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幼兒;挫折教育;承受能力 新的世紀已經展現(xiàn)在我們的面前,它在許多方面呈現(xiàn)出多元化的趨勢,這為孩子們成長提供了一個完全開放的環(huán)境。與此同時,我們也越來越多地看到或聽到這樣的故事:許多年輕人在眼花繚亂的事態(tài)面前不知所措,失去了生活目標而走入歧途;同時還有許多年輕人在這樣開放的環(huán)境中如魚得水,獲得前所未有的成功。何以會有這樣的區(qū)別?歸根結底是因為前后兩者的心理素質不同,他們面對困難和挫折時所選擇的道路不同。現(xiàn)代社會是一個充滿挑戰(zhàn)的社會,人生中遭遇挫折、出現(xiàn)挫折是正常的,關鍵是我們應如何面對挫折。
面對挫折,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態(tài)度,這種差異與人的精神面貌、知識經驗和心理準備有很大的關系。許多到達光輝頂點的人,往往不是那些最聰明的人,而是那些在逆境中心理素質極強、飽經風霜的人。
生活中挫折無處不在,幼兒在成長的過程中,也要經歷難以計數(shù)的挫折,如對物欲的限制、生活能力差、與小伙伴發(fā)生爭執(zhí)、做游戲失敗。這些學習中的挫折、交往中的挫折、情感上的挫折,會讓幼兒出現(xiàn)焦慮、冷漠、攻擊、逃避等不同的態(tài)度反應。著名的心理學家馬斯洛說:“挫折對于孩子來說,未必是壞事,關鍵在于他對待挫折的態(tài)度”。
挫折教育的內容是多方面的,他不只是讓幼兒受點挫折,而是時時刻刻的潛移默化的從各個方面去培養(yǎng)幼兒的抗挫折和耐挫折能力。
1.把挫折教育融入一日生活的各項活動之中,引導幼兒在親歷中發(fā)展
在幼兒園一日活動中,挫折教育課程要與幼兒的各項活動結合起來,通過教師組織實施滲透挫折教育內容的活動,挫折教育就變成了一項有計劃、有目的的教育活動。我們可以從認知、情感、行為等多方面對幼兒進行培養(yǎng)。在認知上,讓幼兒正確理解挫折,以使兒童認識到挫折是客觀存在的、而且是不可避免的;在情感上,讓幼兒充分體驗挫折,消除兒童對挫折的害怕心理;在行為上,教幼兒掌握戰(zhàn)勝挫折的有效方法,形成幼兒正確的反應方式,通過知、情、意、行的系統(tǒng)培養(yǎng)和訓練,使兒童成為勇敢堅強的人。
2.鼓勵幼兒與同伴互相合作,增強幼兒和諧的人際關系
孩子生活在大千世界里,總會遇到各種難題,教師要充分利用孩子接觸社會、認識自然的機會培養(yǎng)孩子的抗挫折能力。與同伴交往,是孩子接觸社會的開始,作為教師要多為孩子創(chuàng)設與同伴交往的機會,與同伴交往可以使幼兒發(fā)現(xiàn)與自己不同的觀點,從而更好地認識他人和自己,克服自我中心。在同伴群體中,幼兒往往會經歷一些挫折,如觀點不一致,屈從于被領導的地位等,這樣他必然要在不斷的磨煉中學會如何友好相處,如何合作,從而更好地在同伴中保持自己的地位,而這種磨煉有助于提高幼兒的耐挫力。另外, 同伴之間的相互交流和指導,也能夠幫助幼兒更好地克服困難、解決問題。教師在平時孩子遇到困難時,教育孩子采取不回避的態(tài)度,鼓勵孩子面對現(xiàn)實,勇敢地向困難發(fā)起挑戰(zhàn)。一句“你真勇敢”“你真棒”……幫助孩子樹立信心,激勵他努力去克服困難,當孩子一次次戰(zhàn)勝困難,他們便增添了勇氣,激起了戰(zhàn)勝困難的愿望。
3.主動創(chuàng)設一些挫折教育情境,通過環(huán)境感染、影響幼兒
