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自主游戲;轉變觀念;組織與指導 “生活花園”是我們幼兒園的一大亮點,也是我園的一個科研課題,“生活花園”共分為六個館室:分別是橘子不著色(手工制作)、第一塊蛋糕(生活體驗)、勇敢的小鳥(藝術表演)、花瓣的露珠(體能訓練)、城市的律動(社會體驗)、黃沙的秘密(科學探索),每個館室從環境設計、裝飾以及功能都別具特色,為孩子們提供真實的材料,讓他們在自己的探索中去學習。
那么,我們的教師如何成為孩子的合作者、引導者呢?首先,教師教育觀念的轉變,角色的定位要準確。其次,作好生活花園活動的組織與指導工作。
生活花園的教學活動是對大家的一個新的挑戰,我們的工作需要一個研究、實施、反思、創新、再研究的過程,應本著從易到難、循序漸進的原則,應該有一個積淀的過程。
一、轉變教師的教育觀念
負責生活花園各館室的老師都是多年從事一線的優秀教師。多年的工作經驗使他們都形成了固定的模式。生活花園的工作對于館室的每一位教師都是一個新的挑戰,既要把以往教學中好的教育理、教學方法念融進生活花園活動中,又要打破以往傳統的教學模式,要真正的解放思想,放開幼兒的手腳,充分體現孩子們的主動性、獨立性、體驗性。切記教師不是導演、孩子不是演員。
學習是改變問題的方法。可以通過專家的講座、集體的教研、學習新的理念、小組間的互相交流等給大家洗腦,改變思想,幫助大家更快更好地找到自己的角色。在活動中,感知自己是孩子們的朋友,要恰到好處的去和孩子們一起探索,又要潛移默化的去引導。
生活花園活動要區分以往班級的區角活動。班級的區角活動是小范圍的、空間小、目標單一,明確。它只是生活花園的活動中的一角。而生活花園是一個更大的空間、通過教育環境、材料的分配、豐富的內容,真正讓孩子自己探索、嘗試的活動。比如讓孩子做點心,館室的老師每天都要做精心復雜的準備,每一次活動孩子們都在老師的帶領下做出香甜可口的點心,大家都可以看到每一次活動都有一個很好的成品,孩子自然高興。活動后,我們再想想,體驗館是讓孩子在教師引導下自己探索嘗試的地方,如果每一次活動只是做一個成品,孩子們在活動中是否失去自主體驗的意義。所以說,教師應該拋磚引玉,在做一種點心之后,可以為孩子們準備給位豐富的材料,讓孩子自己去創作新的作品。這樣既減輕教師每天工作負擔,更重要的是使孩子的能力得到鍛煉。
二、生活花園活動的組織與指導
(一)生活花園的活動設計
生活花園各館室的活動是每月設計一個大主題活動,但如果沒有分社的小主題,沒有活動間的連接,內容就會單一、沒有層次性、沒有循序漸進的感覺。所以,生活花園的活動每月制定一個大主題,在這個基礎上應圍繞主題,分設幾個小主題,擴展成一個系列的活動,活動間要有所連接;活動內容應由淺入深,層層遞進。例如:“小小發電師”針對這個活動我們可以將活動分設四個小活動:從了解相關的電學知識、使用的材料,到引導孩子學會看圖進行簡單的組裝;再到材料上的豐富,難度的增加;在此基礎上進行相關知識的連接。這樣,幼兒才能更好地有目的進行自主體驗,才能體驗到成功的快樂。
(二)生活花園活動的準備
幼兒的知識經驗的準備。幼兒在活動中常常出現的問題基本有這樣的原因:一個是缺乏社會生活經驗,根本就不知道是怎么回事,該怎么做;一個是操作工具的使用出?F某些問題,后者問題我們可以及時給予幫助,而前者就需要教師要做好活動前相應的準備,有意識的幫助幼兒了解相關的知識,簡單的技能,這樣幼兒在參加活動時就能更好地發揮自主性了。
