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嫩高清一区二区三区_日韩激情一区二区_国产馆一区二区_综合久久网_久久国产精彩视频_www色婷婷

欄目分類

小編推薦

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幼教論文 > 其他論文

西北地區農村民辦幼兒園管理現狀調查

其他論文    日期:2019-03-27    作者:七夜、夜夜雨
【www.iyw0659.cn - 幼兒園其他論文】
[摘要]近年來,西北地區農村民辦幼兒園發展迅速,有效緩解了公辦幼兒園教育資源不足的問題,推進了西北地區幼兒教育事業的發展,然而農村民辦幼兒園的管理現狀卻令人擔憂。對西北五省區農村民辦幼兒園進行抽樣調查和訪談發現,西北地區農村民辦幼兒園存在發展不均衡、管理隊伍學歷較低等諸多問題。為此,研究者建議從四個方面加強管理,以促進西北地區農村民辦幼兒園發展。
  [關鍵詞]西北地區;農村民辦幼兒園;管理;現狀
  [中圖分類號]G61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4604(2008)06-0015-06
  
  民辦幼兒教育是指由國家機構以外的社會組織或個人承辦,利用非國家財政性經費,面向社會招收幼兒的幼兒教養機構的總稱。它既包括民營企業、民間團體及個人開辦的幼兒園(純私立的幼兒園),也包括少數國有企事業單位、民主黨派、政府機構下屬單位及社會團體或組織(如婦聯、共青團、兒基會)擁有部分產權但沒有直接或間接利用國家財政性撥款創辦的幼兒園。上世紀末,西北地區民辦幼兒園尤其是農村民辦幼兒園發展迅速。它們在促進整個幼教事業發展的同時,也逐漸暴露出很多管理上的問題。為了解西北地區農村民辦幼兒園管理現狀,發現并解決問題,研究者對西北五省區的部分農村民辦幼兒園進行了調查。
  
  一、調查對象和方法
  
  (一)調查對象
  本調查對象為西北五省區――甘肅、青海、陜西、寧夏和新疆農村民辦幼兒園管理人員和教師以及部分幼兒家長。
  
  (二)調查方法
  研究者采用自編問卷,隨機抽樣調查了44所西北地區農村民辦幼兒園,其中甘肅12所,占27.3%;青海、寧夏和陜西各9所,各占20.4%;新疆5所,占11.4%。發放問卷44份,回收有效問卷44份。問卷調查數據用SPSS10.0統計處理。在問卷調查基礎上,研究者還對部分農村民辦幼兒園管理者、教師和幼兒家長進行了隨機訪談。
  
