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對學齡前兒童的生長發育及營養狀況進行研究,發現在幼兒園學齡前兒童的生長發育及自身營養方面,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學齡前兒童的肥胖情況愈加嚴重,需要得到社會各界的及時關注。
關鍵詞:幼兒園;營養;生長發育;學齡前兒童;肥胖
對于學齡前兒童來講,其自身生長發育情況與營養狀況對于未來的成長、生活都有著極為重要的影響,針對幼兒園學齡前兒童,園方及兒童家長等都應當掌握其營養狀況,并且根據實際情況進行科學合理的調整。幼兒園學齡前兒童在發育階段,可能??出現身體肥胖、視力下降、貧血、齲齒等問題。在此背景下,學齡前兒童的營養狀況就應當得到重點關注,這樣才能保證兒童健康成長。我院根據某幼兒園兒童在我院體檢的情況進行研究,分析如下。
一、資料與方法
1.一般資料
本研究以某幼兒園在我院接受體格檢查的學齡前兒童作為研究對象,其中,將2015年參加體檢的125名兒童作為研究的參照組,將2016年參加體檢的130名兒童作為研究組。所有學齡前兒童的家長都同意參與本次研究,并且簽署了知情同意書。我院在本次研究當中將以下對象排除在外:溝通能力障礙兒童、意識不穩定兒童、行動能力遲緩兒童、表達能力障礙兒童。在參照組兒童中,男性兒童65名,女性兒童60名,年齡為3~5歲;研究組兒童中男性67名,女性63名,年齡最小者為4歲,最大者為6歲,兩組實驗對象的基本資料對比無任何差異(P>0.05)。
2.方法
在學齡前兒童接受體檢的時候,我院先對兒童的身高進行測量,選擇立式身高計,讓兒童采取立正的姿勢接受檢查,并且幫助兒童將帽子與鞋襪脫掉,選擇厘米作為兒童身高測量的結果,并且將結果精確到小數點的后一位。之后,所有兒童需要接受體質量測量,我院選擇落地杠桿秤進行測量,兒童需要穿內衣接受體質量測量。
我院按照WHO發布的國際兒童生長發育標準進行分析,兒童的營養狀況計算方式為(體質量結果-評價體質量)/正常平均體質量×100%,兒童計算結果超出20%者為肥胖,16%~20%者為正常,15%之下者為消瘦,兒童血紅蛋白測量在110g/L以下者則為貧血。
3.臨床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學齡前兒童的營養狀況,包括兒童的貧血、肥胖、消瘦等情況,并作以簡析。
4.統計學方法
兩組兒童的各項計數資料需要接受SPSS21.0軟件包進行分析,若數據對比顯示P
【幼兒園學齡前兒童生長發育與營養狀況分析】相關文章:
• 幼兒園教師如何指導表演游戲
• 以生態文明理念構建幼兒園室內環境
• 杜絕幼兒園“小學化”傾向問題之我見
• 防止幼兒園教育小學化策略
• 淺談傳統文化在幼兒園的有效開展
• 堅持以人為本的幼兒園管理
• 以人為本理念下幼兒園管理工作初探
• 幼兒律動在幼兒園的實用價值
• 關于幼兒園親子活動有效性的研究
• 淺談幼兒園閱讀環境的創設
• 幼兒園集團化運營實踐與發展策略
• 幼兒園幫扶工作中的教育課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