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學前教育是我國的基礎教育階段,主要發揮承上啟下的過渡作用,可以幫助幼兒在升入小學后快速適應小學的學習和生活。然而,很多幼兒教師在學前教育過程中沒有把握好“度”,導致學前教育內容存在超前現象,即“小學化”現象,這樣的局面不利于幼兒成長。本文首先針對學前教育“小學化”的原因進行簡單分析,然后就如何改善這一局面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學前教育;小學化;改善方法
引言
“小學化”現象在我國學前教育中普遍存在,主要體現在教學評估、教學管理、教學方式、教學觀念、教學目標、教學內容等多個方面[1]。這樣的教育猶如“拔苗助長”,不僅違背了教育規律,也違背了幼兒的身心發展規律。造成學前教育“小學化”現象的原因有很多,本文立足于對這些問題的原因分析,就相應的改善方法展開論述。
一、學前教育“小學化”成因分析
(一)應試教育觀念的過早普及
應試教育觀念在傳統的教育教學中是一種非常普遍的教學觀念。現階段,小學教育中已經完全滲透了這一觀念,小學生必須不斷努力,才能獲得良好的成績,才能得到他人的認可。這種“成績至上”的觀念對學前教育的教師也造成一定的影響。在這種影響下,幼兒教師在教學中幾乎將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幼兒的智力發展上,忽視了幼兒教育的其他方面[2]。長此以往,幼兒也會受到這種影響,以努力取得好成績為學習目標。在這個過程中,學前教育的性質已經發生改變,與后期小學階段應試教育聯系在一起,難以發揮學前教育的教育意義。
(二)家長傳統教育理念的影響
很多家長存在錯誤的教育理念,認為孩子一旦輸在起跑線上,后面就會事事不如他人,所以一味地要求孩子超前學習。就現階段幼兒教育情況來看,很多家長在和孩子聊幼兒園生活的時候,說的最多的不是“你今天在幼兒園玩的開不開心?”更多的是“你今天學到了什么知識?會背幾首唐詩?會數到幾?”幼兒園為了迎合家長的需求,經常教一些原本應在小學階段才傳授給兒童的知識與技能,這是當前學前教育“小學化”的原因之一[3]。
(三)幼兒教師專業素養有待提高
有不少幼兒園教師是一些剛剛畢業的大學生,缺乏教學經驗,自身又受到多年應試教育的影響,在教學工作中還處于初步探索階段,對幼兒的身心發展規律沒有明確的認知,錯誤地認為多教一些知識給幼兒可以為他們以后的學習打好基礎。除此之外,部分幼兒園使用的教材沒有針對幼兒的特點,幼兒教師在教學工作中借鑒小學教師的教育理念、教學內容,對其進行淺顯化處理后運用到學前教育中,導致學前教育出現“小學化”現象。
二、學前教育“小學化”的改善方法
(一)遵循幼兒的身心發展規律,樹立正確的教育理念
在正確的階段做正確的事情,才能取得預期的效果,教育教學方面也是如此。學前階段的幼兒生活經驗匱乏,認知水平有限,教師強行給幼兒灌輸小學知識,不僅不能提升教育效果,反而會弄巧成拙,導致整體教學質量下降。思想是行動的先導,要想提高學前教育質量,從根本上改善“小學化”局面,幼兒園在教學工作中必須樹立正確的、全新的學前教育觀念。換言之,教師應當對學前教育的主體對象進行深入、全面的研究[4]。對于幼兒來說,枯燥的、抽象的內容難以吸引其注意力,如果教師一味灌輸,只會讓幼兒產生排斥情緒,參與學習活動的積極性也會有所下降。在實際教學工作中,幼兒教師可以通過與幼兒之間的交流和溝通,以及日常生活中對幼兒行為表現的觀察等方式深入了解幼兒,在這個基礎上對幼兒這一主體做全面了解,為后期的科學化教學打好基礎。在掌握幼兒身心發展規律之后,教師應當樹立以生為本的教育理念,根據幼兒的需求設計教學方案,既要關注幼兒的智力發展,又要加強對幼兒德、美、體等各個方面的教育,全面調動幼兒積極性,讓幼兒在快樂的環境中接受知識、吸收知識。
(二)做好幼兒家長的思想工作,創造良好的教育環境
