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 高收費現象在幼兒教育領域十分突出,部分地區公辦園收取高額贊助費,民辦園動輒每月學費三四千元,這與教育公平大相徑庭。我們究竟應該如何看待這種現象,面對這樣的形式,我們又應該何去何從?這一期,我們將對“天價”幼兒園的問題進行探討。首先,我們來談一談天價幼兒園出現的原因。
天價幼兒園
朱德峰(揚州大學幼教中心):
所謂“天價”指的是那些超出絕大多數人所能承受的,讓人匪夷所思的價格。那么幼兒園收費到底為何讓我們用這個詞來形容呢?我們看一組資料:北京市目前幼兒園有1400所以上,其中10%的為公立園。公立園收費每月在500元~1000元之間,而私立園則達1000元~10000元不等,一些“國際幼兒園”費用每月已經超過了萬元。面對這樣的情況人們感嘆“天價”不足為奇。“天價”也被一部分人所接受。有位家長在博客上寫到“女兒每月學費6000多元,這并不是最大問題,問題是擔心是否物有所值!我只能像買東西一樣,抱著‘便宜沒好貨’的想法。”我想她說出了“天價”問題的重要“玄機”。
總體看我國幼兒園發展,雖然辦園數量逐年增長,但目前公立幼兒園比例還不到10%。幼兒教育經費只占教育總經費比重的1.2%~1.3%,大大低于國際水平。公立幼兒園數量的短缺直接導致供不應求,民辦幼兒園作為補充也是自然。但目前來看,恰恰相反,民辦幼兒園成為了幼兒教育的主體構成。這就間接把幼兒教育事業推向了市場,改變了教育機構原本的特征,成為以贏利為主要目的。目前學前教育沒能立法,很多問題沒有法律和有關制度保證,這是問題出現的根本原因。
朱莉(上海金麥穗幼兒園):
有的家長以收費的多少來衡量一個幼兒園的優劣,助長了天價幼兒園這種不正之風。我園一位家長曾自豪地說:“我們以前在貴族學校上的,那里的收費比你們這里多幾倍,還有外國老師呢!比你們這里可好多了!”其他家長也投來了羨慕的眼光。由于家長的互相攀比心理和對幼兒教育認識不足,促使這些幼兒園以高收費抬高自己的身價。
另外,有的孩子不是城市本地戶口,本地的公辦園很難進去,只有選擇高價幼兒園,這是我們的教育政策不完善所造成的。
華希穎(南京師范大學):
我認為有下面兩個方面的原因:1.問題的核心是在當前市場經濟不完善的情境下,辦學資格的準入制度,評價的標準建立都需要政府來負責,但政府的放任導致了教育市場的混亂,在社會的很多方面,都有這種由于政府不作為造成的混亂。2.家長的教育理念缺乏理性,中國家長相信“神童”教育,這可能與中國社會長期缺乏對“規則”“法律”“真理”的尊重有關系,導致民眾的是非判斷能力被弱化。
何鋒(江蘇省教育科學研究院):
當前比較混亂的集中在“0~3”歲早教階段,這其中存在著一些理論盲點。在課程、師資、收費、設置等標準缺乏的情況下,天價的出現難以避免。此外,主流教育機構不能滿足家長某方面的教育需要,也是一個原因。還有一點,就是辦學者自身對利益的追求。
賀瑋(南京市鼓樓區教育局):
“天價”收費與現行的幼兒園定價機制有關。在“南京市幼兒園收費管理實施意見”中規定了民辦幼兒園的收費按照不以營利為目的的原則,根據辦園成本自行確定,報所在區教育、物價和財政部門備案并公示。雖然“管理意見”中明確了按成本定價的原則,但對辦園成本應如何測算并未給出統一的標準,因此幼兒園一般會根據前期的投入、辦園定位、家長的承受能力及與周邊同類園的比較來確定收費標準,隨行就市,制定價格的隨意性較大。
高艷紅(南京師范大學訪問學者):
