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文化是生命之根。幼兒園文化建設對幼兒園的發展和幼兒成長具有重要意義。從環境文化建設、精神文化建設、制度文化建設、課程文化建設四個途徑構建園所文化、提高幼兒園核心競爭力,從而使之成為幼兒園打造特色、長久穩定發展之本。
關鍵詞:文化;幼兒園文化;建設途徑
從1871年英國文化人類學家愛德華?泰勒在《原始文化》的定義一書中第一次給“文化”下了明確的定義到現在,有關文化的定義已近300種,前人對文化的定義非常豐富。其中,廣義的文化是指人類社會歷史實踐過程中所創造的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的總和,特指精神財富,如文學、藝術、教育、科學等。狹義的文化指社會的意識形態,以及與這種社會形態相適應的制度和組織機構。
幼兒園文化是一種特殊的組織文化,是一所幼兒園在長期教育實踐中形成的一種特有的價值觀念及承載這些價值觀念的活動形式和物質形態,包括幼兒園成員共同遵循的最高目標、價值標準、基本信念和行為規范等。幼兒園文化和幼兒園的核心價值觀關系到幼兒園的未來發展。幼兒園文化內涵是一種特有價值觀念以及價值觀念下的活動形式、物質形態,包括幼兒園的教育目標、價值標準、基本信念、行為規范環境及符號等。所以,我們認為幼兒園文化能夠為管理制度與管理實施供應足夠能量的一個精神支持體系,是組織生存的核心競爭力,是生命的源泉。
一、確立符合實際的幼兒園文化理念
我園是企業集團有限公司金業集團屬下的幼兒園,創辦于廣鋼建廠初期轟轟烈烈的1958年,瀕臨美麗的珠江,伴倚神秘的鶴洞。幼兒園在50多年的風雨歷程中走過了由弱到強的坎坷道路,伴?S著廣鋼這個國有企業改革和發展歷程到轉營,得到了飛速的成長和發展。
在這種大環境背景下,幼兒園依托企業文化進行持續性發展的關鍵是構建先進的辦園理念,將其作為幼兒園把握辦園方向依據,并處理好傳承與創新的關系。廣鋼企業文化建設重視:內強素質,外塑形象,廣鋼員工堅守“風雨同舟 共鑄輝煌”的信念,團結、堅強、勇敢、吃苦耐勞的精神感染著我們,喚起了我們對孩子人格全面培養的理想和精神。
二、幼兒園文化建設的途徑
物質文化是幼兒園文化的外部彰顯,精神文化是幼兒園文化的核心內容,而制度文化既是幼兒園物質文化建設的有力保障,又是幼兒園精神文化的外在顯現;而課程文化是實行精神、物質文化的載體。
眾所周知,幼兒園文化建設必須與本園的歷史傳統相結合。克魯克洪認為:“文化的基本核心由兩部分構成,一是傳統的思想(即從歷史上得到選擇),一是與它們相關的價值。”可見,幼兒園文化不是一朝拾得,它經過了長期的歷史沉淀。因此,我們作為一所企業園,進行幼兒園文化建設時既要繼承良好的傳統,也要與時俱進,及時吸收時代發展的新思想、新理念,將幼兒園的傳統與時代發展相結合,形成幼兒園自己的特色文化。我們力求在如下四個途徑上建設幼兒園文化:
1.凸顯物質文化,營造良好的環境氛圍
意大利瑞吉歐教育認為:“環境是第三位教師。”構建幼兒園物質文化環境,我們應當把文化理念以幼兒發展為本,有效融入幼兒園環境創設當中。
(1)營造積極向上的文化氛圍
幼兒園環境建設應以“環境優美、功能齊全、文化濃郁、彰顯特色”為目標,遵循“以幼兒為本、設計科學、規劃合理、自然樸實、整潔舒適”的創設原則,努力營造積極向上的文化氛圍。以我園為例,幼兒園教學樓設計以橙黃色為基調,明亮的橙黃色代表著廣鋼幼兒園健康活潑積極向上的精神。園內綠樹成蔭,文化長廊以節日主題或幼兒美術作品展示,如中國傳統文化介紹、二十四節氣、世界閱讀日好書介紹、親子書簽制作展示等。我們還專門在會議室開辟一角,展示教師的書法、美術、手工等藝術作品,使校園增添藝術文化氣息。
(2)創設幼兒教育環境,豐富游戲區角材料
利用功能室創設舒適的圖書閱讀環境,幼兒科學探索活動場所,美術勞作室,開放式的體育器械角,“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展覽室等。同時各班結合運動方面的知識,適時為幼兒提供積累感性經驗為主的環境布置,開展“我健康,我運動”的主題墻飾,通過與環境的互動,使幼兒在開放的環境中直接感知運動會的內涵,從而形成對運動的興趣及感受運動員不怕辛苦及勇創佳績的精神。
