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幼兒園開展游戲教學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筆者建議,教師可通過設置以培養學生的主體性和能動性的游戲目標;用以課堂為主,課間、課外為輔的游戲教學;采用具備安全性、創造性、形象性等特征的游戲;主要采取以學生為主、師生互動的游戲方式,開展課堂教學。
【關鍵詞】幼兒園 游戲 實踐策略 教學反思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08.165
幼兒處于人生的初級階段,其探知世界的好奇心較重,尤其對游戲十分感興趣,幼兒園開展游戲活動或游戲教學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但由于當前對游戲教學理論探索不足,其實踐中也存在不少盲區。筆者擬就對幼兒園如何開展游戲展開初步探索,分別從游戲目標、游戲時間、游戲特點、游戲方式展開初步探索,其具體理論如下。
一、設置以培養學生的主體性和能動性的游戲目標
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們對孩子的期望越來越高,為了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幼兒園教學也受到了社會的廣泛重視。為了更好的促進學生健康發展,筆者建議在幼兒園開展游戲教學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幼兒處于人生發展的初級階段,對周圍的事物好奇心較強,具有一定的探知熱情,幼兒園教學應當滿足學生這一發展的需要。而傳統的課堂教學則理論性有余而實踐性不足,學生難以發揮其主體性和能動性,導致學生的學習熱情不足,個人人格發展受到抑制。
幼兒園開展游戲主要是為了彌補單純的課堂教學的缺點,使學生參與到集體活動中,在活動和實踐中學習相關的知識與技能,教師需要對此加以重視。合理的目標有利于實踐的正確開展,在開展相關游戲之前,教師需要明確,此項游戲開展的目的與意義,以培養學生的主體性和能動性為主要活動目標來選擇相關的游戲活動,保證游戲的活動意義,寓教于樂,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另外,在活動過程中教師還要通過協調人員角色分配,保證全體同學都能夠盡可能參與到游戲中,并且在游戲活動中都能夠扮演一定的角色,從而發揮自己在集體活動中的價值,體會到游戲的快樂與意義。
二、采用以課堂為主,課間、課外為輔的游戲教學
如何開展游戲,教師需要合理調配時間。在當前的教學大背景下,仍然以課堂教學為主,各科老師各司其職,較難協調時間開展大規模游戲,因此,課堂教學仍然是幼兒園開展游戲的主要場所。筆者建議,幼兒園應當鼓勵任課教師在課堂上依據教學內容,抓住幼兒愛玩游戲、活潑好動的特點,設置游戲環節,寓教于樂,使學生在游戲中學到相關知識,提高學生學習的熱情和積極性。例如,對于學習簡單的漢字這一環節,教師可通過小組分工合作的形式開展看圖識數字游戲,看在規定時間內哪一個小組所識別的數字最多,即為最佳合作小組,以此來培養學生之間的合作精神和競爭能力,同時加深學生對數字的記憶。再如,在教師教學生辨別圖形時,可要求學生利用小木棍拼圖形,看誰在最短的時間能完成相關的游戲任務。這種游戲方式不僅能讓學生了解某種圖形的構成要素和基本特征,還能夠加強學生動手能力,提高學生對知識的領悟能力與運用能力。在課外,可以組織學生課間完成某些游戲活動,如跳繩、拔河比賽等等,引導學生積極參加集體活動,在活動中增強身體素質,培養學生之間的合作能力,促進學生知識與人格的全面發展。
三、采用具備安全性、創造性、形象性等特征的游戲
幼兒園開展游戲教學還對游戲做出了一定要求,所采用的游戲必須具有以下特征:第一,具備一定的安全性。安全第一,我們在開展游戲時,必須要保證游戲的操作性強,難度不宜過大,適合幼兒運動,并且在游戲過程中,教師還要加強安全教育和安全監控,最大可能保證學生的安全。教師還必須具備一定的緊急事故處理知識,能夠及時對意外情況作出合理判斷并采取正確行動,保證游戲活動的正常開展。
第二,游戲還必須具備一定的創造性。游戲環節要靈活,不能過于死板,具有一定的創造性,便于學生展開想象力,充分發揮自身的才智。如果游戲環節和游戲結果過于呆板,游戲就流于表面,學生參加游戲也只是徒有形式,反而容易引起學生的厭煩情緒。筆者建議教師在教學中多開展探究活動,讓學生自己發揮想象力,激發學生的游戲興趣。第三,游戲還需要具有一定的形象性。因為幼兒的腦部正處于發展的初級階段,對抽象思維和邏輯思維的理解力不足,難以完成較高難度的智力活動。但是,幼兒對周圍世界的感知力較強,視覺對形象的感知力較強,教師可利用此特點,揚長避短,在游戲中盡量提高游戲元素的直觀性,以圖形、色彩等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鼓勵學生積極參加游戲活動。
四、采取以學生為主、師生互動的游戲方式
學生是教學活動的重心,也是游戲活動環節設置的目標對象,因此,幼兒園開展游戲教學應當以學生為教學中心,提高學生的參與度。教師需要明確自身所扮演的角色,教師只是游戲的組織者和引導者,合理分配人力和物力,引導學生參與游戲活動,以保證游戲活動的正常開展,但這并不意味著教師可以代替學生的角色。但是筆者發現,少數教師由于認識不足,在游戲活動中過于強調自身的權威性和領導能力,過度干預學生的表現,反而導致學生不能正常參與游戲活動。筆者建議,教師不妨適度放手,向學生講明游戲目標、游戲規則等相關信息后,將游戲的權利交還給學生,增強學生的主體性和能動性,發揮游戲的創造精神。
當然,以學生為主,還要求以教師為輔,二者合二為一,相輔相成,采用師生互動的游戲方式。在教學中教師所需要扮演的角色有三:游戲的制定者、游戲的監督者、游戲的評價者。分別表現為在游戲開始之前,教師根據教學目標選擇游戲方式和游戲規則,分配游戲角色;在游戲過程中本著認真負責的態度監督學生完成游戲,采用公平方式競爭;在游戲結束后,本著公平公正公開的原則評價學生的游戲成果,確定最佳表現者。通過師生共同完成某項游戲活動,加強學生與教師之間的聯系,拉近學生與教師之間的距離,創造和諧友好的師生關系。
總而言之,幼兒園開展游戲教學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是適合學生的發展規律和階段性教學的必然選擇,我們應當鼓勵各位幼兒教師在日常教學中根據教學需要多開展相關的活動,增加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最終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新世紀人才。筆者限于學識和知識所限,其論述中多有不合理之處,還望各位同仁多多指正,筆者也將繼續對此問題展開后續探索,以促進游戲教學理論與實踐的雙重發展,以更好開展幼兒園教學活動。
【幼兒園游戲的實踐策略探究】相關文章:
• 幼兒園教育管理的實踐探討
• 幼兒園感覺統合能力的訓練方法
• 幼兒教育幼兒識字能力培養
• 幼兒園音樂教育活動開展方法之我見
• 學前教育專業英語教學研究
• 淺談幼兒園課堂常規管理
• 幼兒園信息化建設有效策略的研究
• 幼兒園自制玩具制作的現狀調查
• 學前教育中運用啟發式教學的策略
• 幼兒園課程開發策略
• 幼兒園教師師德培訓探索
• 幼兒園數字化資源庫的”建用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