家長的高期望給幼兒教育造成一定的壓力,這也是造成幼兒教育“小學化”的原因之一。在現實生活中,家長衡量一所幼兒園辦學質量的好壞,往往看自己的孩子在幼兒園學到了哪些東西。很多幼兒園無法有效處理家長期望與幼兒身心發展規律之間的矛盾,導致學前教育出現“小學化”現象。為了改善這一局面,給幼兒創造良好的學習和成長環境,幼兒園應當做好家長的思想工作,讓家長能夠正確看待孩子的教育問題,而不是一味地追求“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的錯誤理念。幼兒園可以定期開展家園聯系活動,通過家長會、家長活動日等各種途徑對家長進行育兒指導,讓家長知道學前教育“小學化”的危害:學前教育“小學化”會抑制孩子的天性;會潛移默化地扭曲孩子的性格。“小學化”現象違背了幼兒的身心發展規律,不利于幼兒的身心健康發展。教師要讓家長認識并掌握這些知識,讓家長能夠從思想上重視。
(三)提升幼兒教師的綜合素質,實現科學的學前教育
幼兒教師專業素質低、教育理念不成熟、教學經驗匱乏等是造成學前教育“小學化”的原因之一。所以,要想徹底改善學前教育“小學化”現象,幼兒園不僅要提升家長的育兒水平,還要不斷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和綜合素質[5]。首先,幼兒園要重視對幼兒教師的培訓工作,可以定期邀請從事學前教育的名師、學者來園開辦講座,對幼兒教師進行培訓,及時更新教師的教育理念,使其掌握先進的教育方法和教育內容,防止學前教育中出現“小學化”現象。其次,幼兒教師要加強自身建設,積極學習、不斷探索。如今,互聯網技術的快速發展,讓各行各業的人員接受繼續教育成為可能,幼兒教師可以通過網上資源積極學習新理念、新方法,確保自己實施的教育始終走在時代的前沿。除此之外,幼兒園還要經常組織教師參加各種學術交流活動,鼓勵教師在學術交流中積極借鑒他人先進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幼兒園還可以給幼兒教師提供進修的機會,以提高幼兒教師的教學水平,使其掌握科學的教學方法。這樣不僅可以有效預防學前教育“小學化”問題,還能推動學前教育事業的健康持久發展。
三、結語
綜上所述,學前教育“小學化”現象不僅違背了幼兒的身心發展規律,而且會抑制幼兒的天性,影響幼兒學習知識的能力發展。現階段,幼兒教師要對此予以重視,尊重幼兒發展規律,做好家長思想工作,并采取科學的教育方式,給幼兒營造快樂、健康的成長環境,以促進學前教育事業的健康持久發展。
[參考文獻]
[1]王帆,郁東利,張曉光.幼兒教育小學化問題的特征、原因及解決路徑[J].張家口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7,30(02):42-44.
[2]齊芳,齊園.學前教育小學化問題——以幼兒園園長的視角分析[J].教育現代化,2017(35):334-335+350.
[3]徐容容.我國學前教育研究熱點分析與啟示——基于“國十條”以來的共詞分析視角[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9,32(02):37-42.
[4]高祥,郭平.鄉村學前教育“小學化”問題的困境及解決路徑探索[J].西部素質教育,2016,2(14):5-6.
[5]葉平枝,趙南.學前教育“小學化”的危害、原因及對策[J].廣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12(08):70-74.
作者:王紅梅 單位:甘肅省武威市涼州區火車站幼兒園
【學前教育小學化成因及改善方法】相關文章:
上一篇:學前教育專業美術課實踐教學探究
下一篇:高校學前教育心理學課堂實效性探討
QQ客服
微信客服
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