操作材料的準備,細致到位,具有層次性。準備得要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具有層次性,由淺入深,讓幼兒在具備淺表性的基礎上,進一步嘗試。所以在材料的準備上,不要一步到位,要給幼兒留有嘗試的空間,使幼兒在循序漸進中、真正的通過自主體驗而獲得相應的能力。所以說,生活花園的活動看似簡單,實際上它需要教師付出更多的時間,來研究,琢磨。
教師活動前的準備。在活動中,有的老師也許會簡單地交代了活動的做法,孩子們就開始操作,中大班幼兒能力強,也許能完成,而小班幼兒就不能正常參與活動。所以在活動開展前,教師活動的導入很重要。
使用生活花園幣:孩子們在參與體驗活動后,可以在各個館室領取生活花園幣,上面各印有2、3、5不等的數字,教師可以根據孩子的表現付出獎勵他們。所以活動前,教師要引導幼兒學習10以內數的組成,簡單的了解數的意義,并會簡單的運算,這樣在活動中體現花園幣的意義。同時讓孩子感知付出就會有回報。
(三)生活花園活動中教師的指導
生活花園活動中教師的指導尤為重要,在以往活動中,教師只是一個組織者,而且工作盡職盡責,都能全身心地投入,但是指導者的作用還是有些不到位。自主體驗活動教師既不能放手于幼兒、又不能過分約束,應該恰當的作為一個引導者、合作者,所以教師的指導要適時、適當、適度。
工作中要勤于思考,勇于創新。理論是開展活動的前提,但是實踐是解決問題的最好辦法。教師首先要把各館室現有的教具材料所具有的功能,要充分挖掘材料的價值。教師不要滿于現狀的材料,要在以往活動材料內容上,自己去制作或是創新,來不斷豐富孩子的活動內容。
另外,勤于反思是開展活動的一個重要環節。在活動中,教師的指導有時是有準備的,有時是突然有一種靈感出現的,所以我們對于每一次的活動都要有一個記錄,反思,隨看,隨記,總結經驗,為今后的工作做一個鋪墊。
對于混齡幼兒參與活動的指導:生活花園體驗活動,可以是不同年齡幼兒一起參與,這樣有利于孩子的成長。但是作為每一次的活動,教師應針對幼兒的年齡心中有目標,不同的年齡不同的準備。比如,在帶領孩子參與拼搭電路圖的活動,中大班幼兒可以獨立看圖,進行拼搭,而小班幼兒沒有看圖的能力,這個時候,我就組織幼兒互相合作,請中大班幼兒看圖指出所需要的材料,然后由小班幼兒負責找到所用的材料,中大班幼兒搭出成品,并送給小班幼兒來嘗試,這樣孩子們相互配合、參與、中大班幼兒有了成就感,小班幼兒也體驗了活動的快樂。所以我們要注意的就是要掌握時機,不能盲目地以大帶小,有目的、有準備的引導幼兒參與活動。
(四)生活花園活動中注重習慣的培養
孩子的體驗活動是一種開放式的學習,因此良好的秩序是活動的基礎。如:活動前如何進教室、幼兒要經常使用相應的工具、操作的程序,從中我們要有意識地培養幼兒記住工具的擺放位置、要培養孩子“從哪拿的放回哪去”的原則,并要認真遵守操作程序,這樣可以減輕教師的工作量,還培養幼兒良好的秩序感、規則感。
生活花園是為孩子提供自我學習、自我探究的地方。教師要充分發揮孩子們主觀能動性,做好觀察者,及時的給予孩子鼓勵和幫助,成為孩子們的傾聽者、合作者。□(編輯/穆楊)
【幼兒園自主游戲的組織與指導】相關文章:
• 幼兒園教育“小學化”問題探究
• 以精細化管理打造特色幼兒園
• 音樂教學視角中幼兒園論文
• 幼兒園教育評價的轉變
• 幼兒園開展探究性教育活動之我見
• 防止幼兒園小學化傾向之我見
• 淺談幼兒園的人性化管理
• 對幼兒園教學的四點體會
• 理解幼兒園游戲
• 幼兒園小調查活動的組織
• 議幼兒園教育與家庭教育的關系
• 學前教育專業舞蹈教學中的表演意識培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