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vid快上幼兒園了,由于出生在美國,他對這里的人和事都非常熟悉,不過幼兒園畢竟不同于社區,更不像自己家,黃皮膚的他會喜歡美國的幼兒園嗎?我們得事先考察一番哦!
老師們會做些什么?
美國的幼托服務機構通常分為正規的幼兒教育中心、正式注冊的托兒所、家庭辦的托兒班三類。幼兒園里的老師大多受過較好的職業訓練,那么,他們平時都做些什么呢?
☆老師可以自主選擇課程模式、課程內容和教學材料。不同年齡的孩子,其發展目標是不一樣的,老師對此需要有一個清晰的認識。
☆每天一大清早,老師可能要花1小時左右為孩子們準備大量的操作材料,這是實現預定目標的必要前提。
☆全天的任何時候,老師都可以讀書給孩子們聽。具體到一天的安排,老師會分別與單個孩子、一個小組的孩子以及所有孩子進行接觸,跟他們一起活動。
☆可以通過語言點撥和游戲活動來指導孩子,這種隱性、自然的“指導”更加尊重孩子。
TIPS
美國的幼兒園沒有給孩子戴小紅花、插小紅旗等的評比活動。幼兒園認為每一個孩子都是聰明的、優秀的、平等的,沒有優劣之分。
孩子們在做什么?
領著David去了離家較近的一家幼兒園,想看看兒子的反應。還好,David很有興趣!
☆自己動手,自由發揮
孩子們在幼兒園基本上沒有什么學習任務,他們做得最多的是畫畫、剪紙和拼貼東西。沒有老師從旁指導,孩子們有時只是在那兒自由發揮,亂畫、胡剪、瞎貼。用剪刀剪紙似乎是孩子們愛做的“工作”,他們很小就被允許使用剪刀,三四歲的孩子能熟練地剪各種圖形。
David從小就愛在家“搞破壞”,能名正言順地剪呀、畫呀,吸引力太大啦!
☆獲得有益的生活體驗
在幼兒園里,孩子要做力所能及的事,要解決自己遇到的問題。洗手、吃飯、倒剩飯、擺放玩具等都是自己去做。看見別的小朋友自己清理飯桌,David望了望我,有點難度哦!
Marry老師告訴我,“大家都一樣,要相信你的孩子!”
Mack3歲了,穿鞋總是要人幫忙。老師給他拿了一雙鞋子,這雙鞋的尺寸比孩子實際穿的要稍大一些,這樣穿脫起來就容易多了。反復訓練之后,Mack就可以自己穿脫鞋子了。
就像我們在幼兒園里看到的那樣,美國人十分重視人的獨立性和自力更生精神。他們認為,自我服務技能的掌握,可以使孩子和家長雙方都受益。
☆習得友愛和禮貌
Anna打了一個大噴嚏,她顧不上擦鼻子,馬上向周圍的小伙伴說:“對不起!”旁邊的小伙伴對Anna說:“祝福你!”這已成為孩子們的行為習慣。
除了基礎的啟蒙之外,幼兒園十分重視孩子的禮貌教育,通常會要求孩子聽從老師指導,學會與其他孩子一起分享,相互幫助,等等。無論幼兒園是大是小,都是孩子所處的一個集體,這種從小開始的集體生活教育,可讓孩子長大后更容易適應社會。
☆做錯事要受罰
幼兒園是孩子的自由樂園:愛玩什么玩什么,午覺睡多睡少沒人管,飯愛吃多少是多少⋯⋯但并不意味著可以為所欲為。如果孩子不聽話,老師會認真地、面對面地和孩子講話,同時還要求孩子看著他的眼睛認真地聽;如果孩子犯了錯,如打人、在屋內大聲喊叫等,將受到處罰。
Billy見Bob坐在他的凳子上,徑直跑過去推了他一把,Bob不服氣,站起身來也推了Billy一下。Billy生氣了,Bob也生氣了,兩個小朋友你打我,我抓你,互不相讓。老師發現狀況,趕緊過來,一邊說:“Stop!”一邊分開Billy和Bob,讓他們坐下來反省……
5分鐘后,老師解除了處罰,Billy和Bob恢復玩耍的自由,又和好了。
這種處罰方式并不傷害孩子的肉體,主要是讓他們體驗被限制的滋味,反省自己的過錯,從而珍惜遵守紀律帶來的自由。
出了幼兒園大門,我問David:“喜不喜歡這里啊?”David回頭望了一眼,笑著對我點了點頭。
【美國幼兒園考察記】相關文章:
• 教研講座《打造“優秀”組長隊伍,開展多樣性教研文化建設》教案
• 濟南市天橋區幼兒園兒童健康狀況分析
• 談幼兒園的自主游戲活動
• 抓好幼兒園課堂教學促進教學有效性提升
• 幼兒園班主任工作之我見
• 淺談幼兒園教育過程公平問題
• 幼兒園教師須加強“慎獨”修養
• 如何在幼兒園開展國學教育活動
• 南陽市臥龍區部分幼兒園音樂教學情況調查報告
• “四度”策略,提升幼兒園信息技術整合效能
• 說說孩子在幼兒園尿褲子這點事
• 如何在幼兒園開展早期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