  二、調查結果與分析
  
  (一)辦園基本情況
  1、創辦時間有差異,抽樣地區農村民辦幼兒園發展速度不一
  調查顯示,44所農村民辦幼兒園于上世紀80年代創辦的占2.4%,90年代創辦的占28.6%,2000年以后創辦的占69%。上世紀90年代為樣本地區農村民辦幼兒園發展的起步階段,農村民辦幼兒園數量有限,且各省區發展水平不一。陜西起步較早,上世紀90年代創辦的農村民辦幼兒園占陜西調查樣本的62.5%,共有5所。這一時期甘肅和青海抽樣地區分別創辦了3所農村民辦幼兒園,寧夏僅有1所。與西北其他四省區相比,新疆農村民辦幼兒園創辦相對較晚,被調查的5所幼兒園均為2001年以后創辦。2000年以后,西北五省區農村民辦幼兒園發展速度較快,其中甘肅、寧夏的發展勢頭超過了起步較早的陜西。
  2、創辦者多為漢族,幼兒入園率存在民族差異
  對農村民辦幼兒園管理者進行民族統計發現,漢族管理者約占78.6%,回族管理者約占16.7%,東鄉族和藏族管理者(均來自甘肅臨夏回族自治州)各1名,分別約占2.3%。甘肅和寧夏的被調查幼兒園漢族和少數民族管理者各為4人。陜西、新疆和青海的被調查幼兒園管理者全部為漢族。研究者進行農村民辦幼兒園管理者民族調查的原因在于,西北五省地區少數民族眾多,不同民族的幼兒園管理者有可能引起幼兒入園率的變化。以少數民族人口較多的寧夏、新疆和青海為例,被調查幼兒園2004~2006年三年間招收幼兒的民族分布有顯著差異:寧夏回族幼兒入園絕對人數較多,均超過當年入園幼兒總數的60%,漢族和回族幼兒入園人數增長幅度明顯:青海和新疆農村民辦幼兒園漢族幼兒居多,少數民族(回族、維吾爾族等)幼兒入園率相對較低。
  3、管理隊伍學歷偏低,門外漢較多
  調查顯示,西北五省區農村民辦幼兒園管理者中具有本科學歷的僅占4.5%,具有大專學歷的占38.6%,具有中專學歷的占18.2%,具有高中或職業高中學歷的占34.1%,還有4.5%的管理者只有初中及初中以下文化程度。
  從管理者的專業背景來看,畢業于學前教育專業的管理者僅占調查總樣本的31%;畢業于師范學校非學前教育專業的占23.8%:畢業于非師范專業的占26.2%;還有19%的管理者是其他社會人員,通過訪談得知,這部分管理者的文化程度主要為高中或高中以下。可見,西北五省區被調查地區的農村民辦幼兒園管理者大多數(69%)都沒有學前教育專業背景,這勢必會影響農村民辦幼兒園的管理質量及發展水平。雖然有部分非學前教育專業的管理者接受過師范教育,但由于學前兒童與學齡兒童的身心發展有明顯差異,其教育方式和手段也有諸多不同。他們自身所具備的教育背景和資源可能為其在幼兒園的管理和教學工作中提供一些幫助與參考,但是也有可能導致其照搬其他階段教育經驗來教育幼兒,導致學前教育小學化,甚至初中化。
  4、個人創辦和聘用管理者為主
  被調查的44所農村民辦幼兒園管理者中有29人是個人投資,自主辦園自主管理,占樣本總數的64.4%;11人為聘用管理者,占24.4%,他們主要是農村民辦幼兒園投資人聘請的管理者;3人由幼兒教育主管部門委派,占6.7%;還有2人以承包人的身份出現,占4.4%。
  5、創辦經費自籌,日常運轉依靠幼兒繳納學費
  農村民辦幼兒園的創辦經費主要依靠個人籌集(77.3%的管理者選擇了“創辦者自籌經費”)。調查發現,由于資金投入總量不同,各農村民辦幼兒園的硬件設施有明顯差異。至于農村民辦幼兒園的日常運轉經費從何而來,72.7%的管理者表示,幼兒入園繳納的費用是主要來源。由于農村民辦幼兒園得不到國家財政性經費支持,所以幼兒繳納的費用又成為農村民辦幼兒園賴以生存和發展的重要經濟支撐。同時不少農村民辦幼兒園還開設了舞蹈、美術等特長班以增加收入。另外,少數農村民辦幼兒園還接受過社會捐助、地區資助等。在訪談中部分農村民辦幼兒園管理者表示,當地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門給予農村民辦幼兒園的實際支持較少,這與我國西部經濟貧困、基礎教育中的“普九”任務艱巨等問題有關。
  6、農村民辦幼兒園收費低廉,管理者收入存在地區差異
  我國民辦教育的相關規定并沒有明確說明民辦幼兒園的收費標準。調查顯示,農村民辦幼兒園“依據上級主管部門和物價部門制定收費標準”的占41.7%,“參考民辦幼兒園所在地平均消費水平制定收費標準”的占38.9%,其他幼兒園主要參考“當地同類幼兒園和公辦園收費標準”收費。這導致西北地區農村民辦幼兒園收費標準存在差異。總體而言,由于相關規定尚未制定,又由于農村民辦幼兒園競爭激烈,其收費相對低廉。如陜西、甘肅農村民辦幼兒園的收費標準為每學期200元左 右,最低收費是每學期90元;青海為每學期150元左右。在訪談中大部分幼兒家長表示,收費高低是選擇幼兒園時考慮的重要因素之一。
  值得注意的是,有27.9%的農村民辦幼兒園管理者不是從幼兒園領取月工資,這主要是因為自主辦園者個體擁有對幼兒園資金的管理權和支配權,幼兒園的收支均由管理者個人控制,自然也就不存在領取月工資這一說法。除新疆以外,其余西北四省區都有這種情況。對領取月工資的農村民辦幼兒園管理者進行調查發現,管理者月工資在200~400元的占16.3%;在401~600元的占9.3%;在601~800元的占34.9%。寧夏和青海農村民辦幼兒園管理者中各有1/3的人選擇了月工資為“601~800元”,新疆、陜西、甘肅選擇此項的人分別占各自抽樣數的75%、50%和20%;調查總樣本中月收入在800元以上的占11.6%,這部分都是自主辦園管理者,主要來自寧夏、新疆和青海。西北五省區農村民辦幼兒園管理者工資存在較大的地區差異,這與各地經濟發展水平、管理者的任用方式等因素有關。
  
