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職學前教育專業作為我國高等教育人才輸出結構中的分支,在新時期幼兒基礎教育實踐隊伍發展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而幼兒舞蹈教育課程,作為高職學前教育專業的必修課程,是考核本專業人才教育教學能力的主要指標。筆者以所在院校專業學生為分析對象,結合我校當前實施的教學改革內容,對如何有序進行高職院校學前教育專業舞蹈課程的實施方法進行探索,以期找到能夠提升專業教學質量,適應當前高職學生能力提升的方式。
關鍵詞:兒童視角;高職學前教育;幼兒舞蹈教學
想要保障學前教育專業的教學品質,就必須要有高水平的授課教師作為前提條件。為了適應國內幼兒教育行業中教師能力發展的需求,就要提升幼兒園教師的綜合能力。教育部在2012年出臺了相關管理文件《幼兒園教師專業標準(試行)》簡稱《專業標準》。文件中規定:“幼兒教師是履行幼兒園教師職責的教育實踐群體,他們應接受嚴格的職業訓練,掌握系統的專業知識,具有良好的職業品德。”同時,我國在2010年提出的《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中也明確提出“基本普及學前教育”的發展趨向,即截止到2020年,國內將全部實現普及學前教育的目標。如何更好地對標《專業標準》,并貫徹《教育規劃綱要》,保障我國學前教育既大普及發展,同時又是有質量的發展呢?有效途徑之一就是加強師資隊伍的建設,實現幼兒教師培養的專業化和優質化。學前教育專業作為國家教育人才輸出的重要渠道,擔負著促進學前教育發展的重任。隨著學院辦學模式的發展,我校教育學院學前教育專業的辦學模式已經達到大專層次,如何探索一條舞蹈教學的新思路,使其更適合高職院校學前教育專業,怎樣真正從兒童的視角出發,培養健康的未來幼兒教育工作者,這值得我們深思。為適應我校教學改革和發展的需求,通過對我校高職舞蹈教學的現狀進行調查,分析存在的問題,探索更好的教學模式,力求將幼兒舞蹈的理論知識、技能訓練與職業能力的培養緊密結合,教會學生怎樣才能具備較好的幼兒舞蹈教師的職業能力,以適應社會的需求,從而進一步提高我校高職舞蹈課的教學質量。
一、高職院校學前教育專業舞蹈課程現狀
(一)當前高職學前教育專業舞蹈課程存在的問題
隨著我國教育指導綱要系列文件實施程度越來越強,高校對于學前教育專業的重視程度也在進一步提升,國內諸多教育學者均提出了相應的見解:1.教育觀念陳舊、只重視專業訓練而不重視幼兒教育,對于學前教育專業舞蹈課程的重要作用認識不足;2.學前教育專業舞蹈課程設置時,缺乏對本專業人才需求的分析,更沒有將舞蹈課程融合到學生專業結構之內;3.許多高職院校學前教育專業的舞蹈課程,過分注重舞蹈技巧,而忽略了如何將舞蹈技能運用到幼兒教育工作之中;4.學前教育專業舞蹈課程的教學培養目標和社會需求相脫節,不能夠給幼兒提供好的教育服務。
(二)我校學前教育專業舞蹈課程教學存在的問題
針對我校舞蹈課程教學現狀進行問卷設計,對我校學前教育專業17、18級高職學生進行調查(其中17級高職生已到幼兒園進行頂崗實習,18級為在校生)。從調查結果來看,我校目前學前教育專業舞蹈課程的教學存在如下情況:1.目前在校的高職生69.64%都是零基礎入學,有76.92%的學生認為舞蹈教學最主要是培養從教、從業的能力。2.89.07%的學生認為舞蹈學習中幼兒舞蹈創編很重要,而我們現在的舞蹈教學中是否包含有兒童舞蹈學習或舞蹈創編的內容,經常有的占33.2%,偶爾有的占58.7%,甚至還有8.1%是沒有的。3.對于學前教育專業的舞蹈學習,有83.4%的學生認為幼兒舞蹈對自己更有幫助;有64.78%的學生認為幼兒舞蹈創編對自己更有幫助。就本次問卷結果而言,針對零基礎的學生進行舞蹈基礎授課時,教師不能過分強調基礎技能,要給學生最需要、最實際的、最符合專業特色的教學內容,我們培養的是未來的幼兒教師,教學中要教會學生能夠從兒童角度出發,把幼兒教育融入舞蹈教學中,為學生今后能夠順利走上幼師崗位打下堅實基礎。
