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01年頒布的《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明確提出幼兒園教育“以游戲為基本活動”。研究者考察了三所不同地區和層次的幼兒園,發現《綱要》頒布10年后幼兒園游戲存在三種值得關注的狀況。一種是被安排的游戲,即游戲活動處于教師的管理和安排之下:一種是被驅逐的游戲,即游戲處于缺席狀態;一種是被忽略的游戲,即游戲完全處于自發狀態,教師并不關注幼兒的游戲?梢姡變簣@教育“以游戲為基本活動”,依然任重道遠。
[關鍵詞]幼兒園;游戲;教學活動;幼兒;《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
[中圖分類號]G6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4604(2011)11-0005-05
在我國,100多年來,幼兒教育工作者對幼兒園游戲問題的認識和研究逐漸從直覺和經驗上升到自覺的理論探索。m2001年頒布的《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以下簡稱《綱要》)明確提出,“幼兒園教育應……以游戲為基本活動”。隨后引發了學界對游戲價值的熱烈討論,也引發了許多幼兒園的實踐探索。筆者考察了三所不同地區和層次的幼兒園,發現當前我國幼兒園的游戲存在三種值得關注的狀況,由此對兒童游戲與教育關系作了進一步的深入思考。要說明的是,這三所幼兒園有各自特殊的情境。不過,從收集的資料看,這三所幼兒園各具特色。能反映那些處于相似情境中的幼兒園的游戲與教育境況。
一、被安排的游戲
A幼兒園是華東某省的省級示范性幼兒園,地處經濟發達的省會城市,已有多年辦園歷史。園里張貼的活動日程表顯示,一日活動安排是晨間活動、早點、早操、一或兩個教學活動、角色游戲、午飯、午休、午點、區域活動、離園。如果將晨間活動、角色游戲活動和區域活動均歸為游戲,那么無論是哪個年齡班,每天的游戲時間均超過40分鐘。然而,事實上幼兒游戲的時間是很難得到保證的。“一個學期下來,能有50%的游戲時間得到保證就不錯了!雹儆螒驎r間被沖擊的原因主要有兩個。一是幼兒園時常要組織大型活動,比如慶!傲弧眱和澋,排練節目、準備材料要占用教師和幼兒很多時間。每當遇到這種情況,為了確保教學活動能照常進行,教師只能選擇犧牲游戲時間了。二是因為幼兒園一日活動的時間安排很緊湊。幼兒喝水、上廁所、穿脫衣服、收放物品等都需要充足的時間。一旦上一活動環節因故拖延了時間。那后續環節勢必受到影響,最終被縮減的大多是游戲時間,因為游戲時間相對機動一些,教師可以靈活掌握。
在A園,一般戶外活動在晨間進行;上午的角色游戲,一般在教學活動之后進行;下午的區域活動,一般是在吃完點心之后、離園之前進行。三者相比,時間最有保證的是晨間戶外活動。這與A園的教育理念有關,也和教師的意愿有關。在上午的角色游戲時間,教師有時組織角色游戲,有時組織區域游戲,有時則會變成戶外活動,有時則會被其他活動占用了。下午的區域活動時間基本無法保證,因為幼兒午休起床后要收拾衣物、吃點心等,略一拖延,就到離園時間了,很難有充分開展區域活動的時間。
A園一直比較重視戶外活動,特別是晨間活動,晴天都在戶外進行,雨天則在樓道或者涼棚下進行。教師平時也愿意組織幼兒戶外活動!拔覀兛偸歉杏X活動室的空間不夠。”在A園的活動室里,比較常規的區角有娃娃家、科學區、數學區、語言區、表演區等,分布在活動室四周,有著醒目的標記。這些區角的邊界可以靈活變動。區域活動的材料都放在柜子或者抽屜里。區域活動時間,幼兒可以取出材料游戲,游戲結束后要將材料放回原處。“因為空間小,幼兒多,活動室總是顯得很擁擠,所以區域活動結束時必須把所有材料收起來。一收一放特別麻煩,也很花時間,幼兒往往玩不盡興。戶外活動不需要收放材料,因此我們更愿意帶幼兒進行戶外活動。不過,戶外活動又有安全上的問題,教師時刻要擔心!
