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基礎教育的改革與發展,很多幼兒園將以圣賢教育為主的民族傳統文化教育融入學校特色建設、個性化發展進程中。同時,時代的進步,要求心理健康教育這門傳統課程在內容、形式等方面開拓創新。如何將圣賢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結合起來,使各種教育力量成為一股合力,是幼教工作者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一、圣賢教育的價值
圣賢教育,是指以我國傳統文化中的古圣先賢人物或經典文獻為載體,傳承文明,弘揚民族優良道德傳統的一種教育實踐活動。它適應了當前建設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發展的需要,是我們民族寶貴的精神財富之一。當代中國獨生子女多,家長非常重視孩子智力的開發,而對孩子健康心理的養成往往容易忽略。幼兒園開展圣賢教育對于促進幼兒的全面發展尤其心理健康具有重要作用。正如一位學者的觀點:成人養德,少年養志,童蒙養正。養正是指培養其端正的心性及行為。3~6歲的幼兒正是語言能力形成,記憶力增強的時期,幼兒園以圣賢教育為切入口,讓幼兒參與種種活動,學會與人交往,從而促進幼兒心理健康的發展。
二、心理健康教育蘊涵的文化底蘊
文化影響心理健康是多方面的。圣賢思想和智慧強調通過自身的反思來認識自我,認為心理具有整體性、個別性和情境性的特征。受此影響,傳統的心理健康觀注重個體主觀調整后的內心平淡與和諧。通過圣賢教育的諸多實現形式,如教育理念提煉、綜合資源配備、校本課程開發、系列活動實施,可創建幼兒園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彰顯幼兒園深厚文化底蘊的辦學理念。將學校的特色活動或常規活動從促進學生認知和身心和諧發展的角度來規劃,把活動納入校本課程,融入課表,按照心理健康教育的要求適度地開發和加工,形成體系,實現幼兒的和諧發展,以圣賢教育打造幼兒園心理健康教育品牌形象。
以圣賢教育為載體,通過豐富活潑的形式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動,逐步形成彰顯學校人文特色和育人品味的校園文化,讓幼兒在潛移默化中,實現道德素養、全面素質的提升。通過學習,可讓每個幼兒都能開發出自身就存在的、本性具有的純潔的心靈、感恩的心靈、孝親尊師的心靈。學習圣賢文化,享受圣賢教育的滋潤,可以為幼兒將來化解迷茫和困擾,得到真實的幸福與和諧的人生,從而奠定文化的準備。
三、圣賢教育促進心理健康教育實施模式
教育是各種合力共同作用的結果。從實踐來看,圣賢教育促進心理健康教育的實施模式可歸納為三種模式:
1.家園互動模式
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指出“幼兒園應與家庭、社區密切合作,與小學相互銜接,綜合利用各種教育資源,共同為幼兒的發展創造良好的條件。同時鼓勵家長對幼兒的識記經典作品等活動及時進行過程性評價;各班有互動平臺,教師要根據幼兒的個別差異,進入孩子的家庭進行指導等。
2.大帶小模式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大班幼兒帶領小班幼兒共同學習促進雙方的發展。將圣賢教育的內容和感受的意義以各種形式教給小班幼兒,使其得到鍛煉,如讓大班小朋友和小班弟弟妹妹一起背記圣賢經典。通過大帶小這樣的模式,使大班幼兒建立自信,培養責任心;使小班幼兒學會合作和共處。
3.社會生活實踐模式
如在幼兒園設立圣賢教育墻,圣賢教育周等。組織應不流于形式,讓幼兒有自主參與、有參與鍛煉的機會等。
以上三種模式是對傳統教育模式的挑戰,有著深遠的現實意義,拓展了孩子的生活空間,使圣賢教育時空更廣泛,教育資源更鮮活,教育場景更真切?傊,以圣賢教育為載體,通過豐富活潑的形式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動,逐步形成彰顯幼兒園人文特色和育人品味的校園文化,促進幼兒素質的全面發展。
。ㄗ髡邌挝 河北省石家莊市行唐縣直機關幼兒園)
【圣賢教育促進幼兒園心理健康教育】相關文章:
• 幼兒園美術活動的組織與實施
• 幼兒園園長管理的創新藝術研究
• 現代信息技術在幼兒園工作中的應用研究
• 幼兒教育對幼兒的重要性
• 學前教育僵化及其改善措施
• 試析幼兒園班級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 幼兒園音樂活力課堂的構建
• 幼兒園數學操作材料的選擇
• 幼兒園教學非語言藝術的探索
• 淺談幼兒園算術教學方法
• 電化教學在幼兒園的應用
• 淺談幼兒園的教育服務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