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對于開展區域活動應以“活動區”為空間結構形式的,以游戲為基本活動,且能夠激發幼兒主動學習的環境。區域活動是集體教育的拓展,是重要的教育活動形式,因此要在明確其內涵及重要性的基礎上,制定明確的規則,提供豐富的材料,建立良好的同伴互動關系并結合教師的適時指導與評價以促進區域活動的有效開展。
關鍵詞:區域活動 同伴互動
一、區域活動的含義及重要性
區域活動(area activities)在英文中有很多的名稱,例如,游戲區(playing area)、學習區(leaning area)或興趣小組等。在我國,區域活動也稱區角活動、活動區活動等。無論國內還是國外,常見的區域有語言區、建構區、表演區、科學區、沙水區等。目前對區域活動的概念不同的學者有不同的理解。張博將其定義為“教師根據幼兒興趣以及發展需要,在幼兒園中為幼兒設置一定的教育環境,讓幼兒通過主動活動來學習,促進幼兒的身心全面和諧發展”。
二、區域活動的開展方式
幼兒園開展活動的方法有多種,但為達到培養孩子的能力方面的問題,建議采取以下方式:
1. 在一些角色游戲中,培養幼兒的自理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對他們進行情感教育。比如,娃娃家、小廚房、小醫院等活動。開展這些活動的意義是為了讓在游戲中讓孩子提高自己的動手能力,懂得關懷他人,互相協作等品質。因為幼兒班是孩子發展的一個重要階段,幼兒剛接觸新的外界環境,對于外面的世界還很陌生,開展“娃娃家”的活動可以讓孩子在幼兒園也可以感受到家的溫暖,促進幼?褐?間的互動以及交流等等。幼兒本來就處于一個好奇的階段,喜歡模仿別人,開展角色扮演的游戲,即滿足了孩子的好奇心,同時讓他們在快樂中提高自己的能力。[1]
2. 讓幼兒在游戲中,學會一些簡單地交往技能,發展語言能力等。培養自理方面的活動:小巧手穿衣、系系小扣子、誰的小手最靈敏等等。我們知道小班幼兒的自理能力很差,大多數幼兒到幼兒園什么事情也做不好,動手能力很差。比如:吃飯、穿衣、系扣子、穿鞋、入廁等,這些基本的活動中,都存在很多問題。所以,在區域活動中,我們可以制定目標,培養、鍛煉他們的這些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2]
3. 搭建游戲、排序游戲等小游戲,讓孩子在游戲中認識數字,提高學習積極性,以及讓孩子在集體活動中以競賽的方式看到不同方法的不同的效率,開拓孩子的思維,提升孩子的想象能力,培養他們獨立思考、分析、判斷問題的能力,同時也養成了幼兒做事具有堅強的意志品質,知道“勝不驕,敗不餒”。對于塑造孩子的性格以及能力有很大的幫助。[3]
4. 開展“小小發明家”的活動,讓孩子利用身邊的廢棄物品來制造出一些有用的東西。,材料要能為幼兒提供更多的按照自己的興趣和能力進行活動的機會,滿足幼兒的個別化需要,讓他們在沒有壓力的環境中玩玩做做,生動活潑、主動愉快地操作學習。并且根據幼兒的興趣和發展的需要及時進行更新和調整。在活動中增強幼兒的環保意識,增加他們的學習興趣 ,在快樂中提高,在快樂中成長。
三、區域活動開展的意義
皮亞杰曾指出:“幼兒的主動活動與教師根據目標精心設計的豐富多彩的活動環境及投放的材料之間有著密切的關系。區域材料作為幼兒活動的操作對象,是幼兒建構、學習、發展的媒介,因此選擇、投放、變更活動材料也是教師影響和規范幼兒的活動行為,支持和引導幼兒學習發展的指導策略之一。區域的材料雖然是靜態的,但生態式區域活動則強調最大限度地利用材料,使材料充分地“活”起來,以材料為影響幼兒的媒介,充分發揮其價值!
我們所說的區域活動是幼兒按自己的意愿進行的一種帶有學習的游戲。它不是由教師事先設定教學程序,引導幼兒一步一步按教師的思路完成的活動,而是在教師創設的有利于幼兒成長的環境中,由教師自己設定目標、規則、方法、玩中學,自主地完成整個活動。教師的任務是幫助幼兒實現自己的設想,并鼓勵幼兒發揮主動性、創造性,向自己挑戰不斷地對自己提出新的、更困難的任務。區域活動的這種特性,使幼兒能在某種程度上控制周圍的環境和人,成為一個有主見、有主意、有辦法、能獨立做事和不斷地向自己挑戰的人:另一方面,促使幼兒能主動與他人建立聯系,并在人際交往沖突中,通過堅持、妥協、形成一致意見、分頭行動等過程,學會合作分享。顯然,區域活動對于幼兒建立健全人格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是其他形式的活動所不能代替的。幼兒園教育教學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區域活動,對幼兒的一日生活進行規劃,它有著新型教學模式和新的教育理念,運用輕松的教學氣氛和靈活的教學方式,滿足不同階段幼兒成長所需,讓幼兒可以在未來更好的發展與進步。探究區域活動在幼兒園教學中的發展與作用,并且研究如何更好地運用區域活動進行幼兒教學。
參考文獻
[1]張暉.試論對幼兒園教材的價值審視[J].學前教育研究.2006(04)
[2]朱家雄.俗話幼兒園課程(二)[J].幼兒教育.2011(34)
[3]邱瑜.論幼兒園課程的診斷與改進[D].華東師范大學2012
作者簡介
尹潔(1968年4月―),女, 云南省景谷縣,畢業于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學前教育專業,供職于云南省西雙版納州景洪市幼兒園,中小學一級教師。
【幼兒園區域活動的開展策略】相關文章:
• 幼兒園“喂藥”,監管去哪兒了?
• 農村幼兒教師素質淺議
• 幼兒園語言教學例談
• 妹妹上幼兒園的第一天
• 幼兒園班主任如何做好管理工作
• 懷念我的幼兒園
• 主題幼兒園空間設計創新研究
• 引領幼兒園新教師度過職業適應期
• 學前教育專業大學生教育科研素養培養
• 三種文化中的幼兒園
• 幼兒園大班數學教學生活化初探
• 幼兒園如何加強幼小銜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