A園鼓勵教師使用廢舊物品制作游戲材料。這是A園教師的一項日常工作。“我們總是自己制作游戲材料,總想做得好看些,裝飾得美觀整齊些,否則自己就覺得不好,也怕被別人認為是偷懶,不負責任。其實在制作材料時,最好幼兒也能參與其中。幼兒可以從中學習、探索、思考?赡芪覀冞是觀念上比較保守吧!背诉^于注重游戲材料的形式感外,區域活動的另一個問題是投放的游戲材料往往成了擺設,無法持久引發幼兒的游戲興趣。區角投放的材料要契合幼兒的需要,而要判定什么樣的材料才能契合幼兒的需要,有賴于教師日常對幼兒的觀察。然而,“我們往往沒有時間去充分觀察幼兒。工作壓力很大,能對付著完成教學任務就不錯了”。
此外,A園將游戲活動劃分為角色游戲和區域活動,M教師對此有些困惑!拔矣袝r會在區域活動時開展角色游戲。有同事就提出不同意見,認為區域游戲和角色游戲是不同的,要分開組織?墒俏艺J為兩者可以很好地融合。想將兩者截然分開,這是成人的想法。幼兒才不區分這些呢,他們覺得好玩就行。拿做手工來說,完全可以和角色游戲整合起來進行。比如在手工區角,幼兒用油泥做點心,這就可以和開小吃店的角色游戲結合起來。”
A園的幼兒非常喜歡游戲活動,不論是角色游戲還是區域活動。有時游戲活動被取消了,他們會很失望,常追著教師詢問“今天為什么不玩了”。M教師覺得,幼兒游戲時特別有創造力,能想出許多新奇的玩法!翱上,我們總想著去指導幼兒,向他們學習得太少了!
二、被驅逐的游戲
B園是我國中部某省某縣的中心幼兒園,也是該縣公認的條件最好的幼兒園之一。B園每個班級的活動室門口都貼有一張活動日程表,從晨間活動,到早操、教學活動、游戲活動、區角活動,一應俱全。然而,實際的活動安排與日程表相去甚遠。除了上下午各兩個教學活動和早操、午飯、午休時間外,其他時間都被用來看電視了。一天時間算下來,看電視的時間已經超過了教學活動的時間。據了解,這是該縣幼兒園的普遍情形。有些民辦幼兒園看電視的時間更長,幼兒在園的大多數時間都在看電視。
從觀察到的情況看,B園播放最多的動畫片是《貓和老鼠》《喜羊羊和灰太狼》《奧特曼》。觀察發現,在B園,幼兒年齡越大,越喜歡看電視。小班幼兒看電視時注意力容易分散,他們常常走來走去,四處張望,或大聲吵鬧。年齡越大,幼兒看電視的注意力越集中。大班幼兒可以長時間盯著電視機,保持姿勢不動。偶有站起來喝水、上廁所的,也是手里端著水,眼睛卻盯著電視屏幕,或者是從廁所回到活動室門口時眼睛就開始盯著電視。很少有幼兒不想看電視的。偶有不想看電視的幼兒,可以畫畫、寫字或者休息,但不允許吵鬧、打架。若沒有教師的允許,也不準到活動室外面玩。教師和家長坦言,有些幼兒早上很早來幼兒園的動力就是為了能坐在前排看電視。
看電視現象背后的原因錯綜復雜?臻g資源嚴重不足是最直接的原因。B園每個班級有40~80名幼兒,卻只有2~3名教師;顒邮覂瓤臻g狹 小,戶外活動場地和設施也嚴重不足。在安全第一的要求下,看電視具有“保姆”“警察”的監管作用。B園園長說:“要場地沒場地,要器械設器械。要材料沒材料,幼兒怎么出來活動呢?而且很不安全。讓幾十名幼兒到戶外活動幾十分鐘時間,怎么安排幼兒?讓他們干啥?現在幼兒養成的習慣是進了活動室就坐在自己的椅子上。”B園不論是教師還是幼兒家長,普遍重視“上課”,即組織教學活動,特別強調幼兒學習拼音、數學、書寫等知識技能。至于教學活動之外的時間幼兒干了些什么,教師和家長普遍認為隨便玩就行了,目的是放松和休息,而看電視完全可以達到這一效果!耙婢邲]玩具,要教師始終上課也不可能,幼兒的注意力有限。集體教學活動結束了,總不能讓幼兒放任自流吧。放任自流也不安全。只好讓幼兒坐在那里看電視。有的幼兒看,有的幼兒看不懂就不看,坐在那里干別的。”
