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注重智能的啟發性
環境建設應著眼于豐富幼兒的知識,增長能力,激發幼兒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如我園各班結合教育目標和根據幼兒年齡特征和認知發展水平創設于墻面的主題欄,內容豐富:有慶祝各種節日的主題,有愛祖國、愛家鄉的主題,反映四季特征的主題,也有孩子們所喜愛的故事主題……。豐富的主題內容深深吸引著幼兒,他們不但潛移默化地受到了教育,而且通過他們的參與布置和看看講講,也很大程度地獲得了認知上的發展和語言能力、動手能力的提高。孩子們在與環境和材料的相互作用中學習、探究,從而激發了他們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望。
二、注重情感的感染性
首先,環境的美化,可以培養幼兒感受美、欣賞美、表現美的情趣和能力。我們力求從尊重幼兒的審美興趣,滿足他們的審美需要出發進行環境的創設。對于每一個主題的環境布置,我們除了用它豐富的主題內容來教育幼兒外,也努力營造出具有造型美、色彩美、藝術美和富有童趣的美的氛圍來感染幼兒。在活動室內外,由師生共同制作完成的組合貼畫作品,讓孩子們體驗到了表現美、創造美的樂趣,也感受到了合作的快樂和成功的喜悅。
其次,教室環境建設可以增強幼兒對環境的了解,培養幼兒熱愛自然、美化環境、保護環境的情感。如我們在教室的向陽處,開設了自然角和動物角,放了許多適合室內生長的動物和植物,如蘿卜、洋蔥、大蒜、馬鈴薯、小魚、地瓜、烏龜、泥鰍、蝌蚪等,并且采用值日生制度,讓幼兒輪流照顧、觀察,孩子們因此掌握許多動植物的知識。大班還會對生長的過程做記錄,種植和飼養的活動不僅培養了幼兒的動手能力,也培養了幼兒從小熱愛自然的美好情感。而利用自然材料組織幼兒進行手工制作來裝扮我們的教室,更讓幼兒進一步感受到了大自然的豐富多彩,如用竹葉制作粽子,竹竿和稻草制糖葫蘆,用稻草扎草人,用西瓜籽、開心果殼粘貼小動物,用葉子拼小動物,用棕葉扎成小寶寶、小孔雀等,把各種水果進行造型等,我們的教室環境因此變得更有意義,從而培養了幼兒關心環境、保護環境的情感。
【淺談幼兒園活動室環境建設】相關文章:
下一篇:我們共成長手記之"環境創設"
QQ客服
微信客服
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