋友都說普通話,我當然要說;別的小朋友普通話說得好,我也應該說得好才行。
普通話是全國通用語言,是我們與同學、老師、家人及陌生人溝通的工具。為了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為了順利達成我國與世界的接軌,普通話教育應該從幼兒園抓起。通過對幼兒的長期觀察與研究,我覺得應該從以下幾點來要求幼兒:(1)堅持課堂內與老師、同學的交流使用普通話,并能達到準確流利。(2)保證課后與老師的交流使用普通話,并逐步養成習慣。(3)做到校園生活中與同學的交流使用普通話,形成良好的語言環境。(4)盡量帶動家人在家庭生活中使用普通話。(5)盡量堅持在社會生活中使用普通話,為城市形象的塑造,城市文明程度的提高盡一份力量。生活中有一些人不規范使用我們優美的漢語,冒出很多的錯別字。使普通話成為我們學習生活的主要交流工具。我們要學好普通話,用流利的普通話迎接五湖四海的來賓。
家長要有耐心和信心,耐心用于在生活中堅持用普通話和孩子交流,給孩子朗讀童話或陪看動畫片,加以講解。信心是要相信老師會借助肢體語言加深和寶寶的交流與互動。廣泛使用規范普通話已成為我們每一位孩子、家長的責任,為了更好開展“推普”活動,我們在這里向全園的爸爸、媽媽、老師和小朋友們發出倡議:(1)請老師、家長和小朋友們在園、在家要說普通話。(2)在學習、生活過程中,家長、老師、幼兒間的交流堅持使用普通話,并逐步養成習慣,由生硬走向自然。(3)語言交際中時刻注意自己的口語發音,并且能和周圍的人相互督促,積極地糾正普通話的發音,使規范用語成為一種自覺行為。(4)盡量帶動家人在家庭生活中使用普通話,在力所能及的范圍內積極主動推廣普通話。(5)盡量堅持在社會生活中使用普通話,為城市形象的塑造,城市文明程度的提高盡一份力量。(6)規范使用漢字,并在力所能及的范圍內積極主動推廣普通話。希望大家積極行動起來,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使普通話成為我們工作、學習、生活的主要交流工具,讓我們用普通話迎接五湖四海的來賓,讓我們用普通話融入這個開放的快速發展的社會點,再幫寶寶結交一些普通話流利的小伙伴,孩子很快就能取得長足進步的。
教師要對于運用普通話表達的幼兒及時鼓勵,發現錯誤立即糾正。如發現幼兒發音不正確,教師立即糾正,對于錯誤的發音不重復,不要給予強化,以免引起錯誤的模仿。又如發現幼兒說話不符合語法規則時,不能因"有趣"而重復他們的話,這樣會使幼兒分不清正確和錯誤,而一再重復自己的說話。平時多鼓勵幼兒大膽地說話,及時給予肯定、表揚,培養幼兒的信心,幼兒才進步得快。小班的孩子在幼兒園經過了一年的學習,現在普通話聽說能力較強。總的來說,教幼兒說好普通話,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我們長期有意識地訓練,才能使幼兒普通話的聽說能力逐步得到提高。發展口頭語言表達能力是幼兒語言教育最主要的任務,所謂口語表達能力就是指的能把詞組織起來表達自己意思的實際運用語言的能力。口頭語言的交際作用是通過表達實現的,前兩項任務教會兒童正確的發音,豐富兒童的詞匯都是為培養幼兒的表達能力做的準備工作,促進幼兒口頭表達能力的形成是語言教育的最終目的。第四項任務幼兒學習文學作品,能發展創造性運用語言的能力,因為這些語言有聲有色、優美動聽,幼兒常常不自覺地重復著、記憶著,并試著在各種場合遷移運用。還因為文學作品有生動有趣的故事情節和人物形象,對幼兒有很大的吸引力,他們不但要聽,還躍躍欲試地想進行創編。所以故事聽多了,就能學著編故事,
兒歌詩歌念多了,就能脫口說出詩歌一樣的句子,提高幼兒口語表達能力。
反而言之,如果一個人在工作崗位上,早已具備了準確流暢、標準優雅地運用普通話的能力,那么,對于工作的開展和社會生活的進一步參與,將是一件游刃有余的事情。他擁有了普通話表達的能力和素質,激發了對方進一步和彼此交流的興趣。由此可見,一個社會意義上的人,能否擁有一口標準流利的普通話,對于社會生活的參與,將是一件多么重要的事情。讓普通話成為我們農村學校校園的主流語言,讓充溢著普通話氣息的學校,成為社會主義新農村語言文化建設的主陣地!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由教師帶動學生,由師生帶動學校,由學校帶動農村,將普通話的推廣工作編織成一條不斷傳遞和拓展的紅絲帶,可以推斷,這將是普通話推廣的一條可持續發展之路。
考文獻
[1] 鄭蘭琴.開展普通話課題研究,做好幼兒普通話教學[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1(31):99.
[2] 陶國庭.推廣普通話要從幼兒園抓起[J].幼兒教育,1992(3):28.
【如何在幼兒園中開展普通話教育】相關文章:
• 淺談幼兒園環境的創設
• 幼兒園管理新策略
• 淺談幼兒園的分區活動
• 讓微課助力幼兒園教學
• 為什么孩子上了幼兒園一月一病?
• 幼兒園親子活動存在問題及對策分析
• 幼兒園故事教學的啟示
• 幼兒園開展科學教育活動的途徑
• 淺談現代信息技術教育在幼兒教學中的作用
• 以鄉土資源優化幼兒園一日活動
• 幼兒園表演游戲淺探
• 淺談幼兒園如何進行幼兒挫折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