作為縣里公認條件最好的幼兒園之一,B園園長和教師時常會到外地考察培訓,也會接受上級領導部門的監管,因此他們對《綱要》倡導的“以游戲為基本活動”并非一無所知。園長說:“我也知道,不能過早教幼兒太多小學的知識,像拼音、算術,提前學這些對幼兒也不太好。本來是該玩的年紀。如果每個班級幼兒人數少一些,教師多組織些游戲活動,讓幼兒去操作,去體驗,效果會好很多!可是,我們也沒辦法。幼兒這么多。我們這小地方的條件肯定不能和大城市比,這里的幼兒園基本都是這樣的。”教師也說:“大城市的幼兒園肯定要正規,咱這小地方就是這樣的;顒尤粘瘫砩蠈懙膬热荻际菫榱藨稒z查。我沒組織幼兒游戲過,都是上課!
三、被忽略的游戲
C園是我國中部某省某鎮農村的一所小學附屬幼兒園,位于山區。C園執行的是上下課制度,即教學活動與非教學活動,但相對于小學來說,要自由一些,主要由教師靈活掌握教學活動時間。每天上午有兩個教學活動,下午有時有一個教學活動,有時沒有。教學活動通常安排拼音、寫字、算術、唱歌等內容,受到教師相對嚴格的管理。教學活動結束后就是幼兒自主支配的時間了。幼兒自由支配的時間總量約為每天3~5小時。占幼兒每天在園時間的1/2~2/3。C園共3位教師。教學活動結束后,3位教師會聚在一起聊天,幼兒則聚在一起游戲。
在C園的活動室里,小學式擺放的課桌椅擠得滿滿的,沒有多余的空間,也看不到任何游戲區角的劃分,于是幼兒游戲的空間不得不向活動室外擴展。加上幼兒好動的天性。以及幼兒園中教師只管教學活動,促使幼兒在非教學活動時間開發出許多能游戲的地方,包括教學樓前的操場、活動室外的走廊、樓梯、廁所,等等。由于幼兒園的圍墻還沒有修好,幼兒甚至可以跑到幼兒園對面的山坡上去玩,到教學活動時間教師再喊他們回來。只要不影響教學活動,教師不會干預幼兒的游戲空間,因為這里是幼兒熟悉的地方。
C園沒有為幼兒提供任何玩具。幼兒用來游戲的材料主要有四種。一是石頭、土、瓦片、樹枝等,是幼兒撿來玩耍的。二是商品廢舊包裝或者零食中贈送的玩具,甚至零食本身。例如口香糖和泡泡糖,幼兒邊嚼邊消遣,既吹泡泡,又用其進行塑型游戲,類似A園幼兒玩的油泥。三是生活用品和動物。幼兒之間經常玩換衣服穿的游戲。并且樂此不疲地換完這件換那件。他們會把自己的鞋子從腳上拿下來套在手上,然后“四腳”著地,模擬開車或學動物爬。此外,幼兒園里時常會來一些貓和狗。幼兒時常和動物玩,并且玩法很多。四是從家里帶來的玩具,大多很便宜、粗糙。
如果說教學活動的管理權完全屬于教師,那么可以說游戲活動的管理權完全屬于幼兒。教學活動一結束,幼兒就一窩蜂地跑出活動室,想上哪里玩就上哪里玩,想怎么玩就怎么玩。C園幼兒的游戲活動幾乎都是自發的群體性游戲。滿幼兒園都是三五成群的幼兒,很少有單獨游戲的幼兒。群體性游戲出現的頻率如此之高有很多原因。在C園,大、中、小班雖然有各自的活動室,但是一到游戲時間,就沒有班級之分了,幼兒都聚集到一起玩游戲。而且許多家庭都是兄弟姐妹入讀同一所幼兒園的,大孩子帶小孩子玩游戲是司空見慣的事。幼兒會開發許多新玩具,創造許多新玩法,同一樣材料在幼兒手里會一天玩出一個新花樣。發泄精力的嬉戲和追逐打鬧在幼兒的游戲活動中占了很大比率。