二、提高高職學前教育專業舞蹈教學質量的策略
(一)轉變教學理念
作為學前教育專業的舞蹈教師要改變固有的教學理念,要充分發揮舞蹈教育的特殊功能,使學生在校期間能夠掌握幼兒舞蹈的基本技能、表演技能、創編技能,提高組織活動、教學的能力,同時也要突出幼兒舞蹈教學的理論與實踐能力相互結合的重要性,要以學生為主體,以符合社會和行業需求為人才培養目標,不斷加強和完善舞蹈課程的建設,正確認識職業院校的辦學理念。
(二)完善課程大綱
我校在教學改革中對學前教育專業的專業核心能力指標重新進行了制定,分別體現在六個方面:道德規范、責任關懷、專業技能、實踐創新、合作發展、國家情懷。這是以教學指導綱要為目標,將教學計劃與專業核心能力培養結合的體現。根據高職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的人才培養方向,需更新和修正原有的教學大綱,刪減陳舊的教學內容,要按計劃進行教學內容和教學進度的分配,例如一年級開設課程首先以形體訓練、古典身韻等基礎訓練為主,同時要注重幼兒舞蹈組合的內容。第二階段可以安排幼兒舞蹈創編和民族民間舞組合片段的學習,對于學前專業的學生,每周課時有限,要盡可能注重課程的綜合性和實用性,對于技術技巧難度較高的內容,沒辦法短時間內掌握的可以去除或者只教會教學方法等。
(三)創新教學模式
鼓勵學生去參加文藝演出和實踐活動,可以充分利用校企合作的資源,帶領學生下到幼兒園進行教育實踐活動,讓學生走出教室,來到幼兒園,和幼兒親密接觸,結合幼兒園工作的實際需求,形成以工作任務為中心的一體化教學模式。充分考慮高職學生的特點和學習需求,全面了解和掌握幼兒園小、中、大班舞蹈的特點,教學中所選取的教學內容要符合幼兒的身心發展特點,密切聯系實際,讓其在今后的教學和實踐中能自如地運用所學專業知識,凸顯學前教育專業特色。
(四)采用多元化教學手段
開展多樣化授課手段,打破單純的教師鏡面授課結構,運用信息化技術方式豐富教學課堂,突出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增強學生的主動學習趨向。比如,教師進行授課系列工作安排期間,在前期備課時,充分利用中國大學生慕課網絡資源等,指導學生進行課程預習,增加學生的學習趣味性。課堂授課期間,教師可通過小組內舞蹈編排、學生之間相互評價等方式,增加課堂學習的靈活性,提升課堂的學習效率;課后可通過云班課、微信群等方式,將學生的學習情況記錄下來,最大限度地提升學生對專業知識學習的靈活度。綜上所述,隨著我校教學改革的不斷推進,對高職學前教育專業的舞蹈課也有了新的要求。想要實現幼兒教師培養的專業化和優質化,首先要培養學生能夠從兒童的角度出發,把幼兒教育和舞蹈教學相結合。同時,全面轉變當前教育實踐觀念,將幼兒舞蹈教育的理論知識學習與扎實的基本功和能力訓練有機結合起來,方可適應當前學前教育行業的發展需求。此外,加強高職院校學前教育實踐模式的創新和實踐手段革新,也要著重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盡量規避課堂教學與學生需求相互分離的局面,拉近理論專業課程學習與我國學前教育大綱之間的距離,方可保障教育實踐人才品質。
參考文獻:
[1]王璽.高職院校學前教育專業舞蹈課程教學改革研究[J].藝術評鑒,2017(23):141-143.
[2]廖萍.高校學前教育專業舞蹈課程教學改革初探[J].教育與教學研究,2009,23(03):96-98.
作者:張嵐 單位:惠州城市職業學院
【高職學前教育舞蹈教學探索】相關文章:
上一篇:學前教育教學改革中技能大賽的作用
下一篇:學前教育專業課程設置改革研究
QQ客服
微信客服
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