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幼兒園中開展幼兒區域活動是幼兒教學中的重要環節,并對幼兒教學質量的提高具有重大的影響。通過開展區域活動,教師能夠根據所制定的教育目標,進行相關的實踐活動。
一、區域活動的含義
區域活動是以幼兒園的教育條件為前提,教師按照幼兒園教學的目的以及幼兒的能力水平,有目標的設定多種主題活動區,并放置有關的材料,進而能夠促使幼兒根據自身的能力以及意愿對材料進行操作而進行小組合作以及個別化學習的活動。設置不同的主題活動區即幼兒的選擇具有多樣性,幼兒可以根據自身的需要以及興趣選擇什么主題進行學習。一般而言,區域活動具備了以下幾個特點。第一,自主性。自主性是主體根據自身的意愿行事的特性、動機。對于區域活動而言,發展幼兒的自主性是展現區域活動的重要特征。因為幼兒的自主性都具備一定的差異,為此,幼兒園要在開展區域活動的時候,有針對性的培養幼兒。第二,創造性。在開展區域活動的時候,幼兒能夠根據自身的意愿對活動區中的材料進行隨意的擺弄,并通過不斷的探索,發現并解決問題,從而能夠促使幼兒創新能力的不斷提高。第三,互動性。在開展區域活動的時候,要注重幼兒的合作,從而促使幼兒能夠共同發展。為此,區域活動一般都是以小組形式展開的。第四,教育性。在開展區域活動的時候,活動區的擺設是有一定的教學意圖的,并且也是根據幼兒的發展以及學習需要進行設定的。同時,區域活動也重視幼兒的自主學習,可見,區域活動中的幼兒自我教育的作用也是不容忽視的。
二、促使幼兒園區域活動順利展開的有效途徑
(一)域活動觀要明確
第一,教師要明確區域活動的意義是為了提供自主學習的機會給幼兒,同時在開展區域活動的時候,要把幼兒作為活動的主體,并要肯定幼兒的學習能力。同時,要根據幼兒的興趣以及能力等對區域活動進行設置,并且在設置的時候要符合幼兒活動環境的要求。為此,要把活動區設置為開放式,從而不單單促使幼兒自主選擇活動,依靠自身的能力去認識事物,同時也能促使幼兒在參與的過程中對學習產生興趣,進而推動幼兒更加熱愛學習。
第二,教師要明確自己在區域活動中的角色。在區域活動中,幼兒是活動的主體,而教師是活動的指導者以及觀察者。對于教師而言,教師要時刻對幼兒的情緒進行關注,同時,教師不能對幼兒的行為進行評價或是批評。此外,教師要平等對待每一個幼兒,并要尊重每一位幼兒,在活動進行中,教師可以適當參與到活動中,通過上述的方式能夠為幼兒提供更多的空間,從而能夠促使幼兒在更多的空間中達到學習的目的。
(二)照幼兒發展的情況,提供有關的活動材料
在開展區域活動的時候,活動材料是必不可少的,而且,材料是否擺設得當,將對幼兒的決定起到重要的作用。第一,教師要按照幼兒發展的情況以及區域活動的需要出發,合理的防止所需的材料,進而促使幼兒在活動過程中得到滿足。第二,要鼓勵幼兒和家長一起動手,共同說及半成品以及廢舊品,從而能夠制作出幼兒需要的材料,并能夠促使幼兒在收集材料的過程中達到教學的目標。第三,在開展區域活動的時候,教師可以鼓勵幼兒采用以物代物的方式進行游戲,從而能夠促使幼兒動手能力、創造力以及想象力的不斷提高。此外,在開展區域活動的時候,要注重活動材料的安全性以及多用性。
(三)層對幼兒進行指導,并要做好指導的記錄
幼兒園教師要按照不同年齡的幼兒的發展水平,采取多種指導方式,并要重視指導語的藝術性,從而能夠促使區域活動作用的有效發揮。通常而言,小班前期主要表現為趣味性以及直觀性,為此,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當以游戲活動為關鍵,同時,教師的指導語一定要具備一定的趣味性。對于小班后期到大班前期的幼兒而言,要以操作以及主題探究為主,在開展區域活動過程中,教師要采用具備建議性以及啟發性的語言指導幼兒的活動。對于大班后期的幼兒而言,要以促使幼兒思維能力提高為主,在開展區域活動的時候,教師的指導語一定要理性,從而促使幼兒更好的領悟出道理。除此之外,教師要在展開區域活動的時候,明確的記錄幼兒的表現以及教師自身教學的手段,并要對記錄的內容進行合理的分析,從而能夠促使區域活動質量的質量的不斷提高。
三、結語
綜上所述,教師應當明確區域活動觀,在幼兒園中明確區域活動的地位,并要不斷促使自身職業素養的不斷提高,從而促使幼兒園區域活動質量的不斷提高。
(作者單位:浙江寧波江北區幼苗雙語幼兒園)
【論幼兒園區域活動的開展】相關文章:
• 幼兒園一日活動的優化與研究
• 幼兒教師創設支持性語言環境的策略
• 全球教育實錄:幼兒園可以不一樣
• 關于幼兒園數學教育變革的思考
• 幼兒園閱讀區的創設研究
• 傳統節日走進幼兒園的實踐探究
• 幼兒園教師教學關注的初步研究
• 幼兒園教師與家長溝通策略研究
• 幼兒園傳統文化有效開展
• 淺談農村幼兒園集體舞教學的策略
• 略談幼兒園環境建設
• 淺談幼兒園如何培養幼兒的獨立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