C園教師認為自己最重要的任務是幫助幼兒為進入小學作準備,游戲則是幼兒自己的事情,教師不關注也沒有精力關注。教學活動結束后,教師和幼兒形成兩個互不相干的群體,除非是教師看到幼兒有糾紛或聽到幼兒有哭聲時才會去進行一些簡單的干預。
四、討論
我們所考察的三所不同的幼兒園,呈現了三種不同的幼兒園游戲生態。在A園,我們更多看到的是一種制度化了的游戲活動。這種游戲活動既被安排在活動日程表里,也能部分得到實現。游戲的空間布局、內容設計、材料提供、時間安排,都由教師決定。當然,其中也有教師對幼兒需要和想法的考量。在B園,游戲活動被教學活動和看電視活動驅逐出了幼兒園,在空間和其他資源條件的限制下,游戲幾無存在的可能。而在C園,游戲充斥了教學活動外的幾乎全部時間和空間,幼兒有極大的自主性,基本處于教師的視野之外,也很少引起教師關注。
在A園,我們看到的是一種制度化了的游戲,它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游戲的自主自發性質,開展與否都由教師決定,同時也被教師按成人的邏輯來分類、設計、指導,具有教育目標。這種制度化了的游戲是制度化了的學校教育影響的結果!皩W校告誡人們:有價值的學習乃是到學校上課的結果,學習的價值隨著所受教育的量的增多而增加,這一價值可通過成績和文憑來衡量和證明!睂W校教育的這種價值觀念深刻影響了幼兒的游戲活動。在A園,游戲和教學的界線沒有B園和C園那么明晰,游戲帶有教學的性質,而教學活動也被要求與游戲結合在一起,因此教師在教學活動中會注意經常使用游戲的手段。可以說,在A園既沒有完全自由的游戲活動,也沒有完全不顧幼兒心理、強行灌輸知識和訓練技能的“上課”。制度化的游戲和游戲化的教學,構成了幼兒的一日生活。雖然游戲活動沒有那么自由,但教學活動也沒那么不自由;雖然教學活動有很多的體驗、操作環節,但游戲活動也處于一種被安排、被塑造、被指導的情形之中。這兩者相互影響和塑造著,構成了一種獨特的生態,兒童地位和需要的強調與成人對他們控制的增多如影隨形。A園的教育一直被認為是優質的,每年都要大量接待來自全國各地的教師參觀和學習,A園的教師也經常奔赴全國各欠發達地區,培訓那里的教師。
B園幼兒的主要活動是“上課”和看電視。從小班幼兒沒那么喜歡看電視,到大班幼兒主動要求并集中注意力看電視,可以說,幼兒園這樣一種教育機構也在培養動畫片的觀眾群。這恐怕并非園長、教師、家長以及幼兒園上級管理部門的意愿。但是,人數眾多、教育資源嚴重不足是B園的實際困難?措娨暢闪擞變汉徒處熜菹⒌姆绞, 并借此緩沖小學化教育的壓力,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幼兒的安全。
