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幼兒園
音樂教學應該體現師幼共同體驗、發現、創造、表現和享受藝術美的過程,在
音樂教學過程中要采用多通道參與的樂教模式,多形式組織,充分調動幼兒的各種感官,以培養孩子的想象力、思維能力和表現能力,使孩子獲得愉快的情感體驗,形成良好的態度,讓孩子們盡情地暢游于音樂王國中,身心得到良好的陶冶和熏陶。因此,教育實踐中,如何創設情境、互動合作豐富幼兒的情感體驗,充分利用音樂教學中的“情境”來提升音樂教學互動的質量,探索創設一種教學活動內容與幼兒學習興趣的場景相互交融理想效果。
關鍵詞:幼兒 音樂 情景教學
中圖分類號:G4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4)04(c)-0232-01
情景教學強調情感體驗,幼兒園音樂教學應該體現師幼共同體驗、發現、創造、表現和享受藝術美的過程,《綱要》中提出:在藝術活動中面向全體幼兒,要針對他們的不同特點和需要,讓每個幼兒都得到美的熏陶和培養。
情景教學中的“情境”創設,正符合幼兒學習的年齡特點,教學內容與場景的創設,能很好的激起幼兒學習的欲望,在師幼互動過程中達到此情此景交融的教學效益。
雖然,幼兒音樂教學歌曲相對簡單,卻也是一個完整的作品。要把一首幼
兒歌曲的音樂能盡量表達出來,除了有合適的聲音條件之外,同時還需發揮教材在音樂教學中的調控作用和適當的教學方法,F結合我的工作實踐,認為應重點做好以下幾點思考。
1 生活情境體驗法
教材源于生活,大自然的一草一木、一山一石都是教學活動內容。音樂教學活動也是如此,幼兒園的音樂教學應該讓幼兒回歸生活,走進大自然,體驗大自然,而不應把幼兒拘泥于活動室內學習,要讓幼兒真正走近大自然,感受大自然的真是存在。
春季在學歌曲《柳樹姑娘》中,我帶幼兒到戶外感受春天的氣息,了解春天的主要特征。幼兒對花草、樹木有與生俱來就有一種親近感,他們聞聞花香,摸摸小草,甩甩柳枝。有的說柳枝真軟,風輕輕一吹就飄起來了,有的說柳條很長,都快碰到河里的水了。通過孩子的觀察,他們對柳樹有了很深的了解,再通過歌曲教學,幼兒就會有了感性經驗和審美情趣。雨天是學習歌曲《小雨》的最好機會,教師有意識的組織幼兒到戶外聆聽雨聲,看看雨是如何落下來的,還可穿上雨靴、雨衣或打開雨傘,到大自然中感受雨。看著孩子們高興地在操場中玩耍,散步,飛跑。孩子們興趣高漲,看得出奇,聽得仔細,學習歌曲時,也就水到渠成了。
2 肢體動作表演法
身體動作的參與是幼兒學習音樂最自然的方式,因為好動是幼兒的天性。所以唱歌活動中的動作表演,成了幼兒喜愛的一種音樂形式。它的最大特點就是在歌曲演唱活動中配以簡單的動作、姿態、表情,用此來表達歌詞的內容和音樂形象。邊唱邊做動作不僅可以大大提高幼兒學習歌曲的積極性,對幫助幼兒記憶歌詞、促進肢體動作發展、增強節奏感、在感情表達上都有一定的好處。
用肢體語言演唱歌曲,能建立融洽和諧的師生關系,以充分調動孩子參與歌唱活動的積極性,讓孩子自然地感受美,自由模仿和學習,讓孩子輕松地學會歌唱。幼兒喜歡模仿動作,喜歡一邊唱一邊做動作,老師可以用身體的動作,用臉部豐富的表情來感染、吸引幼兒,同時使歌曲變得生動有趣。我在教唱《小小蛋兒把門開》時,將范唱與形象的肢體動起來,雙手交叉抱在胸前,雙腳蹲下,做小小蛋兒把門開時,雙手向兩邊打開,開出一只小雞來,雙手抖動從胸前向上打開,雙腳慢慢站立,兩胯左右扭動,后面的歌詞用同樣的方法表現出來,孩子們的情緒立刻被調動起來了,馬上跟著老師動起來唱起來了,在這樣的氛圍中,每個孩子都積極主動地參與了活動,很愉快地學會了歌曲。
3 圖譜藝術情境法
