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從幼兒園進入小學,是幼兒生活的一個重要轉折點,無論是學習課程的設計還是學習環境等各個方面都存在很大的差別。在即將步入小學階段,要培養幼兒學習的積極主動性,滿足其個體需求,使幼兒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幼兒由于年齡小,知識不全面,無論是生活中還是學習上都會存在問題,幼兒園、教師、家長要協同一致,積極做好幼小銜接工作。文章主要研究幼兒園幼小銜接工作中的優化路徑,以便促進幼兒的學業發展。
關鍵詞:幼小銜接;人性化;優化路徑
幼小銜接工作不僅能完成由幼兒園到小學的教育過度,還能促進幼兒的全面發展,從教學方法和生活習慣方面提高其獨立自主能力。幼小銜接工作要逐漸培養幼兒獨立完成事情的能力,不依靠父母,不依靠他人,鍛煉幼兒獨立性和自覺性。同時,要培養幼兒良好的學習習慣、思維能力和人際交往能力,為幼兒步入小學校園打下良好的基礎。陌生的環境對幼兒來說極具挑戰性,未能將工作銜接好,會影響幼兒的身心健康發展,對幼兒造成不良影響。因此,要重視幼小銜接工作,在畢業之際,要循序漸進地讓幼兒體驗小學生活,讓其慢慢適應新的學習環境和學習內容。
一、幼兒園幼小銜接工作的重要性
(一)幼小銜接工作可以保持幼兒學習的連貫性
銜接工作起過渡作用,一方面沿襲了幼兒園的學習方式和學習習慣,另一方面要開始小學的學習模式,通過幼小銜接工作的設計,能夠使幼兒仍然保持正常的學習狀態,使學習具有連續性。因為幼兒從幼兒園到小學受到的教育目標和期望影響一致。幼小銜接能夠保證幼兒的學習過程中不會出現空檔期,面對小學的學習挑戰也不畏懼,能夠很好地將學習內容銜接起來,達到良好的學習效果,盡早適應小學生活。
(二)幼小銜接工作有利于小學教育的良性發展
幼兒園教育不僅僅是為小學的學習生活奠定基礎,也是為幼兒的終身教育發展奠定基礎。幼小銜接工作是自然形成的,是需要建立在幼兒的健康發展基礎之上的。幼小銜接工作有利于幼兒園教學的發展,促進教育事業的良性發展,滿足當代的教育需求,能夠為幼兒的學習發展增加活力,促使幼兒順利步入小學的校園,使幼兒擁有一個快樂的童年。
(三)幼小銜接工作有利于幼兒適應小學生活
幼兒園包括學前教育,在幼兒上小學之前,幼兒園需要做好學前入學準備工作,重點是培養幼兒適應小學生活的能力。幼兒園要為幼兒的小學教育做好充分的準備,找到入學后的小學教育與幼兒園學前教育的交叉點,使幼兒能夠順利地適應小學學習生活。幼小銜接工作是幼兒園教學中的一項重要工作,在幼兒升入小學之前,要加強銜接工作的設計規劃,并合理地應用于幼兒的學習與生活中,從生活點滴中讓幼兒逐漸體驗小學生活,這樣有利于幼兒在真正上小學時能夠更好地適應小學生活,提高幼兒的適應能力。
二、幼兒園幼小銜接工作所面臨的問題
(一)幼兒缺乏學習興趣,缺乏自主學習意識
在幼兒園階段,幼兒的思想并不成熟,生活習慣和學習習慣都比較差,注意力不能很好地集中在學習上,常常會分散注意力,組織紀律性很差。幼兒在幼兒園時期,教師對幼兒的學習基本功要求并不是很嚴格,導致幼兒的學習方式有欠缺,例如握筆姿勢、寫字筆順等等,沒有養成良好的習慣,不利于幼兒的學業發展。幼兒園教育是幼兒學習生涯的基礎,缺少良好的學習習慣會給幼兒日后的學習帶來困難,不好的習慣也很難更正。幼兒自控力差,上課期間很難安安靜靜地聽教師講課,易分神,愛做小動作,必須要在教師的多次干預下才能安靜下來,所以課堂秩序很難維持,導致幼兒上課期間自主學習意識差,找不到正確的學習方法和學習方向。
(二)幼兒階段任務意識、安全意識、團結意識相對較差
對于教師布置的課后作業不能正確記錄,導致往往完不成作業。經常由家長到幼兒園跟教師匯報作業完成情況,導致學習效果不佳。在幼兒園的教學過程中,缺少安全意識的培養,導致幼兒不清楚什么事情是有安全隱患的,不懂得如何保護自己、保護他人。在課間經常嬉戲打鬧,因為缺少必要的安全意識引導,存在安全隱患。幼兒階段對所有事物都是模糊的,不懂得愛護自己的書本和文具,經常會出現自己的書本或者鉛筆、橡皮弄丟或弄壞的現象。幼兒之間不能友好地溝通,出現任何一點小摩擦都會出現爭執,不能很好地做到互幫互助,團結一致。在幼兒的教學過程中缺少團結性、合作性的培養,導致有些幼兒自私自利,以自我為中心,不能遇事先為他人著想。
(三)家庭和幼兒園未能達成步調一致,缺少相互配合
在幼兒園中,幼兒犯錯誤后教師往往會告誡幼兒應該怎么做,而在問題發生之前卻忽視了紀律的強調,缺少懲罰和獎勵措施,導致幼兒紀律意識很差。教師在幼兒出現問題時不能夠第一時間和家長溝通,沒能通過家長了解幼兒存在的問題,導致家長不知情,也缺少這一方面的教導。幼兒園和家長之間缺少溝通,影響了幼兒的健康發展。家長不了解幼兒在學校的動態,教師也不了解幼兒在家里的表現,容易對幼兒的發展產生誤區。在幼兒的發展過程中,缺少家庭和幼兒園協調一致的教育,會讓幼兒認識不到事情的重要性,導致同樣的錯誤一而再再而三地犯,從而影響幼兒進入小學后的生活與學習。
