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世界全面教育宣言》指出“教師要認識到農村具有的傳統的知識和本土的文化遺產,具有固定的價值和效力,并能促進發展!薄队變簣@教育綱要》明確指出:“城鄉各類幼兒園都應從實際出發,因地制宜地實施素質教育,為孩子一生的發展打好基礎!北緢@是一所農村幼兒園,具有豐富的自然資源和社會資源,這為我們提供了很好的教育材料,我們應該充分利用這些優勢,因地制宜,精心選擇農村資源,并圍繞農村資源為出發點,使其在幼兒園的每一個角落中得到開發和利用,將其融入到幼兒的身邊,發揮其獨特的教育價值,讓每個幼兒在活動中充滿農趣和生機,讓幼兒園充滿農村特色。同時,農村幼兒園的特色課程也應該是因園而異、因人而異,充分體現尊重幼兒園和幼兒個性化發展。
關鍵詞:農村;幼兒園;特色;課程
中圖分類號:G617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4)21-133-01
《世界全面教育宣言》指出“教師要認識到農村具有的傳統的知識和本土的文化遺產,具有固定的價值和效力,并能促進發展!蔽覀兪且凰靥庌r村的鄉鎮幼兒園,豐富的自然資源和社會資源為我們提供了豐富的課程資源。隨著一年四季的變化,很多農作物是開展活動、環境創設的好素材,還有一些傳統的民風民俗更是具有教育價值。作為一所農村幼兒園,我們樂意學習別園的辦園特色,但是不生搬硬套,不斷摸索和完善適合農村幼兒園的特色課程。
一、因地制宜,確立特色
因地制宜是幼兒園環境創設的基本原則。從當地實際出發,就地取材。廢物利用,不浪費資源,不盲目攀比,這是《幼兒園工作規程》中明確要求。如我們班就發動每個幼兒把自己喝完的旺仔牛奶瓶帶到幼兒園,老師把三四個瓶子用膠帶綁在一起給幼兒當作梅花樁,讓幼兒在操場上做“走梅花樁”的游戲。此外,農村幼兒園沒有足夠的資金購買大型戶外玩具,可以請木工制作平衡桿、蹺蹺板、攀登架等。一些鄉鎮柳編盛行,可以用柳條編成各種小筐、小籃子、小推車等,用來盛放物品。還可以利用自然物裝飾活動室,如用玉米粒、大豆、紅豆、綠豆等粘貼地圖或各種小動物的形象;采集秋天的落葉加工成標本,或拼剪成各種圖案;用橘子皮做成菊花;把各種蔬菜和水果進行造型,變成一個個有趣的動物;成段的玉米秸,既可以用來數數、比較長短,又可以做建構材料,鋪路軌、搭建房子等。這樣既美化了環境,提高了幼兒的動手動腦能力,又培養了幼兒關心環境、保護環境的情感。我們的孩子生在農村,長在農村,與大自然的接觸頻繁而廣泛,面對農村的環境天天看,日日觀,有親切感,有探索欲。因此,我們抓住這個特點,充分合理地利用農村的河、石、土、水、竹等,師幼共同制作共同創設幼兒園的室內外環境,盡情體現農村特色。
二、立足自然,開發特色
農村有著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四季變化比城市更為鮮明生動。春天,大地泛綠,柳樹發芽油菜花金黃,蜜蜂嗡嗡,蝴蝶飛舞,麥苗在春風里點頭,夏天,空氣中彌漫著泥土的芳香,夜晚有熱鬧的蛙聲伴人入睡,粘知了、捉泥鰍的樂趣是再豪華的游戲也代替不了的,秋天,大地一片金黃,收割機在田里來回穿梭,大人們邁著喜悅的步伐去收獲,冬天,大地一片雪白,有足夠的空間堆雪人,打雪仗。現在的農村不但有豐富的自然環境資源,還有高科技的現代農業資源,可供我們挖掘利用。大自然、大社會都是兒童自己的世界,兒童自己的生活環境!爸苯幽脙和煜さ氖挛飦碜鹘滩、教具,提高學習的興趣和效率!敝逃谊慂Q琴先生的這句名言給我們指明了方向。
1、在自然環境中開展科學活動,讓幼兒學會觀察和比較。農村出門是田野、菜地、果園,為培養幼兒觀察能力提供便利。我們經常組織幼兒到大自然中去學習觀察和比較。當城市幼兒用圖片觀察玉米、油菜等農作物生長過程時,我們卻可以帶幼兒到田間地頭進行觀察、記錄,講解交流,教學活動因此生動,更能激起幼兒的學習興趣,發揮幼兒的主動性。
2、利用自然環境豐富幼兒的美術活動。農村植被豐富,我們帶領幼兒到秋季的大自然中去,采集各種各樣樹葉和種子,粘貼各種圖畫,如用一片柳樹葉,兩片銀杏葉貼成蝴蝶,用楓葉和柳樹葉貼成孔雀,用帶顏色豆子貼成臉譜。
泥土是農家之寶,除了探究土壤,玩泥也是幼兒感興趣的活動。教師和幼兒一起到大自然中去玩泥,也帶一些泥土回到幼兒園,學習捏、團、揉等“工藝”,制作游戲用的食品、水果、蔬菜等。通過玩泥,我們提高了幼兒的繪畫、粘貼、塑型等能力。
3、利用自然環境中有利地形,豐富幼兒體育活動。農村幼兒園雖然沒有足夠數量的體育器材,但是農村有田野、山坡、草地、小河、樹林,這些都是進行體育活動的好地方。如,在草地上、樹林里玩游戲。利用田梗練習平衡,利用小河練習投擲,利用田野中的小溝練習跨越,也可以根據季節玩水、玩雪。我們充分利用這些自然條件來發展幼兒的基本動作,鍛煉幼兒的身體。
總之,農村是個廣闊的天地,豐富多彩的大自然和鄉土材料為農村幼兒提供了寶貴的教育資源。要想將農村幼兒園辦得具有農村特色,我們農村幼兒園的教師就必須從農村地區的實際出發,挖掘一切可以利用的自然和社會資源,在為幼兒提供一些必備的基礎材料的同時,盡量和孩子們共同收集有濃郁鄉土氣息的適宜游戲材料,讓幼兒按自己的意愿和情感進行活動,讓幼兒在活動中真正體現其個性特點,讓每個幼兒都可以獲得成功的體驗,得到充分、和諧的發展。同時,要在幼兒活動中培養幼兒的學習興趣和良好習慣,讓他們現在和未來的生活充滿情趣。
參考文獻:
[1] 楊 靜.回歸自然,回歸生活.幼兒教育.2003(7).
[2] 師云鳳.鄉土教育資源在幼兒園教育活動中的運用[J].學前教育研究.2006(1).
[3] 肖 莎.談鄉土資源的利用[J].早期教育.2004(12).
[4] 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解讀[M].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2.
【淺談農村幼兒園有何特色】相關文章:
• 幼兒園大班科學小實驗開展策略
• 淺談農村幼兒園環境布置
• 幼兒園教師培養探討
• 農村幼兒園環境應該如何創設
• 幼兒教育創新理念與教育行為探析
• 幼兒園怎樣開展剪紙課
• 幼兒教師教育觀念重要性
• 運用現代教育技術,優化幼兒園語言教學
• 淺談幼兒園的素質教育
• 幼兒園的木棉樹
• 在幼兒園滲透傳統節日教育
• 談幼兒園室內環境優化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