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混齡教育最大特色就是能夠讓幼兒具有多重身份,并處于一種復雜的關系網絡之中。身處于復雜關系環境中的孩子,可以是同齡人的玩伴,可以是其他孩子的哥哥、姐姐或者是弟弟、妹妹,甚至可以是其他幼兒的老師。這種多重身份將會為幼兒帶來豐富的情感體驗,并且對其心理構成巨大沖擊。幼兒園教師在這一過程中,要對幼兒的情感體驗進行積極有效的引導,既要豐富孩子們的情感世界,又要防止不健康情感對孩子構成負面影響,最終實現孩子們全面、健康的發展。本文對混齡教育進行了概述,分析了現階段我國幼兒園混齡教育的實施現狀,并從四個方面,就如何有效開展混齡教育,提出了若干建議。
【關鍵詞】幼兒混齡教育 教育組織形式 生活學習環境 幼兒社會化
【中圖分類號】G6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14-0072-02
一、混齡教育的內涵
混齡教育是指將不同年紀段的幼兒編排在一個班級中進行學習與生活。意大利著名幼兒教育學家瑪利亞?蒙臺梭利在多年的幼兒教育實踐基礎上,創立了一套完善而又獨特的兒童教育方法,而混齡教育則作為蒙臺梭利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而世人所熟知。蒙?_梭利認為將同齡編班會人為的把幼兒隔離于真實世界之外,不利于幼兒的全面發展。隨著蒙臺梭利教育理念在全球范圍內的流傳,混齡教育理念被諸多國家幼兒教育所接受,特別是西方發達國家,比如美、英、法、德等國家,其學前教育已經普遍推行混齡教育。特別是德國,已經成為混齡教育的具有代表性的國家。
二、混齡教育的分類
我們在談混齡教育對我國幼兒教育的意義之前,還應該了解一下混齡教育有哪幾種類型。混齡教育通常是分為兩類:連續性混齡與間斷性混齡。連續性混齡是指一直都采用混齡。教育,從幼兒入學開始就實行。但從現在的情況來看,這對教師的要求是相當高的,而且很多幼兒園的硬件也達不到這個要求。所以,連續性混齡在我國幼兒教育中采用得很少,也不是很適合我國的國情。間斷性混齡是指每天一個時段或是一周一至兩個時段之內采用混齡教育,F在凡是嘗試混齡教育的幼兒園,大部分采用的都是這種分段的混齡教育。但這種混齡教育也有它的局限性,因為時間的間隔,異齡伙伴之間的熟悉程度難免受到影響,進而影響活動的質量。幼兒的學習需要刺激重復出現并且時間間隔不能太久才可能習慣化、敏感化,從而產生高效的學習。雖然間斷性混齡是現階段最適合我國的一種教育形式,但我認為它不如連續性混齡對幼兒發展的幫助大。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和人們素質的提高,混齡教育會在我國普遍采用,但最初都將以間斷性混齡間的形式出現,逐步的將發展到連續性混齡,最終連續性混齡將代替間斷性混齡。
三、混齡教育的形式
混齡教育要從實際出發采取不同的形式;忑g教育有不同的形式,采用何種形式,必須從實際出發,因園而宜。有的幼兒園采用兒童工作室混齡,有的采用活動混齡,有的則是采用游戲混齡,更多的是把混齡教育滲透在一日生活中,“大帶小”已成為一種普遍的方式。有的幼兒園經過多年的試驗,多次認證后,采用了混齡班的形式,不僅在分組活動中混齡,在區域活動中混齡,而且嘗試著在集體教學中混齡。雖然難度很大,但他們堅持試驗,不斷反思,及時改進,得到家長的認可和贊揚。不論何種形式,混齡教育的宗旨是不變的。
四、對幼兒園環境的創設