以我自己之前在民辦教育機構工作的經驗來看,在政府投入不足的情況下,民辦幼兒園想要獲得發展,必須要有一定的贏利空間。而從公辦幼兒園的角度來說,根本原因在于政府投入不足,導致幼兒園爭奪生源,迫不得已去開設各種花里胡哨的課程,吸引家長。
江夏(南京師范大學):
我的看法是:政府缺乏對學前教育性質的合理界定,重視程度不夠,把過多的精力放在高等教育和基礎教育上,造成政府的投入嚴重不足;學前教育作為“準公共產品”,必然需要家長和政府各負擔一部分,但是卻缺乏合理的成本分擔機制;缺乏相應的規范(管理、收費、課程設置等方面);學前教育機構與家長之間存在著嚴重的信息不對稱,造成家長盲目的選擇。
虞永平(南京師范大學):
關于信息不對稱,可以從兩個方面來看:一般的教育信息的缺乏,使家長缺乏一般的判斷能力;特殊教育信息的偏差。這兩方面的信息不對稱就表現為公共信息缺乏監督,導致了盲從和教育不公平。所以應當設立相應的公共機構,由政府進行規范。
李曼(南京師范大學):
原因有四點:1.幼兒園辦園追求環境奢華,造成辦園經費增長,加大了幼兒園成本。2.公立幼兒園作為優質教育資源,總量嚴重缺乏,與家長的大量教育需求之間存在嚴重的矛盾。3.社會對學前教育過分關注,家長對學前教育所得到的效果過分期望,為高價幼兒園提供了市場。4.盲目開設課程和聘用外教也是造成高價現象的一個原因。
沈文嫣(南京師范大學):
開辦天價幼兒園的往往是商人背景,而并非教育專業人士。這些天價幼兒園因此往往走商業操作路線,廣告商的大肆宣傳和對教育效果的夸大,使得天價幼兒園贏得了自己的市場空間,一大批盲目從眾心理的家長,難免被天價幼兒園所許諾的孩子的美好未來所吸引。
張斌(南京師范大學):
家長肯定會在其能負擔的范圍內,為孩子選擇優質的教育,這是天價幼兒園存在的一個前提條件。從學前教育的管理來說,如果學前教育被市場化,自然就會遵循市場原則,追逐利潤,滿足多元化的需求,關鍵是在這個市場化的過程中,政府沒有制定相應的市場規范。對于經營型政府來說,投資學前教育可能是一件收效低微的事情,所以它就不投入,任憑市場作為。
幼兒園可以有贏利嗎?
主持人:
大家對公辦幼兒園、民辦幼兒園出現天價行為的原因進行了分析,觀點主要集中在國家政策不規范、幼兒園優質資源匱乏以及家長的錯誤認識等方面。在談對策之前,我們還需要弄清楚一個問題,就是學前教育機構到底可不可以有盈利,這應該也是國家在出臺相關政策之前有必要界定清楚的一個問題。
瞿英(無錫市港下中心幼兒園):
對于“價”的問題,因個人所需而有不同的認識。就像商店里有的名牌衣服標價幾十萬,絕大多數的消費者只是駐足觀望,驚呼過后一笑了之,但自有崇尚名牌的消費者來為它“買單”。對于“值”的問題,那是“蘿卜青菜各取所愛”,有人愿意為它付出,有人愿意為它買單,它有衡量的標準和市場的標準。這個天價幼兒園到底值不值?最終作出反應的應該是作為消費者的家長。
華希穎(南京師范大學):
學前教育是“準公共產品”,它也可以 有盈利,關鍵是政府在教育、市場、政府三者關系中擔負什么責任。成熟的市場中,公民可以自由選擇各種教育,包括天價的,但是政府要有一定的規范。
高艷紅(南京師范大學):
學前教育機構可以有贏利,但是這個贏利空間有多大?這部分贏利的錢應該用來做什么?這些又和辦學者的辦園理念有關。如果僅僅是針對富人的孩子辦學的,沒有考慮到其他群體,無形中就剝奪了部分兒童受教育的權利。
江夏(南京師范大學):
我們不能排除存在天價但優質的幼兒園,不能絕對地關停這樣的天價幼兒園。關鍵在于不能讓天價幼兒園成為主流,威脅到教育公平。對于幼兒園的優質要有標準,對于價格也要有標準。
原晉霞(南京師范大學):
天價本身不是問題,關鍵是本身的質量問題。民辦教育的“不以盈利為目的”和“不能盈利”是不同概念。
天價幼兒園如何規范?