C園則顯示了教師和幼兒在游戲上的相互隔離狀態。這種隔離是受傳統思想支配的,即教師通常認為玩是孩子自己的事情,與大人無關。在C園,課上和課下互不相干,嚴格控制和完全自由兩種狀態有序交替。這也是一種耐人尋味的生態,仿佛正因為有著自由的完全盡興的游戲,所以幼兒會忍耐甚至接受灌輸式的教學,也仿佛正因為有著高控制的教學,所以幼兒才有無窮的精力需要游戲來發泄,使得這樣一種兩不相干、彼此隔離的狀態看似和諧地延續下去。
“《綱要》頒布10年來,對教師在游戲組織方面的影響,是教師的話語系統中有了游戲這個概念!比欢捳Z并不直接導致行動,因為行動會受到很多現實因素的制約。A園的M教師說:“我們不能說在行動中貫徹了《綱要》精神,只能說是盡量不違背《綱要》的精神。這個是基本能做到的!薄安贿`背”是有彈性空間的。M教師屢次談到工作壓力太大,參觀學習太多,教研活動頻繁,管理方沒有顧及教師的成長需要,應付上級檢查和園方要求需要做很多表面文章,導致教師沒有時間和精力去用心觀察幼兒,和幼兒互動游戲。而B園教師對《綱要》的理念并不陌生,但教師處于一種知曉卻不去行動的狀態。在那里,行動不僅成本高到幼兒園無力承受,而且帶有極大的風險,需要挑戰現有的平穩狀態。C園的3位教師均未接受過學前教育專業培訓,他們對《綱要》以及其他一些現代教育理念都非常陌生,既沒有接觸過,同時也覺得無法理解。
如果說這三所幼兒園有共同之處,那就是對教學活動的重視遠遠超過了其他一切活動。在沒有游戲活動的B園,“下課的時候可以讓幼兒看動畫片,但決不能占用教學活動時間”。如果教師超越了這一底線,就會被一致認為是不負責任的。C園也是如此。即使是在A園,教師也明顯重教學輕游戲,日程表規定的游戲時間只有一半能得到保證,觀摩活動和公開課也大多是集體教學活動。之所以這樣,除了和人們觀念中的重視教學活動有關之外,還與游戲很難評價有關。管理者慣用可見的、有形的、量化的方式來評價幼兒園的教育質量,而游戲活動卻很難用這樣的方式評價。
雖然從三所幼兒園的實際情況看,游戲處于困境之中,但是存在的即是合理的。這并非要為幼兒園和教師開脫,而是因為任何現象背后都有復雜的原因。需要為現象負責任的,絕不只是某些個人。同樣,要改變現象,也不能僅靠個人。《綱要》頒布10年后的今天,幼兒園教育“以游戲為基本活動”,依然任重道遠。
參考文獻:
[1]劉焱,游戲通論[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8:339
[2]吳雪影,幼兒園里的電視:某縣城幼兒園“看電視”現象研究[D],南京:南京師范大學,2010
[3]伊萬伊利奇,非學;鐣㘚M],吳康寧,譯,臺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2:54
【當前幼兒園游戲狀況考察】相關文章:
• 幼兒園班主任工作之我見
• 優化幼兒園管理工作的“三步曲”
• 兒童文學視野下的幼兒園哲學教學
• 在幼兒園如何培養幼兒繪畫能力
• 提升幼兒園班級管理水平的策略
• 幼兒教師專業化觀察策略
• 淺談幼兒園武術的實施
• 幼兒園語言教學中情境創設初探
• 《勞動合同法》與幼兒園人力資源管理
• 淺論“互聯網+”時代中的幼兒園
• 幼兒園大班兒童性教育內容的研究
• 如何創設幼兒園良好美術教育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