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術教育活動不僅能激發幼兒的美感,陶冶幼兒的性情,而且在活動過程中也能更好地培養幼兒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促進其智力、創造力、人格發展。美術教育活動內容涉及幼兒的興趣、情感、意志、智能、知識及身體發育諸方面。但過去的幼兒園美術教育活動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束縛了幼兒的想象力和創造力等,不能激起孩子們欣賞評論的熱情。本文針對目前美術教育活動模式現狀,進行了美術教育活動新模式的嘗試。
一、 美術教育活動新模式的提出
長時間以來,美術課上教師往往先出示范,請幼兒欣賞, 再模仿范例繪畫。時間長了, 幼兒就離不開“范例”這個拐棍了, 這樣就限制了幼兒的思維, 嚴重束縛了幼兒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又因為都是模仿范例, 幼兒作品也千篇一律, 激不起孩子們欣賞評論的熱情。
近年來,隨著素質教育的實施和幼兒園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幼兒美術教育已經成為對幼兒進行素質教育的重要領域之一。幼兒美術教育具有鮮明的人文性、綜合性、創造性、創造性的教育。它能夠豐富幼兒童年生活,能怡情養性,優化起精神世界;能夠使幼兒繼承優秀美術文化,提高其美術修養,終究提高民族的美術情趣與品位。它在整個幼兒教育中,具有舉足輕重的特殊意義,也是學前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促進幼兒全面和諧發展有著特殊的功績。因此在美術活動的教學方法上,教師必須要緊扣美術教育的目標和宗旨,采用新穎的方法,既引起幼兒的興趣與求知欲, 又充分發揮幼兒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這就要求開展幼兒美術教育的教師不但對幼兒美術教育本身具有深刻認識,而且需要掌握和探索一套具體適用于美術教育的新模式,即在理論和實踐方面有一整套能真正做到因地因時因人制宜的模式。
二、 美術教育活動新模式的基本指導思想
首先,在美術教育活動新模式中提出,活動過程中萌發情趣,使幼兒在有限的時間里獲得多方面的感受。一次富有情趣的美術活動,不只是在開始部分的內容和結束部分作品的評價上,而在整個活動過程中,幼兒借助畫筆表現自己的情感,也是幼兒對客觀事物的認識和態度的特殊形式的表現。
其次,注重活動過程中幼兒“自身”的發展。每一次美術活動都必須充分尊重幼兒的意愿,創設能使幼兒自如表現自己能力的環境,在教師的引導下,主動去感受美、表現美,使美術活動真正屬于幼兒自己的藝術活動,成為促進幼兒身心全面發展的重要途徑。
三、 我園美術教育活動新模式嘗試實施的內容
1. 活動目標:(1)引導幼兒在接觸周圍社會生活、自然環境的過程中,獲得美的心理體驗。(2)為幼兒創造良好的環境,在自主活動過程中,發展幼兒的觀察力、思維力、想象力,逐步形成美的基本能力,并體會表現美的樂趣。(3)鼓勵幼兒主動運用多種表現方法表達自己的認識和情感,從而促進幼兒人格的健全發展。
2. 活動內容的選擇:在新模式下,欣賞感受是第一位的,美術教育活動主要是為了激發幼兒的美感,因此,欣賞的范圍不局限于藝術作品,而應擴大到社會生活、自然環境、日常用品、玩具、圖書等能激發美感、誘發創造的多方面。然后教師精心挑選出制作范例(如:造型美、色彩美、構思美),根據幼兒發展水平的變化不斷變換內容。
3. 活動題材的選擇:幼兒美術活動的題材沒有特定的體系,只要是幼兒喜聞樂見,能激發幼兒想象力的內容都能作為題材,但都根據不同年齡階段的思維而選,即:小班選擇與動作直接聯系的題材;中班選擇內容單一、情節簡單的題材;大班以情節為主題材。如同樣的是“春”的題材,小班選與動作有聯系的摘花;中班已有了簡單的情節“大樹變綠”、“小燕子飛來了”等;大班則有很多的情節“農民種田”、“小朋友植樹”、“春雨沙沙”、“小燕子飛來飛去”等。
4. 活動形式:(1)創設寬松的活動環境,使幼兒愉快自如地投入活動,在精神上得到滿足,使幼兒體會創造美的無窮樂趣。(2)提供適合于幼兒的多種表現方法,按照大多數幼兒的能力水平,圍繞內容提出表現方法,在幼兒活動時,根據不同實際水平進行指導,引導幼兒在繪畫時能夠“寫實”,正如皮亞杰所指出的那樣,“兒童開始描繪他所知道的人或物體比他實際看到的人或物要早得多”。所以,教師給幼兒提供方法,讓每個幼兒任意揮灑,讓他們的美妙想象力,像天空中的小鳥那樣自由翱翔。如讓幼兒畫“美麗的大海”:教師先引導提問,然后讓幼兒展開想象,太陽、輪船等,也可畫大海和水鳥,再讓幼兒合理布局,進行作畫。
四、 正確處理美術教育活動新模式實施過程中兩個問題間的關系
1. 教什么,不教什么。如果承認不同認識水平的幼兒頭腦中有不同的圖像,那么,具體的圖像應由幼兒來創造;如果我們能尊重幼兒的創造,就可以發現幼兒沒有不會畫的東西,事實上幼兒所創造的圖像大膽、奇特、往往使成人望塵莫及,因此,教師教的重點不是具體的圖像,而是內容的啟發,表現方法的介紹,鼓勵幼兒大膽作各種嘗試,加深美的感受。
2. 實際觀察和生活體驗、范例欣賞、臨摹之間的關系。實際觀察是幼兒通過直接感知去了解客觀事物,它不但使幼兒獲得周圍多方面的知識,而是在生活中容易產生美感。范例欣賞是向幼兒介紹成人或同齡人的作品,通過觀察去體會別人如何對客觀事物進行藝術創造,從而了解豐富多彩的表現方法,加深幼兒對美的感受和提高表現美的能力。臨摹則是某一個局部,使幼兒嘗試模仿運用造型、色彩、構圖或操作工具的方法,以上三種方法在幼兒美術活動中缺一不可,其中實際觀察至關重要,是開展美術活動的前提。范例主要起欣賞表現方法的作用。其中極少數范例可以臨摹,目的不單是機械模仿,它也是讓幼兒通過實際操作去獲得某一方面的實際體驗,臨摹也應注意給幼兒一定的自由度。
(通渭縣幼兒園)
【幼兒園美術教育活動新模式的嘗試】相關文章:
• 幼兒園家長助教的多元參與
• 幼兒園班主任工作之我見
• 幼兒園室內裝飾設計研究
• 幼兒園教學活動優化策略探析
• 淺談幼兒園童謠教學的實踐探索
• 淺談幼兒園環境布置
• 論幼兒園班級管理中的有序性
• 普惠性民辦幼兒園發展現狀
• 德國人把幼兒園搬進養老院
• 以“兒童意識”引領幼兒園教育
• 現代幼兒教育問題及對策
• 幼兒園教師隊伍的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