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怎樣更好地將幼兒園的教育與小學的教育自然過渡、順利銜接是值得我們教師深思的問題,本文對此淺談些認識。 【關鍵詞】幼小銜接 差異 習慣
【中圖分類號】G6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1)02-0126-01
瑞吉歐教育者有一句名言:“接過孩子拋過來的球。”聽到這句話,我們的眼前不禁會浮現出這樣一幅生動、形象的畫面:幼兒園成了兒童主動學習的樂園,在這里,兒童積極主動和教師一起投入到快樂的“兵乓球”活動中。兒童不再被動地等待教師把球拋給自己,而是享有和教師平等的地位,擁有發球權,可以發起活動;在活動中,兒童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和需要來調節活動的步驟;兒童還可以自由地結束活動,而不是聽從教師的指令去繼續自己不感興趣的活動。尊重兒童的主動學習能力,并不意味著削弱教師的作用,為了使活動順利進行下去,教師要采取支持性的干預。在回球過程中,可以進行技巧指導,從而提高兒童的“發球”技巧和策略,保證兒童充分體驗做“主人”的快樂。在瑞吉歐的教育機構中,兒童是學習的主人,具有極強的自主性;教師則是陪伴兒童在一起體驗主動學習樂趣的合作者,更是為兒童提供主動學習條件、促進他們主動學習進程的導師。
一 幼兒園與小學的差異
1.直接給孩子感官上帶來巨大刺激的是學校環境
大多數小學還同從前的課桌一樣,大班額的班級從后面墻一直坐到黑板前,七八排黑壓壓的,很多學校只是外部環境稍微有變化,小班額的學校很少見。很多學校從感官上使孩子失去了愉快。
2.學習內容的變化,這是與幼兒園差異最大的
小學有必須掌握的學習任務,沒有彈性、沒有商量,語文方面新課程改革提倡加大識字量,提前閱讀,而幼兒園大多不提倡識字。相對以往教材識字量增大了,學生的基礎差了,特別是學生年齡更小了,可以說這是幼小銜接最不成功的地方。小學雖然要求會寫的字少了,但要求會認讀的字多了,對于學生眼睛、嘴、耳朵、手各種感官共同使用時,對字的記憶比較快,但要求會認的字不讓寫只讓讀一讀,如果日后再缺少反復鞏固、使用,很容易忘記。因此一年級識字是個難關。
3.學習方式不同
幼兒園大多以游戲為主,寓教于樂。這樣小學是大班額的,孩子學習是被動接受,強行記憶比較多,相對比較枯燥,部分孩子會感到吃力,長期的吃力就形成了厭學心理,雖然學校經過努力但班額大,不可能像幼兒園一樣以游戲化的方式學習。
二 幼小銜接工作措施
綜上所述,怎樣更好地將幼兒園的教育與小學的教育自然過渡順利銜接是值得我們深思的問題。近幾年來我園與青島市洮南路小學建立聯系制度,共同探討幼小銜接工作。
1.初步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經過幾年的摸索,我園自始至終堅持一點,即培養幼兒良好的學習習慣。因為習慣不好,對幼兒的發展就不理想。首先是時間觀念,到了大班我們經常召開專題家長會,以各種形式向家長宣傳溝通,讓孩子養成準時起床、上幼兒園、睡覺的習慣,并不隨意改變,特別是到了大班下半學期,更應該堅持遵守時間,讓孩子養成每天回家利用10分鐘時間專注讀自己喜歡的書或畫一張畫,不要讓孩子邊學邊玩。另外,讓孩子知道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教師布置的任務一定讓孩子自己去完成,家長不能代勞,可以給予適當的提醒,如結合主題或節日回家準備材料或完成一項任務,長期堅持,為上小學打好基礎。良好的學習習慣能讓孩子終身受益。
2.在日常的生活中,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
我園在研究幼兒早期閱讀方面,提倡在生活中營造閱讀氛圍。在孩子讀
兒歌、故事、古詩等作品時,每次從中自己挑選出想認的幾個字,不貪多。利用帶幼兒散步時間,結合我園小區周圍的商店、酒店、公司門頭、廣告標牌等引導幼兒認讀。因為這種形式的認讀隨處可見,隨處可學,最能形成孩子愿問愿學的學習氛圍。在游戲活動中,還可將一些認字卡片投放在活動區中,以孩子喜歡的方式玩接龍游戲,復習鞏固學生對新字的認識,讓孩子教孩子。識字是認知的基礎也是工具,也就是說,識字不是目的,識字只有與閱讀結合起來才更有意義,記憶的時間才會越長久。這樣為入小學適應環境、順利走過幼小銜接這個“陡坡”打好基礎。
3、注重能力的培養
對于素質教育很多家長很反感。其實他們是對素質教育不理解。素質教育不僅是教孩子唱歌、畫畫、彈琴、跳舞等特長,它可以濃縮成幾個字,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六會”。掌握知識不是學習的唯一目的,從某一角度來看,學習知識是形成發現、觀察、想象、思維等能力的手段。我們在教孩子學習10以內的組成和加法時,通過游戲在學習過程中,讓孩子學會總結歸類。如:學習8加幾、9加幾時,讓孩子逐漸歸納8加幾的相同點,9加幾的相同點,而不是教師單純地讓孩子死記硬背,在認識過程中,長期地讓孩子擁有這種學習機會,就會長期訓練各種能力,對孩子的成長終身受益。
隨著我國幼兒教育改革的深入和教育觀念的不斷更新,兒童主動學習能力的培養越來越受到人們的廣泛重視。尊重兒童的興趣和需要,極大地發揮兒童在學習中的自主性是教育教學活動得以成功開展的前提。瑞吉歐教育者為了將幼兒園創建成兒童主動學習的樂園,在提供環境保證和探索機會兩個方面積累了獨到的經驗。這些經驗對致力于提高兒童主動學習能力的我國幼教工作者而言極具借鑒意義。
〔責任編輯:李錦雯〕
【淺談幼兒園與小學的銜接】相關文章:
• 片區教研 促進幼兒園共同發展
• 游戲化學前教育論文
• 幼兒園音樂教學問題及應對措施
• 幼兒園大班開展拉丁舞之倫巴教學策略
• 淺析幼兒園繪畫教學
• 幼兒園男教教師職業認同感調查
• 怎樣為孩子選擇幼兒園?
• 淺談幼兒園環境創造
•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理念引領下幼兒園管理策略研究
• 幼兒園教學游戲化的實踐分析
• 幼兒園應注重習得的潛移默化
• 論幼兒園的語言文字規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