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寶寶在幼兒園遭遇語言暴力,你可能不理解,老師為什么要用這類否定性的語言羞辱和傷害寶寶?她的潛臺詞是什么?但媽媽需要了解寶寶所受到的驚嚇和委屈后,選擇適當方式與老師溝通,并盡力寬慰寶寶,使寶寶遭受的打擊降到最低!
語言暴力1:
“每次讓你去廁所都不去,再尿濕褲子就讓你站前面,讓大家看羞不羞!”
寶寶傷心處:“尿濕褲子最丟臉了,要是老師讓大家來羞我,我就再也不去幼兒園了。”
老師為何這樣說:每次叫這些寶寶小便,他們都貪玩不去上廁所,提醒了多少遍,小便應當怎么辦,都不得要領,還會澆濕褲腿。幼兒園的備用褲子都快用完了,急呀!其實哪個老師會因為這個讓寶寶示眾呢?
媽媽怎么做:對寶寶說,在4歲之前,尿濕褲子是很常見的現象,不是什么了不得的錯,老師只是擔心幼兒園的備用褲子不夠用才這么說,老師已經跟媽媽表示道歉了。下次咱們在幼兒園多備兩條替換的褲子就行了,一旦發生尿濕狀況,老師會幫你換褲子的,換好就沒事了。當然,不要到很尿急的時候再去上廁所,那樣更容易尿濕。老師要管三四十個小朋友,咱們最好少給老師添麻煩,對不對?
語言暴力2:
“別鬧了,再鬧把你送園長那兒去關小黑屋!”
寶寶傷心處:“連老師也怕園長,我慘了,園長不知道會怎么兇呢!”“小黑屋里有鬼!我害怕!”
老師為何這樣說:這寶寶淘得太過,要是不抬出園長來嚇唬他一下,得上房揭瓦;這寶寶被嚇哭,膽兒也太小了,幼兒園里哪有小黑屋,反省角是有的,不過每次讓寶寶坐著反省都不會超過5分鐘。
媽媽怎么做:首先應當對寶寶說,園長不可怕,下次媽媽帶你去見一下園長,你會發現園長比你們老師還和藹可親呢;另外,媽媽也可以領寶寶去反省角去坐一坐,說明那地方不可怕,做錯事的小朋友在那里靜靜地想一想自己錯在哪兒,有利于改正錯誤。
語言暴力3:
“動不動就哭,你們還像小男子漢啊,還不如人家女孩子呢!”
寶寶傷心處:“人家女孩子哭了,老師又是安慰又給擦臉,男孩子哭了老師就訓我們,哼,老師就喜歡女孩子,討厭男孩子,媽媽你干嗎不把我生成女孩!”
老師為何這樣說:現在的男孩是不是都是媽媽奶奶帶大的啊,一個比一個嬌氣,被人沖撞一下也哭,受了一點點委屈也哭,被女寶寶欺負一下也哭,難得見到一個小男子漢啊。
媽媽怎么做:首先應當對寶寶說,老師是想讓你勇敢點,堅強點,老師希望你心胸開闊,受點小委屈不要往心里去,能長成一個小男子漢。老師對男寶寶嚴厲些,是希望男寶寶快點長本事,成為老師的小助手啊。同時媽媽也應當和老人溝通,改變過度溺愛男孩的家庭環境;也和爸爸充分溝通,讓爸爸多領兒子玩富于挑戰性和冒險性的游戲,讓兒子增長膽略和才干。
語言暴力4:
“你這么不長記性還非要上來領操,羞死人了,下去!”
寶寶傷心處:“老師就喜歡那幾個漂亮伶俐的女孩,每次領操領舞都是她們,這次我好不容易爭取到領操機會,偏做錯了幾個動作,老師就看扁了我。”“我在下面做得好好的,一上去一緊張就做錯了嘛,我又不是有意的,老師干嘛這么兇!”
老師為何這樣說:今天還有外地的老師來觀摩,全園的老師和寶寶都想拿出最好的水平,偏偏是我們班出了這洋相,也難怪我一時生氣。
媽媽怎么做:首先要肯定寶寶是為了全班的榮譽站到了前面,肯定他的勇氣,肯定他在臺下很要強地把動作練得很熟練;然后要告訴他,領操的壓力和在下面做操是不一樣的,一緊張,是容易忘掉或記錯動作,“老師也覺得她講得過分了,她愿意道歉,還答應先讓你在小組里領操,等你不緊張了,再讓你在全班領操,你看這樣好不好?”
語言暴力5:
“你嗓子五音不全還想當歌唱家,門兒也沒有!”
