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鶴琴先生很早就發現
音樂教育活動對幼兒的發展起著重要的作用,他曾說過:幼稚園應該是有
音樂的環境,培養他們對音樂的興趣,發展他們的音樂欣賞能力和技能。我們需要引導幼兒在藝術的環境中,有興趣與環境發生互動,充分激發其主動性、積極性。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培養和提高幼兒對音樂的感受、理解、體驗和表現的能力。是的,每個孩子都熱愛音樂,在教學中我發現注重創設良好的音樂環境,培養幼兒對音樂的興趣,讓孩子每天能接觸音樂,生活在充滿音樂的環境中,會使孩子的音樂潛能得到驚人的發揮。
音樂教育是幼兒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節奏是構成音樂的第一要素,打擊樂教學是幼兒園音樂教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打擊樂就很適合幼兒這種與生俱來的本能。幼兒只有較好地掌握了音樂的節奏,感受了音樂的節奏,感受了音樂中有規律的強弱、長短現象,才能通過節奏去認識、理解音樂。因此,我園嘗試在小、中、大班進行架子鼓音樂教學。結合幼兒各年齡階段的特點和實際水平,從培養節奏感入手,對幼兒進行音樂啟蒙訓練,發展其音樂能力,從而達到全面提高幼兒素質的目的。開展集體的架子鼓演奏活動,不僅可以發展學前兒童演奏樂器的興趣,使兒童在豐富多彩的樂器演奏活動中獲得生理上的快感和心理上的滿足,也可以擴展兒童的音樂詞匯,提高兒童的音樂理解能力。它對幼兒的觀察力、注意力、動手和諧性、想象力、創造力、合作力都有很大的促進作用。更重要的是它能培養幼兒與集體協調一致的意志和能力,培養幼兒的探索精神和創造能力。那么,如何培養幼兒架子鼓的演奏能力呢?我認為,可以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一、從興趣入手,使幼兒對架子鼓演奏產生欲望
學習打擊樂,必須先讓幼兒會欣賞音樂,使幼兒熟悉、感受、理解音樂的內容、性質、風格、樂器結構及其他環節。教師課前要做好充分的準備,根據樂曲的情況、幼兒的音樂能力來組織幼兒進行模仿學習,這是打擊樂教學最初進行的基本形式。興趣是幼兒學好架子鼓演奏的關鍵,因此,我們應首先從培養幼兒對架子鼓的興趣入手。幼兒的學習主要是通過看一看,摸一摸,逐漸感受新鮮事物,掌握新的知識。開始時,我讓幼兒自由敲打架子鼓,用眼睛看架子鼓,用手摸架子鼓,以滿足他們的好奇心。漸漸地,幼兒對架子鼓產生了濃厚的學習興趣。其次,教師應為幼兒選擇優美且節奏感強的音樂,在活動的各個環節為幼兒播放,讓幼兒反復聆聽,感受音樂的內容,理解音樂段落,掌握音樂節奏,使幼兒牢牢地記在心里。
二、示范講解教會幼兒正確的樂器操作
樂器操作能力主要指運用樂器奏出想要的特定音響的能力。幼兒只有興趣是遠遠不夠的,最終要使幼兒掌握架子鼓的演奏方法,首先要教給幼兒正確的打擊方法。我通過圖和實物給幼兒介紹各種樂器的名稱、用途和相關的知識,并反復敲打架子鼓。在介紹的過程中,我重點示范講解架子鼓的操作方法,讓幼兒自己探索發現不同的敲打方法會使架子鼓發出不同的聲音。
三、培養幼兒和同伴合奏能力
合作協調主要是指在演奏過程中注意傾聽自己、同伴、集體的演奏,并努力使自己的演奏服從于整體音響形象的塑造要求。架子鼓的演奏分合奏和獨奏,在幼兒園教學中以合奏為主。這樣就要求幼兒不僅要能獨奏,而且需要幼兒間相互配合。在一次架子鼓的練習中,有幼兒輪奏的部分,8名幼兒每人輪奏兩小節,這就要求孩子們既要掌握好自己演奏的內容,又要牢記自己跟在哪位小朋友的后面,什么時候進入一起合奏部分,因此幼兒要集中注意力,認真傾聽他人演奏,熟悉音樂節奏。通過這樣的訓練,孩子們的合奏能力有了很大的進步。
四、鼓勵幼兒大膽的、創造性的表演,培養幼兒的自信心
我們發現通過學習架子鼓,幼兒的性格活潑開朗了。城市中長大的孩子,在知識、見識方面普遍比較豐富,但由于教養方式的原因,孩子們的表現力和創造性在不同程度上受到一定程度的束縛。其實每個孩子都有表現自我的愿望,但有時又不懂得如何表現自我。架子鼓表演活動恰恰能彌補這方面的不足。剛接觸架子鼓的孩子的眼神和動作都比較拘謹,這時我會反復地告訴孩子們:來到這里就是要你們放松,大膽地把自己的小腦袋晃起來,小屁股扭起來。通過老師與家長及時的溝通,共同鼓勵孩子,慢慢地孩子們就放開了,膽子也大了。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老師和家長都能發現,以前靦腆膽小的孩子,眼中閃爍出了自信的光芒。在架子鼓表演時,小鼓手坐在舞臺中間,就像是位運籌帷幄的將軍,在音樂的
伴奏下,他的鼓聲忽如疾風暴雨,電閃雷鳴,猶如震天撼地的金石轟鳴,或像柳枝輕搖,潺潺的小溪,如扣人心弦的細語聲聲,讓你聽得如醉如癡,酣暢淋漓。在無數次的表演后,不僅使孩子們的自信心得到大大的提高,也使他們體會到一種成功的快樂。
架子鼓有獨特的演奏特點,奇妙的音色組合,震天動地的音響。它不僅有強烈的節奏,而且通過兩只手和雙腳的相互配合,會巧妙地變化出無窮無盡的、各具特色的音響來。需要注意的是,我們在培養幼兒架子鼓的演奏能力時,要根據學前兒童的實際能力。在幼兒有一定的音樂基礎下,根據幼兒使用樂器的能力與幼兒對樂曲變化做出相應反應的能力,采用多通道的形式對幼兒進行訓練,使他們初步發展起對樂曲感知、理解、欣賞、配器的能力。
總之,幼兒在架子鼓的演奏活動中能發展良好的合作意識與協調技能,發展自己的探索精神和創造能力,在演奏活動中獲得音樂的享受。
【淺談幼兒園架子鼓教學】相關文章:
• 談淺如何開展幼兒園主題活動
• 幼兒教育游戲應用探析
• 淺析幼兒園教師課堂管理行為
• 高職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實踐能力現狀
• 幼兒園色彩畫教學探索
• 衛生保健工作對幼兒園的重要性
• 幼兒園“以人為本”文化管理機制初探
• 淺談幼兒園環境教育
• 關于幼兒園戶外運動的幾點思考
• 以“四維融合”落實共同性課程園本化的實踐與思考
• 幼兒園工作經驗總結
• 幼兒園早期閱讀活動的指導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