主持人:
關于幼兒園是否可以有贏利的問題,大家的觀點還是比較一致的。應該允許幼兒園有盈利空間,但幼兒園不能以贏利為目的。不過這話說說容易,具體到實踐領域,還是需要政策來規范的,那么,在幼兒教育收費問題上,到底需要怎樣的政策呢?
朱莉(上海金麥穗幼兒園):
應該說高收費的幼兒園也不是一無是處。一方面它們分流了公辦園的招生壓力,另一方面,它們有相當好的硬件設施和不錯的師資,這對于幼兒發展是有利的。而怎樣引導這些高價園在我們社會正常的軌道上行駛,不脫離教育的本質,則需要相應制度的規范和強制。幼兒園教育屬于公益性事業,應建立政府主導、屬地管理、部門負責的管理體系。
朱德峰(揚州大學幼教中心):
比較來看,日本已經將幼兒園納入免費義務教育體系,構筑起幼兒園、小學、中學一貫制學習體系,使幼兒園發展表現出更為強大的生命力。盡管我國目前經濟水平落后于發達國家,但學前教育立法與公辦幼兒園擴大化是發展的必然趨勢。
鄭影(南京師范大學):
要遏制天價幼兒園,國家必須立法。同時,由政府提供免費幼兒教育機構。其次,要提高家長教育理念,幼兒園發揮作用帶動整個社區群眾提高教育理念,提高對孩子的認識,專家及學前領域的研究人員也應當發揮自己的力量。
華希穎(南京師范大學):
政府要扮演規范市場和教育的作用,政府要依法治教。比如英國有資格準入制度,什么樣的人才可以辦教育,應該采用什么樣的運作方式,我們怎么去評價,標準怎么去建立,這些制度都要靠政府去建立。
虞永平(南京師范大學):
說到政府制定收費標準,這些政策法規的作用多大有待實踐檢驗,但是它卻表明了政府的態度。現在的法規,始終沒有明確規定違法者應當由誰來懲罰。這樣,這個法律就是沒有約束力的。但是這個法規至少提供給我們一個信息,就是政府要開始管收費問題了。
原晉霞(南京師范大學):
我認為政府不要太多地去管這種天價幼兒園,而是應該關注與大多數家長有關系的一般幼兒園,更多地投人或者引導一般幼兒園。還有一些隱形的投入,比如適當減免稅收。
張斌(南京師范大學):
首先要界定一個問題:學前教育是政府辦還是政府管?如果是政府管的話,政府就有責任做下面一些工作:
1.制定規則,比如準入機制、課程標準,最后他還要有一定的評價機制、評估體系。
2.投資。這種管和辦有什么不同呢?原來的辦就是我來投資、管理,就是什么都是我來做。管呢就是我可以投資,也可以請別人來辦,我來花錢買你的服務。這樣的政府才是一個服務型的政府,我們的社會也才能實現它所期望的市場經濟。美國的特許學校最初辦的時候是針對弱勢群體的,他們在公共學校里得不到他們認為的平等的教育,政府就在這樣的社區中投資來辦學校。這個學校可以有很多人來申辦,體現了社會力量辦學。這些機構可以是教會可以是個體也可以是家庭,只要符合標準都可以,但是必須接受政府的監督。我覺得這對當前我們興辦學前教育是有一定啟示的。
姚根靜(南京師范大學):
民辦幼兒園,可以由政府來管,由群眾來辦。政府可以經常對他們的教師或園長進行培訓,對園長以及教學質量進行評估。對于公辦幼兒園,可以由各地區自己制定一定的標準,更符合各個地方的具體情況。
瞿英(無錫市港下中心幼兒園):
家長對于優質幼兒教育的追求,是當前社會發展的必然產物,政府要加強對學前教育工作的立法,給予必要的政策支撐和制約措施,要加強對學前教育的投入,加強對幼兒教育的管理,讓更多的孩子享受優質的學前教育。優質的幼兒教育既是市場的需要,也是兒童發展的根本需要。
虞永平 (南京師范大學):
幼兒教育有其特殊性,政府不能推卸責任。作為政府對幼兒教育的干預,可以用經費買服務。現在我們可以看到,政府也在改變。江蘇省海門市幼兒園補助就有兩種方式,一種是補家庭,一種是補機構。這種政策可以使收費不變而增加幼兒園的收入。此外,還有發教育券的補助方式。
主持人:
除了政府部門發揮立法和收費管理方面的作用,針對家長認識不足等其他促使天價幼兒園出現的原因,我們應該如何做呢?