寶寶傷心處:老師這么一說,我還沒有開口唱歌呢,小朋友們都笑得前仰后合,我簡直成了全班的笑料,弄得我越怕唱,越走調,
音樂課對我來說就是噩夢一場。
老師為何這樣說:我的意思是,小朋友應當做自己擅長的事,畫畫好,能自己編故事的寶寶為什么要當歌唱家,每次他一亮嗓子,全班笑得屋頂都要掀翻了,課堂秩序大亂,我也是氣急了才這樣說……
媽媽怎么做:首先要肯定人人都有歌唱的權力,但不一定要成為歌唱家,對寶寶說“老師雖然認為你唱歌不太行,但畫畫很好;編出來的故事連老師也及不上,將來也許可以當童書作家……”這樣一說,老師一時的語言暴力就不會傷及寶寶的自信心了。之后,媽媽可和老師商議怎樣幫寶寶恢復開口唱歌的信心,包括讓五音俱全的寶寶帶著他唱,讓他唱難度小的歌,只要有一句唱準了,就讓小朋友鼓勵他……
語言暴力6:
“有事沒事不要打小報告,跟個‘二報大隊長’一樣。”
寶寶傷心處:“老師覺得我去找她幫忙,是給她添了麻煩,而且說我背后說人壞話,不想和其他小朋友團結友愛。”“可有的小朋友做錯事,鬧矛盾,我覺得老師應該管一管,做錯事的小朋友應該改正,鬧矛盾的小朋友應該和好。”
老師為何這樣說:有的寶寶老是想借助老師的力量確立自己在班里的權威,但老師自己的觀察力和判斷力還不夠嗎?用不著培養一個潛伏在寶寶們中間的“線人”吧,要是老師鼓勵寶寶打小報告,就會激發寶寶之間的戒備和對立,讓他們很小就變得不坦誠,或者變得欺下媚上。
媽媽怎么做:首先應當對寶寶說:老師是相信小朋友之間的小矛盾可以自己解決的,很多時候,小朋友鬧過矛盾后已經和好了,老師去一管,小朋友想起之前的矛盾又氣得小臉通紅,或者氣哭了,你覺得這樣好嗎?其次,老師不是不管那些做錯事的小朋友,沒有當著全班小朋友的面批評他,是考慮到他的自尊心,想讓他有一個自己改正的機會啊。
語言暴力7:
“有這樣護犢子的奶奶,才有你這樣的孫子,我算是見識到了,你媽不來你就別再來上幼兒園了!”
寶寶傷心處:“奶奶是奶奶,我是我,奶奶不上幼兒園可以,我怎么能不上幼兒園?”
老師為何這樣說:每次跟老人家說起她孫子的問題,她不是護短,就是不以為然,有一次她認為孫子吃了虧,還跑過去教訓“欺負”她孫子的小孩,搞得矛盾越來越大。我最反感這樣不負責任的父母,借口工作忙,家長會都讓老人來開,這不是痛下決心要讓寶寶的父母來當面溝通一次嘛!
媽媽怎么做:為了平息老師的不滿,盡快抽空與老師面談一次才是上策,見面后先要肯定老師在寶寶身上所花費的心血,對寶寶給老師帶來的困擾表示歉意,兼聽則明,聽一聽老師、寶寶、奶奶三方面的意見,才能了解寶寶在幼兒園的表現、與其他小朋友的矛盾在哪里,才能幫助寶寶更好地融入幼兒園的大家庭,同時,與老師溝通后一定要給寶寶一個明確的信息:老師歡迎你來上幼兒園,老師錯了,再也不會這樣情急之下傷到你的心。
TIPS
“你真笨,怎么這樣不長記性呀”,“你就會給老師添亂,你這個惹禍精!”“你這個愛哭鬼,再哭讓大家來羞你!”“別鬧了,再鬧讓公安來抓你!”很多幼兒園老師認為,不就是嚇唬一下小寶寶,有什么大不了的,殊不知,幼兒的心是透明的、敏感的,幼兒的自尊是珍貴的、稚嫩的,由于幼兒和教師地位上的差異,幼兒在受到老師的語言施暴后,往往嚇得眼淚汪汪,只能將這些情緒積壓下來,久了,就變成了一種心理折磨,不是讓幼兒變得自卑,失去探索欲和主動性,就是演變成對其他幼兒的攻擊行為。
【幼兒園的語言暴力】相關文章:
• 澳大利亞幼兒園“自然生成課程”管窺
• 淺析新時期幼兒園園長的領導能力研究
• 幼兒園課堂教學工作淺談
• 行為心理學視角下的幼兒園建筑設計
• 創建幼兒園美術特色的理論探究
• 衛生保健工作對幼兒園的重要性
• 淺談幼兒園音樂教學欣賞
• 淺談現代社會幼兒園教師的角色
• 關于幼兒園教學的幾點認識
• 一起幼兒園細菌性痢疾暴發疫情分析
• 幼兒園教師素養提高策略探究
• 幼兒園建筑設計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