  (二)內部管理
  1、教育教學活動重知識傳授輕能力培養
  教育教學活動質量是幼兒園生存與發展的生命線。幼兒家長選擇民辦幼兒園除了考慮收費,還非常看重教育教學質量。由于幼兒教育理念較為落后,西北五省區許多家長錯誤地認為能讓孩子背詩、做算術題的就是好幼兒園。調查中部分教師也提出了困惑:“現在提倡保教結合,開發智力,但在這里家長只要求孩子學到知識,這與我們強調在游戲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思想是矛盾的”;“家長就是要我們給孩子多教點東西,多寫字、算題,如果你不教,家長就選其他幼兒園了”。在家長需求不合理和競爭激烈的背景下,農村民辦幼兒園普遍出現了重知識傳授、輕能力培養的現象。我們在甘肅、陜西對農村民辦幼兒園進行調查時發現,在幼兒園課程安排中。小學教育內容,如拼音、寫字、數學計算等所占比重較大。同時教學方法單一,教師講、孩子復述的情況較為普遍。部分幼兒能背誦英語日常用語,但并不知道在生活中應用。
  《民辦教育法實施條例》肯定了“實施學前教育的民辦學校可以自主開展教育教學活動”,但這種“自由開展”的教育教學活動應以遵循兒童身心發展規律為前提。在農村民辦幼兒教育中,忽視兒童身心發展規律、單純以獲取知識為目的的教育教學活動普遍存在。這一方面與教育者自身對幼兒教育的認識偏差有關,另一方面,孩子能念、能背、能寫較為直觀,也更容易獲得家長的認可。
  2、教師管理與考核注重家長評價
  教師管理是幼兒園管理的一個重要方面。對教師的考核將直接影響其工資待遇和個人職業發展。幼兒家長評價、教師工作態度以及教學水平是民辦幼兒園考察教師的三個重要方面。幼兒入園率直接影響民辦幼兒園的經濟收入,因此來自幼兒家長的評價是民辦幼兒園管理者考核教師的首要因素。幼兒家長對教師的評價與教師對孩子的態度、教育教學能力有一定關系,需要注意的是,家長評判教師教育教學能力的標準可能不合理。如很多家長以傳授知識量的多少來評判教師的好與不好,這不客觀,也不全面。
  3、管理者進修學習機會有限,培訓質量有待提高
  研究者在一年內跟蹤調查了農村民辦幼兒園管理者的進修學習情況,發現沒有參加過進修學習的管理者占17.1%,參加過一兩次的占53.6%,參加過三四次的占29.2%。可見,農村民辦幼兒園管理者進修學習的機會非常少。從學習方式來看,76.7%的管理者選擇了“外出觀摩”,72.1%的人選擇了“參加培訓班”。雖然選擇外出觀摩或參加培訓班的管理者較多,但是進一步調查發現,西北五省區農村民辦幼兒園管理者基本上人均一年只有一次機會參加這兩種形式的學習。至于學習效果如何,不少農村民辦幼兒園管理者和教師反映,“教育局雖然有培訓,但是條條框框不實用,包括珠心算、識字的教學培訓,感覺內容空,不具體,沒用”。
  4、辦園經費緊張,師資匱乏,發展后勁不足
  由于西北五省區農村民辦幼兒園經費以創辦者自籌和幼兒繳納學費為主,辦園條件有較大差異。村民集資創辦的幼兒園條件相對較好,個體創辦園由于辦園規模較小、生源較少,加之個體財力有限。辦園經費相對缺乏,“家庭作坊式”幼兒園大多是租用居民用房或對自家住宅用房進行改造,園舍建筑不符合辦園標準,室內活動面積小,幼兒園教育教學必需的玩教具、操作材料、圖書的種類及數量都極少。
  調查顯示,有63.6%的管理者認為工作的煩惱來自“幼兒園的經費緊張”,52.3%的人選擇了“師資匱乏”。可見,經費緊張和師資匱乏是幼兒園管理者最關注的問題,這也是制約西北地區農村民辦幼兒園發展的兩個關鍵因素。另外,25%的人選擇了“家長的要求”,擔心“園所間競爭”和“入園孩子太少”的各占20.5%。這幾個因素之間有一定聯系。農村民辦幼兒園面對競爭必須設法吸引生源,而影響生源的兩個重要因素就是幼兒園的硬件設施和師資力量。辦園經費緊張和師資匱乏必然會造成農村民辦幼兒園發展后勁不足,制約其發展。
  5、管理制度不健全,制度難以落實,存在安全隱患
  農村民辦幼兒園創辦者大多對人、財、物擁有絕對的自主管理權。調查發現,僅有很少一部分農村民辦幼兒園建立了相對完整的規章制度,更多農村民辦幼兒園是直接照搬當地公辦幼兒園,甚至小學的規章制度,《學生守則》《班主任工作職責》等制度赫然出現在許多農村民辦幼兒園的墻面上。很多農村民辦幼兒園沒有依法建立財務、會計制度和資產管理制度。農村民辦幼兒園管理者一人管理財務的現象比較普遍,尤其是在小規模的“家庭式幼兒園”,財務收入和支出賬目不清晰。訪談中很多農村民辦幼兒園管理者表示,他們對教師備課、寫教案等都有要求,但落實與事后檢查并沒有跟進。由于師資緊張,多數農村民辦幼兒園都是一位教師負責一個班的所有活動,有的教師稱“沒有時間寫教案”,有的則在“一個月前就全都寫好了”。具體的教育教學活動也不一定按計劃實施,管理者對教師教育教學活動缺乏有效的制度化的管理。
  調查還發現,多數農村民辦幼兒園衛生、消毒工作不到位,存在安全隱患。部分農村民辦幼兒園廚房衛生條件差,根本無法保證幼兒的飲食衛生和安全:幼兒的水杯與圖書、雜物等堆放在柜子中;水杯、玩具等物品污垢較明顯;大多數農村民辦幼兒園冬季提供火爐取暖,而爐子周圍卻沒有任何防護措施,存在較為明顯的安全隱患。
  