賀瑋 (南京市鼓樓區教育局)
高價不等于優質,教育質量的高低不能簡單地以價格來衡量。因此,首先要對家長正確引導,教育部門可以通過媒體、公辦幼兒教育機構示范教育等各種渠道大力宣傳科學、正確的幼兒教育觀念,幫助家長樹立正確的擇園觀,使家長明確選擇幼兒園,既要看園所的園舍條件,還要了解管理人員和教師隊伍情況,逐步提高家長的判斷能力,減少盲從;同時還要通過各種渠道增強家長在幼兒教育中的責任意識,不能讓家長以為花大價錢上了高價幼兒園,孩子就一定能發展好,使家長認識幼兒期家庭教育對幼兒的發展至關重要。
其次,要大力培植和拓展優質教育資源,使質量優而價格合理的幼兒園能夠惠及百姓。可以采用完善辦園投入分擔機制的方法,擴大優質資源,比如采用名園辦分園的方法,或者通過創建等有效手段提高區域內各類園的質量,辦真正惠民的幼兒教育。黃娟娟 (上海市教育科學研究所):
針對不同的原因,政府應出臺不同的對策。
1.政府應引導家長,利用傳媒進行正面宣傳。對幼兒家長而言,信息渠道不通暢,不了解幼兒教育階段應培養幼兒的重點內容是什么,而從商業渠道了解到高價園推銷和宣傳內容,誤信了培養“神童”、“天才”的教育。針對這種現象,政府部門應將學前教育理論轉化成大眾化、通俗化、瑯瑯上口的宣傳內容,借助電視、廣播等大眾傳播媒介,向社會、家長宣傳幼兒教育的重要性、幼兒期培養的重點等,加強對幼兒園教育的正面宣傳。
2.政府應關注民生,幼兒園設點布局合理。政府要調研清楚所轄區域內出生嬰兒數、入園需求情況等,規劃區域內各類幼兒園的布局,做到各級各類幼兒園布局合理,讓幼兒在就近的前提下也能上優質園,以體現幼兒教育的公平性和選擇性。
3.加強對民辦幼兒園教育內容的引導、監督、檢查和管理。政府教育部門,要按照《幼兒園教育綱要》的要求,對民辦幼兒園的教育教學內容進行審核和規范,使其適合3歲~6歲幼兒的年齡特點,同時,引導他們對家長的宣傳也要符合3歲~6歲幼兒的年齡特點,從而使整個社會更全面、具體、深入地了解幼兒教育。
主持人:謝謝大家的精彩發言。下次再見!
【追問“天價”幼兒園】相關文章:
• 淺談幼兒園美術教育方法
• 綏化市幼兒園現狀調查分析
• 開著火車去幼兒園
• 淺談幼兒園兒歌教學
• 幼兒園數學生活化教育方法之綜述
• 幼兒教育中師愛的教育實踐
• 幼兒園教學中的舞蹈教學之我見
• 華熙國際雙語幼兒園招聘啟事
• 幼兒園小班音樂游戲活動組織分析
• 幼兒園打擊樂教學活動初探
• 市場經濟下幼兒園管理策略
• 淺談幼兒園園長的情感管理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