三、幼兒園幼小銜接工作的有效措施
(一)幼兒園教學要培養幼兒自我負責的學習態度,有效學習
讓幼兒積極主動地發現學習的樂趣,更快地適應小學生活。要培養幼兒良好的學習習慣,從細節方面入手,掌握正確的學習方式。在課堂上,要創新幼兒的教學方式,將幼兒的注意力集中在課堂上。很多幼兒之所以學習不好,是因為缺少好的學習習慣,對學生缺乏興趣,對學習缺少積極和認真的態度。培養幼兒主動學習是幼小銜接工作的重點,要加強幼兒階段的自我意識培養,教師要合理有效地規劃幼兒教學,讓幼兒學會自我判斷、自我選擇、自我調控、自我負責,將一系列的自主學習貫穿于整個學習過程中。教師要加強課堂紀律的維持,培養幼兒的自控能力,多組織幼兒活動,讓幼兒通過親自動手制作,親身體驗、探究,獲得多方面的能力,產生學習興趣,養成積極的學習態度,對小學學習和生活充滿期待和自信。
(二)幼兒園的教學過程中要加強幼兒的任務意識培養
教師在布置課后作業時,要監督每一個幼兒都能正確地記錄,一方面培養幼兒的記錄能力,另一方面也能加強幼兒的任務意識培養。加強幼兒的任務意識培養,能夠更好地為小學學習做準備。在學前階段,教師要有目的地引導幼兒用簡單的形象符號記錄每天的課后作業,逐漸讓幼兒養成任務意識。對于任務意識稍差的幼兒,教師可以把作業提前告訴家長,在幼兒放學回家做作業的過程中,家長可以利用正確的手段考一考幼兒對于作業的記錄,無論對與錯,都要積極鼓勵,最后會取得更大的收獲。教師通過課上講解重點內容的標記,課后布置作業的圈畫,培養幼兒的學習意識和任務意識,從而有效提高幼兒的學習積極性,有利于小學學習內容的開展。
(三)幼兒園要加強和家長之間的配合,步調一致
幼兒園要定期組織家長會,讓家長來幼兒園了解幼兒在園里的表現,教師根據家長的講述,了解幼兒的動態和心理,達到家園配合、密切溝通的效果,有利于為每一名幼兒制訂合適的學習計劃。家長和教師要實事求是,加強溝通,共同為幼兒步入小學做好準備工作。家長要全力配合教師的工作,使幼兒適應小學學習生活,能夠用平常心適應新環境和新要求,讓幼兒擁有一個快樂的童年時光。在幼兒出現問題和差錯時,教師要第一時間與家長溝通。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并重,能夠讓幼兒認識到事情的嚴重性,有利于幼兒的身心健康發展。
(四)要加強幼兒的安全意識、合作意識和團結意識培養
步入小學,班級里的學生會比幼兒園時期的多,所以學前教育要加強幼兒的安全意識、合作意識和團結意識的培養。現在大多數幼兒是獨生子女,從小就缺少團結性教育。但是,在集體生活中,必須要團結一致,互幫互助。因此,教師在入學前期要讓幼兒多了解該方面的知識,并多組織一些活動,讓幼兒知道團結就是力量,集體的力量是巨大的。要培養幼兒的集體榮譽感,不要以自我為中心,忽視別人的感受。步入小學,同樣會出現在課間嬉戲打鬧的現象,幼兒小不知深淺、輕重,就有可能在玩鬧中產生安全事故,影響幼兒之間的友誼,也會傷害幼兒的身心健康。因此,教師要加強對幼兒的安全意識培養,告訴幼兒哪些是危險物品和危險行為,應該遠離,要學會珍愛生命,保護自己,保護他人。這樣,不僅有利于幼兒更好地融入小學集體生活,而且能夠促進學生之間的友好相處。對幼兒來說,從小樹立安全意識,是自我發展的重要保障。綜上所述,幼兒園學前工作安排有利于幼小銜接工作的順利開展,能夠為幼兒順利步入小學校園提供保障。幼兒的成長離不開家長的支持和教育,幼兒在學業的第一步轉折期,家長和學校要積極配合,全力以赴,正確培養幼兒的心理發展和行為習慣。使幼兒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增強幼兒的獨立自主意識,加強任務意識、安全意識、團結意識教育,使幼兒能夠適應小學的學習生活。家長和教師要認識到幼小銜接工作的重要性,重視對幼兒習慣的培養,家長要幫助幼兒、監督幼兒、提醒幼兒每天完成教師布置的任務,積極配合班級的活動,在活動中培養幼兒合作意識,與他人友好相處,共同進步。落實幼小銜接工作時間不多,幼兒園要進一步抓好這項工作,深化幼小銜接工作的探究與實施,提高幼兒園教學質量,為幼兒提供一個放心、滿意的教學環境,保證幼兒的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鄭立華.家長在幼兒園和小學銜接中的作用[J].教育評論,2018(18).
[2]高東強.如何做好幼小銜接工作[J].遼寧教育,2018(16).
[3]王亞明.幼兒園幼小銜接工作優化路徑研究[J].考試周刊,2018(11).
作者:段亞麗 單位:甘肅省鎮原縣幼兒園
【幼兒園幼小銜接工作優化路徑】相關文章:
上一篇:幼兒園課程游戲化與區域活動的結合
下一篇:莊浪文化融合到幼兒園教育活動分析
QQ客服
微信客服
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