  (三)外部規劃管理制度不完善,監管無力
  《民辦教育促進法》第三條和第五十二條指出:“國家對民辦教育實行積極鼓勵、大力支持、正確引導、依法管理的方針。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將民辦教育事業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國家采取措施,支持和鼓勵社會組織和個人到少 數民族地區、邊遠貧困地區舉辦民辦學校,發展教育事業。”盡管我國政府一再強調發展農村民辦幼兒教育的重要性,并提出了具體要求,但由于西部農村基礎教育發展薄弱,教育行政部門幾乎無力顧及幼兒教育。農村幼兒教育工作基本沒有納入各地經濟、社會發展的總體規劃,也沒有作為考核各級政府教育工作的重要內容。同時大部分地方政府對幼兒教育發展尚無規劃,部分地區即使有預留教育用地,也只是預留中小學校用地,而沒有考慮到本地區幼兒教育發展的需求。因此,在幼兒園的整體規劃和布局上考慮不周,這容易造成民辦幼兒園分布密集,導致惡性競爭。
  另外,農村民辦幼兒園的審批、管理等制度不完善,許多民辦幼兒園沒有進行教育審批,是“黑戶”幼兒園,這又給農村民辦幼兒園的監督管理帶來很大的困難。調查中不少審批手續齊全的農村民辦幼兒園園長提到:“目前非法辦園太多,我們多次向教育主管部門反映,請求管理此事,但教育部門沒有采取任何措施,非法辦園只要有房便開園,辦園成本很低,給我們帶來很大競爭壓力。”
  
  四、建議
  
  (一)調動社會各方積極性,多渠道籌資創辦農村民辦幼兒園
  民辦幼兒園是幼兒教育體制改革中的一個新生事物,它的出現促進了辦園體制的多元化,滿足了人們的教育需求,促進了幼兒教育的良性競爭和發展。經費緊缺是諸多農村民辦幼兒園發展的主要制約因素之一,政府應加大財政撥款興教力度,同時通過行政力量、媒體等廣泛調動社會各方面的積極因素,動員社區、鄉村及社會各界捐資助教。在居住分散的少數民族地區,必須突破以實現“正規化”機構教育為目標的單一發展模式,鼓勵多形式辦園,創辦各種類型的幼教機構。
  