以上措施都是物質文化創造的體現。和諧、良好的幼兒園環境對幼兒的成長和教師的發展都有著巨大的影響。因此,幼兒園環境應符合促進幼兒身心健康發展要求;符合教師對文化環境的要求,使教師感到溫暖和被尊重的感覺,從而對幼兒園產生歸屬感。
2.豐富幼兒園精神文化,提升辦園內涵
幼兒園精神文化可以提升辦園內涵,為幼兒園發展提供有力保障。鋼鐵精神鼓舞著幼兒園全體師生,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師生的情操、意識和行為。廣鋼幼兒園的精神文化核心為:鋼花飛舞,童星閃爍――我們的孩子像飛舞的鋼花一樣堅硬、閃亮、蓬勃向上,以健康的身心迎接人生各階段的生存與發展挑戰。“鋼花”精神作為吃苦耐勞、勇敢進取的人格文化的載體,為孩子的終身學習和學習做人奠定可持續發展的基礎。我園豐富精神文化的具體做法如下:
(1)家園合作
家園雙方達成共識,首先讓家長了解我們的培養目標。我園根據季節安排幼兒進行戶外三浴鍛煉,如小班孩子開展陽光浴和玩水活動,剛開始時會有孩子不適應,感冒發燒,家長也會理解。孩子病好后會繼續堅持送孩子回園參加戶外三浴活動。早上晨鍛時間,我們力爭讓家長在8點前堅持送孩子回園參加晨練。每周五邀請家長參與我園的晨練活動,體會運動帶來的快樂,在家長的支持配合下,使孩子改掉慵懶、拖拉的壞習慣。
每學期我們還會組織兩次親子活動,借助親子運動會讓親子關系和家園合作更緊密,同時讓家長、孩子們在我們精心設計的體育游戲中,體驗游戲活動帶來的內在文化。
(2)實施多元化文化教育,促進孩子學習品質發展 文化的多元共存是社會變遷的結果,它要求幼兒園教育要注重文化的本土性與多元性融合。因此,我們開展了《企業資源與幼兒園教育研究》的課題研究,挖掘企業文化、呈現園本文化。通過科學活動“鋼鐵是怎樣煉成的”,讓孩子從視頻和生動的講解中了解煉鋼的過程,感受煉鋼工人叔叔吃苦耐勞的精神。利用企業的資源設計各種教學活動,讓幼兒在這種具有開放性和包容性的文化環境中得到熏陶。
精神文化的構建對幼兒園全體師生產生一種強大的正能量,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師生的情操、意識和行為,進而促進幼兒園辦園品質的提升。
3.完善制度文化,提供發展保障
幼兒園制度文化是幼兒園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促進教師發展的保障,包括幼兒園的規章制度、管理條例以及各種社團和組織機構及其職責范圍等,規范行為的同時凝聚人心,對保障幼兒園工作科學有序地開展具有重要的意義。幼兒園制度文化構建同時是在幼兒園教師中培植幼兒園倡導的價值觀的過程。所以制度不應該只是掛在墻上、放在案上的資料文件,它應該是幼兒園所有員工共同認可、遵守并執行的一種共識。
(1)優化工作管理制度,為教員工提供支持性發展環境
完善職效考核制度。我園參考企業的職效管理制度,適當調整強化常規的過程性考核,做到多形式、多渠道、全方位考核,并將每學期考核結果與年終考核、職稱評定、調資掛鉤,完善員工工資管理辦法,將幼兒出勤率、安全、家長工作無投訴、完成崗位工作目標情況等納入績效考核中,實行崗位工資+工齡工資+學歷職稱工資+績效工資的制度,充分調動教職工工作的積極性。此外,我園在制度文化建設上引入適當的競爭,充分建立和運用競爭與激勵機制。推行考核代替推選評定的方法,將目標管理、職效考評和內部競爭進行統合,極大地發揮教職工的工作積極性,為教職工提供支持性發展環境。
(2)完善教研制度,為教師創設良好發展空間
建立完善的園本教研管理制度,形成了教學常規管理制度、教研組制度、交接班制度、科研管理實施制度、課題研究制度、教科研成果交流、教職工培訓制度等制度體系,借助體系保障有效地改善幼兒園保教管理質量,并通過教學實踐去解決學前教育實際中復雜的問題,從而最終使教師成為“研究型教師”。