幼兒是在跟環境、小伙伴之間的交流互動里進行全面發展的,所以幼兒園的環境非常重要,學習環境是一個重要的教育載體。混齡教育的創始者蒙臺梭利,非常重視對幼兒環境的創設,在他的理論概念中,認為幼兒是混齡教育的核心人物,環境則是混齡教育得以開展的重要基礎,所以說如何創造出豐富的物質環境和良好的精神環境是幼兒園開展混齡教育的一個大挑戰。幼師通過提供給幼兒豐富的、不一樣難度的材料,指導幼兒在自己的發展空間中選擇合適的材料,通過和材料的互動達到幼兒發展水平的有效提升!皭叟c尊重”是混齡教育的靈魂,幼兒園實行混齡教育最大的價值就是提供了一種近似生活的學習環境,彌補了一些獨生子女的同伴缺失感。因此,幼師要給幼兒創造一種充滿愛、包容、關心和溫暖的學習生活環境,讓幼兒在充滿愛的環境中成長和發展。一個好的學習環境是混齡教育的關鍵,所以幼兒園的環境建設要投入大量的財力物力人力,從環境上吸引幼兒的注意力,從而達到教育的目的。
五、混齡教育課程的具體實施策略
首先,應能根據不同的教育目標對混齡班幼兒進行分組,如可分為集體混齡和小組混齡開展活動,也可分為大中組、中小組進行混齡活動,還可以打破年齡界限按幼兒的能力分組,中班能力強的可參與到大班活動,小班能力強的可參與到中班活動。此外,還可以互補混齡分組,即在同一活動中,將不同年齡、不同發展水平的幼兒分成若干個小組,讓他們在小組內互幫互學、共同發展。
其次,應采取適宜的活動策略。一是情境創設。在主題活動開展的過程中,應能根據主題線索,師幼共同探索主題開展的思路,生發主題活動的具體環節,并創設相對應的面對三個年齡段幼兒呈現的活動情境,如主題、區域環境的布置、材料的供應等,為幼兒之間的相互學習提供更具開放性的活動空間;二是應將分組活動和個別指導結合起來,充分考慮三個年齡段幼兒不同的年齡特點、能力差異、興趣愛好等,鼓勵幼兒自主選擇,教師對幼兒進行觀察,并適時給予支持、幫助和指導;三是成果分享。這是幼兒與幼兒、幼兒與教師的互動活動,分享經驗,相互啟發,共同體會成長的。
六、結論
綜上所述,混齡教育對于幼兒成長有著重大意義。由于混齡教育屬于“舶來品”,受文化背景、時代背景以及地域背景的影響,混齡教育不能完全符合我國幼兒園教育的現狀,需要我們不斷總結國內外經驗,推進混齡教育的本土化工作。除此以外,還需要我們注意的是,有些教育機構為了獲得高額利潤,將蒙臺梭利教育模式抬到了一個遙不可及的高度,這顯然是不利于混齡教育本土化的。教育是立國之根本,好的教育方法應該平民化、大眾化,這樣才能使更多人受益,如果將某些教育模式神話,將會阻礙這些優秀教育模式的推廣。因此,幼兒教育的同仁們必須要反思自己的行為,教育不能太過商業化,否則其后果不堪設想。
參考文獻:
[1]羅璇.我國幼兒混齡教育現狀與展望.畢節學院學報:綜合版,2011.
[2]劉文,魏玉枝.混齡教育中幼兒心理理論與創造性人格的關系.學前教育研究,2010.
[3]黃俏樂.混齡教育對我國幼兒教育的意義.華章,2009.
[4]張軍.混齡教育與幼兒發展、教育教學研討,2007.
【幼兒園如何開展混齡教育】相關文章:
• 幼兒園“幾何”教學的策略
• 幼兒園的首要任務是培養幼兒良好習慣
• 幼兒戶外探究活動
• 幼兒園音樂活動中的圖譜運用
• 淺談幼兒園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
• 淺議幼兒園舞蹈教育
• 幼兒教師口語課堂教學策略研究
• 農村幼兒園國畫教學探索
• 轉變觀念 全面實施幼兒園素質教育
• 幼兒園意外事故引發的管理反思
• 幼兒園保育員研究綜述
• 小議幼兒園的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