  (二)加強對農村民辦幼兒園的監管,促進其規范發展
  教育管理部門重視農村幼兒教育,要加強對其監管,要盡快建立起合理的評估制度,通過定期評估和檢查,表彰與鼓勵優質民辦園所。對那些有基本發展資金、具備較完善的硬件設施和較好師資隊伍的民辦幼兒園加以扶持,對園長和教師的任職資格同公辦幼兒園一樣予以規范。對不具備辦園條件的,一方面要出臺優惠政策,主動幫助其創造條件,如給予資金上的幫助(有選擇的財政補助、以獎代補、減免有關稅費、土地使用上的支持)等;另一方面要限期整頓,要求其在一定期限內達到辦園要求。鑒于一些地方個人辦園經濟實力不足,要積極整合資源,促進村有民辦或股份合作等辦學模式的形成。加強農村民辦幼兒園的設施安全檢查,以確保師生的人身安全。對在這些方面不符合規定又不及時加以改善的農村民辦幼兒園,教育行政部門要責令其停辦整頓。
  
  (三)充分利用農村有利教育資源,改善教育教學條件
  教育家陶行知早在20世紀30年代在南京創辦鄉村幼稚園時就強調幼兒園環境創設、制造玩教具等應就地取材,石頭、麥稈、谷殼等農村常見物品皆可為幼兒園教育教學所用。由于經費有限,絕大多數農村民辦幼兒園的玩教具數量很少、可操作性差、趣味性不強,這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教育教學的效果和幼兒的發展。因此,充分利用農村自然資源,就地取材,為教師提供操作性強的教具、為幼兒提供充足的玩具等,是改善農村幼兒教育教學條件的重要途徑。
  
  (四)重視農村民辦幼兒園管理者和教師的教育培訓,加強業務指導
  加強對農村民辦幼兒園園長和教師的教育培訓是農村民辦幼兒園健康發展的保證。教育行政部門及相關的教師繼續教育培訓機構可以采取多種培訓形式,切實提高管理者的管理水平和教師的業務水平。
  1、由地區或縣級中心幼兒園負責總體指導并組織教研、觀摩交流和師資培訓活動。依托縣示范幼兒園、鄉中心幼兒園,形成集培訓、信息、教研、家庭教育、管理為一體的農村幼教業務管理運行體制,發揮優質教育資源的輻射作用,開展以日常教研為主的教師培訓,提供有針對性的指導,不斷提高教育質量。
  2、統一對所有新辦農村民辦幼兒園負責人和園長、教師等進行崗前培訓,做到持證上崗。要求他們學完規定的課程,并參加考試,考試合格后頒發專業合格證書。

【西北地區農村民辦幼兒園管理現狀調查】相關文章:

• 幼兒園如何實施個性化教育

• 淺談幼兒園班級常規管理

• 貝貝在幼兒園的午睡

• 論幼兒園美術教育的發展與應用

• 淺談幼兒園新課程教學設計

• 幼兒園區域活動社會化的策略探究

• 幼兒園保教結合問題淺談

• 堅持“以人為本”的幼兒園管理

• 幼兒園節日課程文化之我見

• 幼兒園后勤管理中需注意的幾個問題

• 開發家長資源搞好幼兒園教學

• 淺談幼兒園的班級管理

主站蜘蛛池模板: 米奇7777狠狠狠狠视频 | 成人高清在线 | 欧美中文在线 | 成人1区2区| 国产免费观看一区 | 蜜桃视频在线观看免费视频网站www | 日日碰碰 | 国产免费一区二区 | 久久中文字幕av | 懂色av蜜桃av | 国产99精品 | 国产午夜精品理论片a大结局 | 日本黄色一级片视频 | 国产一区亚洲二区三区 |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 精品国产伦一区二区三区观看体验 | 久久国产日韩 | 久久久免费在线观看 | 欧美一级欧美三级在线观看 | 久久伊人精品 | 欧美日韩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 午夜日韩| 日韩在线视频播放 | 日韩国产欧美一区 | 精品国产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大结局 | 成人超碰在线 | 91视频久久 | 国产不卡在线播放 | 男人的天堂一级片 | 成人片免费看 | 伊人一区 | 久久综合影院 | 国产在线激情视频 | 国产探花在线观看视频 | 久久久美女 | 亚洲视频在线播放 | hsck成人网 | 91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入口 | 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午夜一区 | 欧美电影免费观看 | 日韩高清国产一区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