個體應對挫折的能力高低取決于處理挫折危機的經驗,而這些經驗不會憑空產生,它需要在具體的實踐活動中來獲得、培養(yǎng)和提高。如日常生活中小朋友之間產生了矛盾,教師不要馬上替孩子去解圍, 而是把解決問題的相關知識和經驗傳遞給幼兒,從中培養(yǎng)他們正確的態(tài)度和獨立處理問題的能力。另外,教師也可以有意給幼兒設置一些困難情境,有目的地去培養(yǎng)幼兒的耐挫力。
幼兒的活動范圍有限,許多挫折是現(xiàn)實生活中不常遇到的 。教育者在利用自然情景進行挫折教育的同時,還要注意有意識地創(chuàng)設一些情景和機會,讓幼兒得到各方面的鍛煉。為了提高幼兒對挫折承受能力,我們可設置難度不等的情境,讓幼兒逐步經受磨煉,有目的地去培養(yǎng)幼兒的耐挫力。比如說遠足、勞動、競賽、批評、延遲滿足等活動和手段,可以鍛煉幼兒的意志,增強他們對惡劣環(huán)境的適應能力以及對待失敗、打擊的能力。
4.樹立榜樣增強信心,樹立孩子必勝的信念
幼兒的思維具有直觀性,生動活潑的形象往往更容易打動幼兒。因此,要善于利用生活中那些鮮活的事例來教育孩子,樹立榜樣。老師的行為會給幼兒很好的暗示,使幼兒自然而然地學會怎樣坦然地對待挫折,怎樣勇敢地面對未來。所以,教師也要以身作則,以自己的行動為孩子樹立榜樣,教育孩子勇于面對困難,面對挑戰(zhàn)。
5.保持對幼兒的適度期望和正確評價
成功使人快樂,失敗讓人痛苦。但社會心理學告訴我們:決定苦樂感受的不只是成功與失敗本身,而主要是人對某事所抱的期望值(即目標的高低)。換言之,期望值越高,成功帶來的滿足感越弱,失敗帶來的挫折感越強。也就是說,期望值越高,心理情緒沖突越大。所以,教師對幼兒的長處與不足應了解并有客觀的評價與合理的期望,幫助幼兒發(fā)現(xiàn)并培養(yǎng)自己的特長,鼓勵幼兒向恰當?shù)陌l(fā)展目標努力。若只看到幼兒的優(yōu)點而無視缺點,會誘導幼兒對自身的不足缺乏認識而容易自高自大,驕傲自滿,不能接受挫折。教師對幼兒的期望過高,就會增加幼兒的心理壓力,使他們不敢面對挫折。所以要幫助幼兒正確認識自己,了解自己的興趣、能力、特長、性格以及希望自己成為怎樣的人,幫助幼兒認識環(huán)境,了解社會,如社會需要什么樣素質的人,現(xiàn)實中存在哪些不盡如人意的事等,讓幼兒懂得做事要向高目標看齊,但須有承受最壞結果的思想準備,在心理上對承受挫折有所準備,面對挫折能更客觀更冷靜。
總之,教會幼兒面對挫折、戰(zhàn)勝挫折,并非是一朝一夕的事,也并非刻意追求能成,關鍵是順其自然,順應幼兒的發(fā)展規(guī)律。應在幼兒生活的方方面面有意識地進行,潛移默化地培養(yǎng)幼兒的承受挫折的能力,讓幼兒在體驗中認識挫折,學會克服困難、戰(zhàn)勝挫折的本領。讓孩子們都擁有強勁的翅膀,在人生的天空里自由翱翔!
(編輯/永安)
【淺談如何在幼兒園開展挫折教育】相關文章:
• 幼兒教師對幼兒美術作品評價的現(xiàn)狀
• 淺談幼兒園小制作與美的教育
• 淺議幼兒園課程改革與教師素質
• 學前教育質量評估的政策取向
• 幼兒園如何搞好生活常規(guī)教育
• 淺談幼兒園班級“四化”管理
• 幼兒園音樂教學隨筆
• 邁入篇——面對幼兒園
• “透明幼兒園”等8則
• 民間體育游戲特點在幼兒教育中的運用
• 幼兒園教育活動的設計與實施
• 幼兒園時的淘氣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