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經說過:“要和學生家庭聯絡。把學生與家庭構成一體,彼此可以往來,教師不再孤立,學校也不再和社會隔膜,而能真正地通出教育的電流,碰出教育的火花,發出教育的力量。”
而在這其中,溝通就是一個良好的方法和渠道。溝通是指以一定的交流方式使彼此之間通達。在現實生活中,溝通能實現人與人之間和諧相處,融洽交往,能密切關系、促進工作。教師的溝通技能已經被許多國家或者地區列為教師的基本功,受到高度的重視。在實際的工作中,特別是在幼兒園,對我們幼兒教師來說,具有良好的溝通技巧就顯得尤為重要。
家庭和幼兒園是影響幼兒身心發展的兩大方面對幼兒的影響必須同方向、同步調才能達到成倍的效果。有很多家長反映孩子在幼兒園和在家表現不一樣,這就說明,可能是幼兒園的教育和家長在家的教育不一致了。
幼兒教育是一個系統工程,孩子成長離不開社會、家庭、幼兒園三大環境,把三者結合起來,才能把孩子培養成為新世紀的接班人,家長是幼兒園重要的教育資源,如何把幼兒園和家庭有機結合起來?如何保持家園教育的一致性和協調性?如何與家長進行和諧互動?為了達到家園同步的配合教育,家園雙方要圍繞著孩子的發展經常聯系,相互溝通,讓家長了解具有教育目標以及幼兒園各方面發展的情況,并與幼兒園取得共識,從而使得家園同步教育更有效的促進孩子的發展。
那么,在我們幼兒園的家長工作管理方面,我們要講求哪些藝術呢?
1 要講究交流的一般技巧
一是教師與家長交談時候要語氣委婉。比如:有小朋友在幼兒園抓了別人的臉,老師就會直接跟家長說:“今天XX抓別人臉了”。這樣,只會導致家長的反感,家長心里就會不舒服,覺得很沒面子。如果換一種方式那效果就會大為不同,比如教師說:“XX小朋友最近進步真的很大,上課很專心,而且還很勇敢積極地回答問題,真的很不錯。但是,我們在平時也發現XX小朋友似乎有一點點攻擊性的行為,今天他把其他小朋友的臉抓破了,我想我們要一起來了解一下,相互配合做好教育工作。”如果是以這樣的一種口吻和方式來與家長溝通,告訴家長事實并提出配合工作的希望,相信家長一定更加樂于接受并積極配合我們了。
二是與家長交流時要全面。教師不能等孩子犯了錯誤后再去與家長溝通,找家長告狀。平時要主動向家長反應孩子在園的情況,孩子在園吃飯、游戲、睡覺等方面的進步表現以拉近教師與家長之間的距離,這是每個孩子家長都比較關心并十分樂意接受的,教師向家長反映情況要客觀的不能帶有主觀色彩并注意態度要平和語氣要委婉,這樣便于家長接受教師的意見和建議。
2 教師要理解家長對孩子的關愛之情
在父母眼里,自己的孩子永遠是最棒的。他們認為自己的孩子犯了錯誤,不是什么大的問題。而孩子在幼兒園碰破一點皮,家長就會非常的心疼和緊張。這時候,作為教師就要了解幼兒父母的角色,并正確、客觀、公平地評價孩子。最重要的一點是教師要以真誠、善良的心,去表?F對孩子的關愛之情,以此換來家長的信賴,因為家長十分在意教師看待自己孩子的態度。教師在與家長溝通時,應多站在家長的角度去關心孩子,理解家長的心情,如果教師真誠對待每一個幼兒,她與家長之間的交談一定會順利進行,也讓家長感受到教師是真心實意喜歡、關心自己的孩子,因而家長就會更容易接受教師并與之配合。
3 尊重家長,與家長保持平等關系,這是保證與家長順利交談的必要條件
家長出于對幼兒園和教師的信任,將孩子托付給我們,雙方的教育目標是一致的,都是為了讓孩子健康成長,這時如果教師以一種平等友好的態度來對待家長,將家長視為朋友,尊重家長的意見,虛心聽取家長的建議,樂意與家長交談,那么教師與家長的關系就會比較融洽。如對愛挑剔的家長,教師也不能簡單敷衍了事,更不能置之不理,以消極的態度對待,教師應盡量滿足家長的要求,主動向家長介紹孩子在園的表現,要以一顆細致的心來對待家長的挑剔,以寬厚的胸懷來接受孩子家長不同的意見,以積極的態度和方法來對待家長的埋怨;對總是不放心孩子的父母,教師要主動幫助其調整好教子的心態,請家長來園觀看孩子的半日活動,生活上細心觀察孩子的一天表現,及時與家長進行交流。總之,教師與家長的溝通是雙向的,但是教師是專業人員,在與家長的溝通中要更加主動一些,只要本著一切為了孩子的原則,真誠地與家長交流,尊重家長,平等對待家長,家長都能積極支持教師工作。
4 教師應盡可能地通過多種途徑與家長交流
(1)定期隨訪,保持家園聯系,使家長了解孩子在園表現,糾正孩子的兩面性行為,確保家園教育的一致性。(2)使用好家園聯系冊,針對孩子近期表現,與孩子進行書面交流,也請家長反映孩子在家情況,家園雙方協調一致教育好孩子。(3)召開家長會,辦好家長學校,定期組織家長參加講座等活動,幫助家長掌握科學育兒的方法。(4)充分利用家長問卷,就家長關心的話題進行問卷調查,總結分析工作不足并加以改進。(5)組織家長開放活動。家長每天接送孩子,來去匆匆,教師可以在開放日活動中,邀請家長觀摩班級各類活動,讓家長了解自己的工作,配合自己的工作。
總之,跟家長交流是一門藝術,它需要幼兒教師換位思考,從作為一名家長的角色出發,把握好做家長的心理,對癥下藥,因人而異,那么在我們的教育教學工作中,摩擦就會少一點,教師和家長們的關系就會比較融洽,幼兒園、班級的家長管理工作就會更加有效了。
【幼兒園家長工作管理藝術】相關文章:
• 像岳麓區那樣大力發展公辦幼兒園
• 幼兒園體育教學中的情境創設
• 幼兒園教研工作的幾點建議
• 對幼兒園教育小學化的思考
• 幼兒園墻面創設研究與實施策略
• 生活化:幼兒園課程魅力之所在
• 農村幼兒園教育小學化研究
• 充分利用區角開展幼兒園主題活動
• 幼兒園與小學銜接工作淺談
• 學前教育專業聲樂教學提高策略
• 幼兒教師觀察能力現狀及提升
• 大班幼兒園觀察能力培養“三部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