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G6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0745(2014)04-0424-01 摘要:隨著我國對幼兒教育的重視和教育理念的改變,人們對幼兒的課程觀也在發生著變化,課程的創新成為幼兒課程的發展趨勢,關注點轉化為幼兒的自主發展。本文從創新的關鍵、依據、落點、方式等方面,詳細闡述了幼兒園課程的創新。
關鍵詞:幼兒課程 創新 發展
按照我國目前的教育發展形勢,幼兒園教育可以分為城市與農村兩類。雖然在幼兒的教育目標上都是相同的,但是具體的教育方式、教育心得還是存在較大的差別。對農村幼兒園來說,課程資源廣泛,更加貼近大自然,為幼兒課程的創新提供了豐富的素材。以下,本人對該議題提出自己的一些見解。
一、創新的關鍵――跟進教育觀念
教師是課程教育的實施者,具有引導和決策的作用,教師的素質直接決定了課程教育效果的好壞。活躍的教學氛圍需要教師的把控,教師做到了行為上的跟進,課程的創新才會落到實處,創新不至于只是一句空話。
經過長時間的發展,幼兒教育受到小學的影響,已經有了很大的改變,但盡管如此,依舊沒有從陳舊的教學框架里跳出來,教師在設計、組織教學活動時還是要參照教師用書。而幼兒就像一臺機器,只能被動地接受,問題在于學習的內容是現成的,沒有選擇性。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換湯不換藥,理念和行為沒有根本性的改變。
在開展主題活動時,應該隨著環境和條件的改變對活動計劃進行實時修改。例如,在陰天下雨前,可以學習為什么燕子會飛得很低,為什么螞蟻要搬家,為什么一些動植物會有異常的反應。在春天,帶領他們走進自然,看樹木發芽,看植物開花,感受、領略大自然的神奇。
所以,教師就身邊的事物開展系列活動,能夠在最大程度上發揮幼兒的積極主動性,鍛煉他們的參與創造能力,從各個方面獲得知識經驗的積累。
二、創新的原則――把握課程平衡
我國的幼兒園課程改革內容較為豐富,是一個優勢,但同時也帶來了弊端。優勢在于提供了取之不盡的課程資源,弊端則是很容易導致幼兒園找不準自己的發展定位,對課程的選擇上缺少相應的識別能力,從而走進課程超載的誤區。另外,課程資源較多,幼兒園在選擇上可能會偏離幼兒的發展需要。從某一個狹隘的角度選擇課程內容,就會走進課程缺失的誤區。
鑒于此,在幼兒課程的創新編制中,應該防止課程出現失衡的狀況。教師要正確把握課程方向,確保課程的平衡發展。所以,正確的做法是:關注課程目標、課程性質、課程結構、課程內容,做到各個方面上的平衡。提高課程的選擇與判斷能力,提升教師的專業水平和課程重組與創新能力,保證幼兒園課程的平衡性和系統性,真正為了幼兒考慮,促進幼兒的自主發展。
三、創新的依據――尊重發展主體
想要實現幼兒課程的創新,給靜態、死板的課程賦予動態與生機,首先就要樹立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幼兒是接受教育、自主發展的主體,教師要抓住幼兒的興趣,尊重幼兒的切實需要,關注幼兒的原有經驗。
第一,教師尋找教學的切入點,以幼兒的自身發展水平為依據,讓他們懂得通過一些努力,就能收獲大的成果,真正看到幼兒在自身水平上有所發展。第二,教師對幼兒全方面的發展水平和內心世界進行詳細了解,為課程的方案制定和教學指導提供科學的依據。第三,通過對幼兒的興趣和經驗進行分析,確定主題,開展活動。
活動中,可以由幼兒自主選材、自主設計、自主加工,讓他們把全部的精力投入其中,遇到問題相互幫忙、相互討論。教師負責引導與掌控,幫幼兒解決他們自己處理不了的問題。通過這樣的活動,能夠增強幼兒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習的積極主動性,促進全方面共同發展。
四、創新的落點――發掘本土資源
目前幼兒課程多以城市幼兒園為依據進行編制,但其中很多內容和農村幼兒生活脫節。另一方面,再完美的課程方案也不可能同時適應所有的教師和幼兒。
在農村,許多資源可以就地取材進行構建。教師的工作經驗告訴我們,幼兒產生興趣與愛好的課程內容,往往取材于我們身邊的生活。幼兒如果熟悉課程的主題和內容,就能促使幼兒主動去發現、去探索、去嘗試。盲目地跟從教材走,生搬硬套課程改革,不僅不能更好地促進幼兒發展,相反可能會導致幼兒的厭學。
綜上所述,想要課程活躍起來,就要從課程資源入手。農村幼兒園具有城市無可比擬的優勢,特定的自然環境和社會生活與幼兒的成長息息相關,是幼兒的興趣所在。發掘并利用好本土資源,是課程創新的落腳點。
五、創新的方式――發展興趣經驗
幼兒教育的學習內容應該從生活經歷出發。越是貼近實際生活,越能增強幼兒的感知力,從而促使幼兒使用學到的知識和自身經驗處理遇到的問題,契合幼兒自主發展的目標。在開展學習活動中,教師是引導者,逐步擴展幼兒的知識范圍,由淺及深的引導他們整理并運用獲得的生活經驗。從而激發幼兒在學習中的自發性、主動性、主體性。
舉例而言,在樂于助人的活動中,設置玩具娃娃衣服掉下來的環節,引發幼兒之間的對話。有的認為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有的認為我們應該力所能及地幫助她。通過這樣一件小事,能夠讓幼兒考慮哪些事情自己能夠做到,哪些事情自己做不到,是需要大人幫忙的。在生活中,通過豐富的生活、神奇的世界來引發幼兒的思考與探索,發展學習興趣,提高他們的想象力和思維能力,更好地促進其自主發展。
幼兒的課程方案不是一成不變的,應該隨著客觀環境的改變和幼兒的需要不斷進行發展與創新,從而完善課程的構建。教師應當樹立創新的課程觀,隨時發現并抓住生活中的可用資源,將其應用到課程中。幼兒園內部可以形成一個創新平臺,提出創新目標,提供創新資訊,開展創新的研討活動。以此增強課程創新的適用性,不斷推動幼兒園的課程創新,促進幼兒自主發展。
結語
幼兒園課程的創新要考慮到幼兒的興趣性和自主發展,要考慮已經存在的資源并且充分利用,要考慮是否跟得上不斷發展變化的教育觀念。作為義務教育前的熱身,幼兒園課程是培養孩子獨立人格和正確的人生觀的關鍵時期,甚至影響到孩子的一生,需要教師乃至所有人群的高度重視。
參考文獻:
[1]閻水金.幼兒園課程方案編制與管理[J].幼兒教育(教育科學).2007(1).
[2]施冬玉.實現幼兒園課程創新之感悟[J].新課程導學.2012(3).
[3]陳姍.優化幼兒園環境促進幼兒自主發展[J].早期教育(教師版).2012(1).
【創新幼兒園課程促進幼兒自主發展】相關文章:
• 音樂背景下幼兒教育論文
• 走出辦園誤區,打造特色幼兒園
• 幼兒園建筑的聲學設計
• 試析幼兒園早操的創新編排
• 新修訂版《幼兒園工作規程》開始實施
• 幼兒園幼小銜接工作優化路徑
• 幼兒園活動區創設的策略
• 幼兒園美術活動多元化評價探討
• 淺談幼兒園數學活動的開展
• 職業道德建設下幼兒教師論文
• 淺談幼兒園思想品德教育
• 內涵發展對幼兒園教育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