制度執行也是制度文化的重要內容,我們要靈活運用制度制約教職工的行為,使其在制度氛圍中潛移默化地遵守約定。在執行過程中我們會注意以下要點:理在先,管在后;換位思考,以理服人。
4.以健康活動,促進幼兒良好品質發展
(1)開展主題體育游戲活動
為了使體育活動更有趣味性和挑戰性,我園為每個年級設計大型體育主題游戲,以《勇敢的小戰士》為例,每個年級根據年齡特點設計線路和鍛煉內容,在保?C安全的情況下,利用教學樓樓梯、走廊和整個操場的大型器械,把走、跑、爬、跳、攀登、鉆的基本動作訓練都融入游戲當中,孩子在這種情景游戲中經過重重關卡,越過道道障礙物,最后成功地戰勝困難,取得勝利。游戲中各種基本動作訓練,在強壯體魄之余,孩子們還學會了互相幫助,感受跌倒了爬起來,爬不過去再來這種百折不撓的精神。而這些正是現在獨生子女所缺乏的優良品質。
(2)開展趣味球類活動
我們從小班開始玩球類游戲,讓孩子在滾球、拍球、踢球、投球的游戲中激發興趣。在已有球類活動的經驗上,中班孩子對球滾動、反彈、出手時產生的前后、左右、高低、遠近有了一定的控制能力,并學會左右拍球。大班孩子學會運球、左右手交替、依次或同時做出動作。通過循序漸進的球類活動開展,除了動作能力的提高,還促進了孩子大腦的發展。
5.以藝術特色活動,促進幼兒良好品質發展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在總則第五條明確指出:“幼兒園教育應尊重幼兒的人格和權利,尊重幼兒身心發展的規律和學習特點,以游戲為基本活動,保教并重,關注個別差異,促進每個幼兒富有個性的發展。”發展幼兒的個性,就要讓幼兒保持對這個世界的新鮮感。有些孩子生性好動,精力旺盛,對學習興趣不大,我們利用這些孩子的特點引導他們把學習興趣轉到小籃球活動上。
我園也開設少兒體操班,對有興趣和條件的孩子以及家長的考評通過后,利用課余時間進行專業訓練。藝術體操優美的姿態和完美的動作呈現,在孩子幼小的心靈里種下了美麗的種子,激勵孩子們渴望成功,體驗集體合作表演的快樂。
參與我園藝術特色活動的孩子有其他孩子所沒有的毅力,他們的動作發展優于其他孩子,靈敏的動作,矯健的身軀,臉上透露著自信的美麗。此類活動能有效地激發幼兒的興趣,在增強體質的同時習得相關知識和技能,并在各類比賽中形成樂觀向上、團結合作等個性心理品質。適合孩子的活動就是最好的,通過適當的刺激,拓展孩子的思維空間,增加孩子的生命體驗,能為孩子的終身學習和學習做人的可持續發展打下良好基礎。
幼兒園文化的建設是在幼兒園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以幼兒的發展為目的,也是對幼兒園精神文化、物質文化、制度文化以及課程文化建設進行再組合和再融合發展的過程。幼兒園文化建設對于幼兒今后的成長與發展,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特別是幼兒創新人格的形成與發展,與幼兒園文化本身的特質有著緊密的聯系。因此,以創新的文化理念來引導幼兒園文化建設,定位人才培養的大方向,探索行之有效的途徑方法,有利于促進幼兒園的發展和幼兒的成長。
參考文獻:
[1]趙寄石.對幼托園所文化建設的思考[J].早期教育,2006.
[2]高佳.文化與個人[M].浙江人民出版社,1986.
[3]袁小平.幼兒園價值觀領導的意蘊、過程與實現方式[J].學前教育研究,2011(7).
[4]葉謙,勒玉樂.對優質幼兒園課程文化建設的思考[J]..幼兒教育,2007.
編輯 溫雪蓮
【幼兒園文化建設途徑的探索】相關文章:
• 幼兒園小班音樂游戲活動組織分析
• 幼兒園音樂活動中的民歌選擇
• 關于幼兒園管理工作創新的對策研究
• 幼兒園創造性美術活動的開展
• 幼兒園的體育教學意義
• 長江文化融入幼兒教育的價值
• 幼兒園應注重習得的潛移默化
• 再見,我們的幼兒園
• 如何作好幼兒園班主任工作
• 幼兒園主體建筑設計規范
• 營造幼兒園和諧班級文化氛圍的初探
• 生本理念在學前教育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