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近年來,隨著幼兒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幼兒教育內容逐漸豐富,教學形式日趨多樣化、生活化。為了有效貫徹落實《綱要》及《指南》精神,教師應立足本園實際,為幼兒提供豐富的教學素材,創設豐富多彩的故事情節,培養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動手操作能力以及生活體驗能力等,有效促進幼兒健康快樂成長。
關鍵詞:生活化;創意美術;幼兒園
中圖分類號:G6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8)13-0167-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8.13.108
幼兒園生活化創意美術活動就是指在開展創意美術活動的過程中,教師將教育內容與幼兒生活實際相結合,注重周圍生活元素的注入與挖掘,用生活中的素材感染幼兒,讓幼兒在充分利用生活化材料進行創作的過程中展現自我,發展個性,形成初步的審美情趣。 一、生活化創意美術活動有何作用
(一)培養幼兒審美情趣
對于幼兒來說,他們辨識事物的美丑不是站在理性角度進行評價的,他們觀察事物都帶有片面性、直觀性,所以他們對事物的認識讓成人感到很膚淺、很幼稚,但我們不能武斷地認為他們沒有審美能力,這只能說明他們的審美意識還停留在萌芽階段。他們普遍喜歡色彩艷麗、圖案新奇的事物。教師要根據他們年齡特點及認知特點,為他們創造一個符合他們審美情趣的生活化場景,用生活去感染他們,讓他們在“美景”中參與活動,通過操作認識美、感受美、創造美,培養整體審美情趣。
(二)發展幼兒個性
創意美術活動就是幼兒將自己對生活的認識通過創意手法展現出來,在創作中體驗成功與快樂,展現自己個性。對于同一個題材,幼兒個體特征不同,所展現的內心世界不同,表現方式也不同,這就是他們個性不同的體現。如果教師一味追求統一,要求幼兒“照貓畫虎”,那么幼兒所呈現的將是千篇一律的畫面,幼兒的成功感和喜悅感程度就會降低,幼兒對以后的活動就會失去興趣。而作為教育者,我們應注重幼兒的個性發展,在進行創意美術教育時既要注重技能培訓,也要注重個性發展。
(三)挖掘幼兒創造潛能
幼兒的創造活動從觀察開始。通過認真仔細地觀察,幼兒可以獲得大量豐富的感性材料,理解難以掌握的理論知識。教師應該多為幼兒創造與外界接觸的機會,將生活物質融入教學中,鼓勵幼兒多看、多聽,并通過美術形式將自己感受表現出來。每個幼兒都具有創造的潛能和天賦,他們會在生活中尋找靈感,將自己創造潛能展現出來,一根木棍、一個紙杯、一塊麻布、一些羽毛等都會激發他們創作潛能,使他們創造出令人賞心悅目的作品,并從中體驗到成功的喜悅。 二、如何開展生活化創意美術活動
(一)通過實際體驗感受,為幼兒的創作提供更豐富的素材
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向幼兒展示實物或圖片,進行情景表演、猜謎語等活動引導幼兒對創作對象產生直觀了解。例如,在對動物類相關內容進行創作時,幼兒對創作對象雖有了解,但只限于一種模糊的認識。為了更好的創作,加深幼兒對創作對象的認識,教師可提前收集一些圖片、視頻供幼兒欣賞,豐富他們的感官認識,為幼兒提供更多的創作素材。翩翩起飛的蝴蝶、自由飛翔的天鵝、任意奔馳的駿馬、可愛的小兔等活靈活現的動物視頻,都能讓幼兒受到啟發,涌現創意靈感,并激發幼兒創作欲望。
(二)通過創編故事情節,為幼兒提供自由想象的空間
對于有些教學內容,教師可以通過創編故事情節引導幼兒展開想象,幫助幼兒增強對物體的認識、了解。幼兒喜愛聽故事,所以教師要在幼兒聽故事中激發他們想象力,為他們進行創意美術活動提供更多發揮自我創新意念空間。例如,在教授衣服類創意內容時,教師可以創編一段關于“三毛流浪記”的故事,讓幼兒邊聽故事邊感受到三毛在寒風瑟瑟的冬日,沿街乞討,無衣物御寒的可憐處境,激發幼兒的同情心,讓幼兒萌生為三毛送漂亮衣服的欲望,為接下來開展創作活動奠定感情基礎。每個幼兒心中對送三毛的禮物都有自己的想法,在創作前他們已經有了初步的打算和設計,所以在創作中他們就會胸有成竹,憑自己心中想象設計出新穎獨特而富有愛心的作品。
(三)通過豐富操作材料,為幼兒提供新的創作思路
??意美術相對于傳統美術活動,最大的優勢就是創意,凡是幼兒感興趣的事物均可入畫,凡是幼兒感興趣的材料均可創新。對于創意美術,就要體現一個“創”字,而一成不變,千篇一律的操作材料長久投入活動,使幼兒失去原有興趣,或者將自己的創意定格在一個固定模式,無“新”可言,這就失去了開展創意美術活動的初衷。作為教師,我們要懂得適時吊起幼兒參與興趣,當一種材料使用熟練,且幼兒表現“無味”后,要記得及時更換新的材料,為幼兒提供新的創作思路。選擇新的操作材料,我們不能過多過繁,要循序漸進,逐漸遞增,并根據作品內容合理準備。生活中的廢舊材料如勺子、輪胎、餐碟、麻布、簸籮、紙板、紙袋等都可以作為材料投入使用;除了這些,自然界提供的種子、花朵、草木、沙石、貝殼等也是不錯的選擇。這樣,材料的更新與投入使幼兒的創新思路更加多樣,創意美術作品的多樣性也能更好體現出來。
(四)通過生活化環境創設,為幼兒提供靈感源泉
創設一個生活化活動環境,等于為幼兒創設了一個輕松和諧的心理環境,這為更好激發幼兒創作激情奠定了基礎。所以教師在開展創意美術活動時,要做到以下幾點:(1)為幼兒布置生活化創意美術環境。在室內擺放工藝品、名家創意作品,制作季節墻、節慶墻,點綴創意小手工、掛飾等,渲染創意氣氛,營造創意氛圍。(2)為每位幼兒準備一件操作服。為了免除幼兒在操作中將顏料濺到衣服上的尷尬,讓幼兒肆無忌憚進行創作,教師要在創作前為每位幼兒準備一件操作服。(3)播放一些輕
音樂,緩解幼兒緊張情緒。在幼兒創作時播放一些舒緩的
音樂,緩解幼兒創作的緊張,緩和心情,營造舒適自由的游戲環境,喚起蘊藏在幼兒身上創作的源泉。
總之,創意無處不在,只有將創意與生活緊密結合,幼兒們才會得到長久發展。
參考文獻:
[1] 周驥,沈曉敏.幼兒園特色文化建設之生活化創意美術研究[J].才智,2016(14).
[2] 徐毛莉.幼兒園生活化美術教育實踐研究[J].當代學前教育,2015(3).
【幼兒園生活化創意美術研究】相關文章:
• 民族地區鄉村幼兒園和社區的合作共育
• 福建省德化縣丁溪幼兒園美術作品展
• 西北地區農村民辦幼兒園管理現狀調查
• 德國雙語幼兒園建設方興未艾
• 淺談幼兒園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 新時期有效提高幼兒園班主任工作芻議
• 一個幼兒園老師的觀察發現
• “互聯網+”助力農村幼兒園家園共育
• 雙語幼兒園“雙語”嗎?
• 探析幼兒園識字教學的方法策略
• 幼兒園小班教學心得
• 幼兒園家園合作芻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