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所好園所,肯定有一位好園長。一位園長,怎樣才能管理好一所幼兒園呢?下面談談我的具體做法。 加強思想建設,提高教職工素質
我不斷改進教職工工作作風和隊伍風貌,逐漸樹立幼兒園的良好新形象。在工作中,不斷挖掘教職工的亮點,創設展現平臺,定期、定項進行表彰,在全園教職工中宣傳,學習先進事跡,形成爭優創先的氛圍。
不斷完善規章制度,明確獎優懲劣
針對幼兒園管理中存在的問題,我要求園領導班子及時進行梳理、思考、分析、討論,在一定時期內采取一定措施,嘗試精心、細致的管理方法。無論是前勤或后勤,都要設表記錄,發現問題及時與當事人溝通和交流,減少反饋環節,努力達到讓小問題及時解決,普遍問題有效解決,大問題馬上解決的管理效能。
增設管理崗位,培養管理人才
幼兒園的發展與管理,“人”是關鍵。“任人唯賢”,讓有理想、有抱負的人才有施展空間。在幼兒園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我在管理層增設了主任崗位,使上傳下達渠道更通暢,使教職工更有積極性,更好地服務于幼兒、家長和教職工。
加強教師專業素質的提升,促進不同層次教師的專業成長
讓教育教學管理常態化。我在教育教學工作管理中通過巡班、推門聽課、預約聽課、研討活動的形式從某個環節到半日活動的監督、指導。由值日、值周領導負責監督、實施。每周公布一次監督情況。
讓教師的管理層次化。把教師分為新教師、成熟教師、準專家型教師等層次進行分層次學習、培訓、培養、提高。讓不同水平層次的教師得到成長。
加強教育研究指導力度,進一步提升自身發展和輻射帶動能力
日常教研常態化。我認為,一學期的日常教研可滲透到每個月的每個年級中,平均分布在新教師、成熟教師、準專家型教師身上,提出不同要求進行教研活動。以全園教研活動、師徒結對、學習成果展示等形式開展教研活動,保障教師學習后有總結和展示的平臺和機會,形成教學常態。
教科研主題化。我在日常教研的基礎上,有目的、有意識地把課題項目主題化地融入其中,讓幼兒園教研在專家的引領下、姐妹園相互交流中,園內研討主題明確,讓活動更具高度和深度,從而提高教學水平,更利于日常教育服務。
營造家、園、社會合力的教育環境 ,提高辦園影響力
讓家長成為教育合作者。通過家長會,校訊通、QQ群、微信平臺,家園聯系欄、家園聯系冊等方式與家長建立密切聯系,讓家長了解幼兒園的學習內容、教育方式,加深親子交流,也讓家長能夠參與管理、監督幼兒園工作,形成有效的教育合力。
運用社會各種傳媒工具微信、QQ群、版報、報紙、電視新聞等各種渠道擴大宣傳面,打造園所影響力。讓家長、社會更加容易發現我們、了解我們、理解我們、信任我們、認可我們。同時,也提高教職工的集體意識,樹立信心,打造園所影響力。
提升安全衛生管理理念,不斷完善后勤管理工作
我堅持把好入園晨、午、晚檢第一關,認真做好班級四查第二關,有效控制疾病、安全隱患發生的途徑。切實落實各項洗消制度,并做好登記、檢查記錄。后勤人員實行定期學習、培訓和考核相結合的能力提升模式,全方位做好安全衛生各項工作。
為落實上級部門的精神,我努力實行食品安全管理,食品一律由有資質的配送公司統一配送,讓食品安全得到有效保障,
在教職工的共同努力下,2014年,我園――廣西柳州市柳江縣機關幼兒園獲評廣西壯族自治區級示范園稱號,我本人也被評為柳州市2014年度幼兒園管理工作優秀園長。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好的幼兒園的打造不是一蹴而就,而是需要幼兒園整個團隊長期不斷努力才能完善的。
(作者單位:廣西柳州市柳江縣機關幼兒園)
【淺談如何管理好幼兒園】相關文章:
• 淺議幼兒園活動課中的教師角色
• “黑”幼兒園為何頑強存在著
• 比利時的幼兒園生活
• 幼兒園連貫式教研活動的嘗試
• 新西蘭幼兒園娃哈哈
• 淺談幼兒園美術欣賞課教學策略
• 幼兒園自然角的教育功能
• 小議幼兒園社會領域課程實施探索
• 淺析幼兒園開展民間游戲的可行性
• 谷城縣新招聘30名鄉鎮幼兒園教師
• 幼兒良好生活習慣養成
• 淺談幼兒園班級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