圖譜教學在唱歌活動中的運用是一種視覺參與,它更具體、更形象地展現歌曲的結構和內容,是一個寓教于樂的過程。通過圖譜的視覺提示,可以具體直觀地將歌曲內容呈現出來,在演唱時,幼兒就能很容易理解并記住歌詞。圖譜還能幫助幼兒更好的表情達意。為避免教師單一枯燥的講解,有些歌曲可以通過圖譜中形象事物的表達幫助幼兒理解歌曲性質,正確地把握歌曲的情感表達,比如抒情的歌曲,就可以畫上流水、波浪的線條等形象的事物來表達;歡快活潑的歌曲,就可以用小兔、小松鼠等輕巧跳躍的形象來表達;要求唱強音的地方可以把圖形畫大些或色彩濃些,弱音的地方則可以畫小些淡些。
如有一首歌曲《小鳥》歌詞是:“春天天氣真好,花兒都開了,楊柳樹枝對著我們彎彎腰。蝴蝶姑娘飛來了,蜜蜂嗡嗡叫,小白兔兒一跳一跳又一跳。如果老師出示一副美麗的春天畫(有花,有楊柳,有蝴蝶,有蜜蜂,有小白兔),那么孩子看著畫面也會唱得忘了歌詞,因為花,楊柳,蝴蝶,蜜蜂,小白兔等歌詞的順序沒有任何邏輯性,按歌詞先后的順序排列畫出一副美麗的春天畫,這樣更能幫助解決幼兒的記憶困難。這樣幫助幼兒跨過了在學習中的障礙,為幼兒更好學習鋪平了道路。那么怎樣讓圖片發揮更大的教育價值,請看圖1。
實際上,設計圖譜并不是單一的幫助幼兒記憶歌詞,而是在設計和實施歌唱活動時也沒有完全把注意力放在歌曲內容和歌曲技能的傳授上,活動中老師一開始就邊指圖邊用歌唱的形式問幼兒兩個問題,“如現在是什么季節?春天大自然會發出什么變化?”接著請幼兒用繪畫的方式創造性地表達自己對這兩個問題的認識。在幼兒作畫的過程中,教師一邊觀察,一邊不斷得放音樂《春天》,使幼兒在無意識的狀態下獲得了歌曲的旋律表現,接著教師和幼兒商議選擇其中的兩幅畫分辨貼在兩個問號的下面,并暗示幼兒用歌唱的形式回答教師的提問。老師問:“春天誰飛來了?還有誰嗡嗡叫?小白兔兒一跳一跳又一跳(此句子邊唱邊畫鋸齒線),幼兒回答:蝴蝶姑娘飛來了,蜜蜂嗡嗡叫,小白兔兒一跳一跳又一跳。(此句子邊唱邊畫鋸齒線,將圖片補充完整,見圖2。
最后教師在幼兒較熟練演唱的基礎上,請幼兒與同伴交流各自的繪畫作品,嘗試一問一答地演唱,享受創造成果的快樂。
如此應用圖片,使該活動獲得了很好的教育效果,增長了幼兒的知識經驗,使幼兒大膽地用圖畫表達自己的思想,嘗試將圖形符號轉化為語言符號,并進行詞曲結合,提升了幼兒的語言組織技能。在交往性的合作演唱過程中,幼兒不僅獲得了使用體態、目光和歌聲進行交流的技能,更體會到了人際交流的樂趣。
教學方法的運用不是獨立的,而是相互配合的。幼兒音樂教學活動可以采用多種教學方法,創設愉悅的學習情境,開展積極有效的互動合作,師幼共同體驗、發現、創造、表現和享受藝術美,同時不斷地梳理、總結實踐教學經驗,使每次音樂教學活動,幼兒都會在歡快活潑的氣氛中豐富自己的情感體驗,在音樂中找到樂趣,主動地獲取知識。
參考文獻
[1] 鄒兆芳.幼兒數學活動新編[M].上海:上海三聯書店出版社,1996,10.
[2] 李文靜.幼兒思維數學[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9,11.
[3] 高燕.集體教學在幼兒數學教育中的教育、[M].浙江:幼兒教育編輯部,2011(12).
【淺談幼兒園音樂活動情景教學】相關文章:
• 讓孩子成為幼兒園的主人
• 幼兒園班級管理方法談
• 別讓農村幼兒園“帶病生存”等
• 濟南市天橋區幼兒園兒童健康狀況分析
• 投資私立幼兒園,手續怎么辦?
• 淺談幼兒園水墨畫教學方法
• 淺談幼兒園表演游戲的指導
• 教育部專項治理幼兒園“小學化”
• 幼兒園管理工作點滴體會
• 新理念下幼兒園后勤管理模式發展方向分析
• 幼兒園教師工作計劃的重要性
• 在幼兒園中實施“愛”的教育